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齐柏林“阿姨,天气这么冷,您坐地上干嘛?屋里暖和,快进来吧!”数九寒天,天寒地冻,1月22日,大清早,南郑区濂水镇里仁村公路边坐着一个精神恍惚,大约六十多岁的农村妇女。见此情况,该村驻村工作队员苏婷和王杰迅速上前询问,立即把她带进村部办公室,倒上热茶,询问情况。
原来,这名妇女精神有点问题,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经过驻村干部细心安抚,耐心地询问,她只勉强记得家在青树镇,自己姓邬。驻村工作队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并联系青树镇政府,很快弄清楚是青树镇高柳村朱某的妻子,并找到了家属的联系方式。
到了中午十二点,工作队队员又给她做了饭菜。下午3点半,其丈夫朱某急匆匆地赶到村委会把走失的妻子带回了家。“多谢你们,她精神失常好几年了,这么冷的天多亏你们照顾她,谢谢!非常感谢!”临走前,家属握住工作队员的手不住地道谢。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云鹏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部大环境,南郑区紧紧围绕招商引资,攻坚克难,务实创新,提质增效,为全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劲...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