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云鹏程继福
7亿元的国开行金融支持,一步步改变着当地人的命运;900多天的真情帮扶,让全区111个贫困村脱胎换骨;一颗颗无私奉献的爱心,让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步履更加坚实。
2016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切实践行普惠金融政策,为汉中市南郑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全区脱贫攻坚注入“金融血液”。两年来,国开行共安排贷款建设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253个,让金融“活水”惠及需要帮扶的群众。
“扶贫路”提升“产业路”
“九沟十八湾,山路险又烂;爬坡又上坎,腿脚打颤颤。”南郑区福成镇芭蕉坪村村民田于红说,这是福成镇过去的真实写照。
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南郑区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优先安排国开行贷款资金建设“扶贫路”、打通“断头路”、提升“产业路”。福成镇抢抓机遇,利用国开行贷款建设道路27.2公里,总投资6216万元,全镇6000多名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随着道路的快速畅通,福成镇农村环境面貌极大改善,茶叶、烤烟、中药材、山野菜、特色养殖成为主导产业。去年,烤烟种植面积达1800亩,养蜂1500箱,种植魔芋500亩,发展枳壳等中药材1500亩,投资540万元新建万亩山野菜基地扶贫工厂。
2017年以来,国开行贷款建设南郑区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87个,修建道路527公里,总投资5.61亿元,覆盖贫困村65个,南郑人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后满脚泥”成为历史。
涓涓甘泉润民心
“国开行第一批贷款解决了3个村的吃水难问题,第二批贷款将实现全区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在南郑区黎坪镇龙山村供水工程项目工地上,元坝水利管理站站长谷定文说。
黎坪镇龙山村属高寒山区,60多岁的雷娜娃患有腿疾,居住在半山腰,每次吃水都要经过山间羊肠小道,非常不方便。如今,即将铺设到家门口的自来水管网,仿佛温暖的阳光照进了老人的心房。
为破解南郑区贫困群众吃水难问题,国开行与南郑区探索创新融资机制,确定饮水项目81个,覆盖20个镇(办)的84个贫困村,项目总投资6005万元,建设内容涵盖水源工程、水处理设施、输配水管网等。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714万元,建设实施68个饮水项目,覆盖71个贫困村,将有效解决全区8.5万人的饮水问题。
用心用情补齐民生短板
人饮工程相继建成、村容村貌整治全面铺开、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如火如荼……看到村里的喜人变化,阳春镇苇池村村民对国开行这支真帮实扶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苇池村是国开行的对口扶贫点,全村辖9个村民组486户13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97人。2015年5月国开行驻村帮扶以来,该行党委书记、行长成永旭多次到苇池村现场办公、调研座谈、走访慰问,把贫困群众当自家人,把扶贫事当自家事。驻村工作队从帮助办理存折、安排就医等暖心的小事做起,为村民宣讲政策、提供信息、寻找门路、筛选项目,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
在国开行的帮扶下,苇池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该行先后投放信贷资金7539万元,积极推进道路建设;投放贫困村基础设施贷款资金2805万元,用于改善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肖军罗斌)日前,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公布了2017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山村获批“美丽宜居示范村”。近年来,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积极...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