市委改革办 革故之举串点成线,鼎新之措日渐清晰,汉中改革犹如一支离弦之箭,破空疾进。2017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涉险滩、攻难关、破藩篱,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趟出了独具特色的“汉中改革路径”,为加速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动力。
聚焦重点、合力攻坚,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重点、重点抓,才能实现关键突破。一年来,汉中市直面改革热点,踏准转型升级发展的鼓点,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改革精准发力,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形成了一批推动发展的重大改革成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挥出了“指挥棒”。南郑撤县设区多年夙愿实现,汉中旅游“1+3”综合管理体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模式和财政体制、管理体制顺利调整,城市管理体制、盐业管理体制全面完成。
经济体制领域改革啃下了“硬骨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打击取缔“地条钢”,停产非法企业7个,打通“三房”融合政策,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下降到9个月。
农村改革吹响了“集结号”。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5个镇和27个村开展试点,市属供销企业改制启动,11个县区林场改革全面实施。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大力推广留坝扶贫互助合作社、勉县股份合作社、洋县草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验。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一池水”。建立新媒体矩阵联动协调工作机制,深化汉中文化传媒集团改革,组建汉中报业传媒集团、汉中广电传媒集团,实现了资源分离、机构分设、人员分开、管理分类。
司法机制改革下出了“先手棋”。汉中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汉中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管理条例》公布实施,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整合和第二批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全部结束,工会、妇联、团委、科协等群团改革全面启动。
党建制度改革发挥了“正能量”。出台《干部追赶超越积分管理办法》,创新开展“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人才工作机制体制改革,“第一资源”的正能量加速释放。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增添了“含金量”。组建了市、县两级市、县监察委和巡察机构,成立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巡察办公室。
聚焦难点、大胆创新,民生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哪里有问题,改革就指向哪里;哪里有瓶颈,改革重拳就砸向哪里。一年来,汉中市始终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直击百姓心中所盼,破解民生难题,增加了民生幸福感。
群众办事难——推行“放管服”改革。推进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模式,建立数据共享开放机制,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23项。实施“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汉台、西乡“一枚印章管审批”开创了汉中历史的先河,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群众脱贫难——创新扶贫机制。建立扶贫就业机制,实施“七个一批”就业扶持工程,通过部门单位腾岗位、公益服务建转岗、镇上村头设特岗三种方式,安置贫困劳动力近万人。开展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10个贫困县均建立了资金整合平台,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9.57亿元用于扶贫攻坚。
环境污染治理难——改革生态管理体制。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实施河长制,创新管理机制,成立市水利综合执法机构,加大对大气、水等资源环境的保护治理。
市场融资难——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市投控公司,将滨江新区等11家国有公司的优质股权资产划拨给市投控公司,市首支产业发展母基金和10只专业子基金诞生,基金规模近200亿元。
群众看病难——改革医疗机制。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每年让利患者1.68亿元。组建健康联合体,创新健康扶贫“三网”工作机制,全面实行个性化签约服务,其做法在全国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启动会上被推广。
学生上学难——创新“大学区”教育制度。按照“新建学校+优质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模式,中心城区15所小学结对形成6个学校联盟,4所初中结对形成2个学校联盟,在联盟内部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检测。
聚焦起点、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踏出了汉中节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市委审时度势,谋深致远,统筹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聚力搭建改革的“四梁八柱”,推出改革的“组合拳”,把准方向强力推进。
对标看齐,把脉破局。市委坚持中央和省委改革精神第一时间传达贯彻、改革任务第一时间部署落实、重大改革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与中央和省委对标对齐、同频共振,把准脉搏、开好药方。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建军发挥改革“一把手”作用,既“挂帅”,又“出征”,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7次,包抓医疗体制改革,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领着大家改。21名市级领导“深耕”自己的“责任田”,领衔27个重点改革项目,各负其责,一抓到底。市委改革办和9个改革专项小组甘当改革“助推器”,严格改革事项管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顶层设计,精准施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年审议通过改革方案27个,制定了多方面、多领域的改革政策和措施,确保改革既有总体“效果图”、又有细化“施工图”,既能完成“规定动作”、又能兼顾“自选动作”。2017年全年117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出自主创新改革39项,自主创新率达32%。
完善制度,善谋善成。健全决策机制,建立了以民意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社会各方参与、基层顶层结合,专业机构提议、领导小组审定的决策机制,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首批对南郑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评估。在全省首创“汉中市十大创新改革”、“汉中市十大最具影响力改革”评选活动,建立了改革工作督查制度、重大改革跟踪督办制度、改革情况通报制度、三色督办单制度,提高指导改革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380万汉中儿女必将锚定自己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拉高标杆,激情满怀理解改革、投身改革、见证改革,为加快汉中“三市”建设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新闻推荐
春节的大年三十(2月15日),陕西南郑县一名叫张扣扣的男子持刀杀死一家父子三人。当凶手张扣扣自首后,有人将其行为称作为母报仇的快意恩仇,甚至有人赞其为“英雄”。从目前公开报道来看,张扣扣的杀人行...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