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阳 南郑区自脱贫攻坚以来,抢抓金融扶贫政策机遇,汲取金融信贷这池“活水”,汇聚一渠“清泉”,为小微企业发展和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持续不断注入动力,成为脱贫攻坚有力的“引擎”。南郑农商银行便是这池“活水”中的主力军。
古仁海是南郑区梁山镇前丰村一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前些年靠着贩牛逐渐有了积蓄,2014年在自己家中成立了晨兴养殖场,搞起了家庭农场。
“看着市场这么好,我和丈夫古仁海商量着能把这个农场做的更大。但现在做肉牛养殖需要很大启动资金,一想到这,我们都有点犯难。”刘玉利说道。
农商银行石拱支行郭滩分理处主任李军在了解情况后,找到了古仁海。“古老板,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你对这个行业熟悉,自身还有技术,我们农商银行可以给你贷款。同时,我们也希望你通过自身的产业发展能够带动周围贫困户的发展。”李军。
古仁海拿到了30万元的贷款,企业由原来的几十头肉牛发展到现在100余头,直接带动周围6位贫困户发展。
刘学明已经60多岁,是前丰村的贫困户也是晨兴养殖场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我们一共有6个贫困户在这务工,我离家近,上午和下午都在这,一年能挣2万多。有的人,一天在这工作3-4个小时,一年也能挣1万。”
除了小微企业受益,南郑区农商银行也为贫困群众解了燃眉之急,查小珍是前丰村的贫困户,之前和丈夫及3个孩子挤在两间小房子里。2008年地震后,便修了现在的一层三间小屋。依靠种地,家里的生活还过得去。2015年,查小珍想着能贷点款,养些生猪、家禽,平时再打点零工,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点。于是就找到了南郑区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实地了解情况后给贷款5万元。
贷到款后,查小珍夫妇便开始搞起养殖。家里的情况逐渐好起来,查小珍也及时给农商银行把贷款还上。
天有不测风云,谁都没想到,查小珍的丈夫在2016年腊月突然离世,给刚看到希望的家庭又蒙上了阴影。
2017年秋,又到了开学季,大女儿收到了天津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本应是让人高兴的事,查小珍却难住了,孩子上学的学费成了大难题。这一年秋,查小珍的二儿子刚上高一,三儿子考上技校。
大女儿哭着对查小珍说,“妈,我不去上学了,家里负担太重了,我想出去打工供弟弟念书。”
“本来查小珍家已脱贫,很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我行秉着社会责任及她家良好的信用记录,又及时给贷了5万元款。”农商银行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罗红丽告诉记者。
这雪中送炭的行动,及时化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送孩子上学后,查小珍靠着剩余的贷款又增添了一些母猪和饲料。“多亏了农商银行。现在孩子的生活费基本不愁了,前段时间,我把家里喂养的60余只鸭子全部卖了,还卖了50只鸡,家里的日常花销够了。”查小珍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商银行董事长尤明生说:“去年南郑农商银行存款突破100亿,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聚焦***,不遗余力支持南郑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见习记者李妮通讯员旷伟一盏盏荷花造型的太阳能路灯在莲藕产业园一字排开,一排排整齐的易地搬迁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村级活动场所环境优雅,中药材、莲藕、黄花菜等扶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