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南郑新闻 > 正文

砥砺前行品人生笔耕不辍绘丹青 访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裕德

来源:汉中日报 2018-01-15 16:45   https://www.yybnet.net/

高裕德先生二○一六年春天在南郑汉山写生。

本报记者 黄韦华 近日,记者采访了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裕德先生。

走进高先生简洁的画室,三幅新作映入眼帘。高先生银发如雪,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大家风范。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39年,高先生出生在陕西洋县。年少时父母双双离世,清贫、苦难、无助没有压垮幼小的他,反而更坚定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狂热追求,执着和天分感动了启蒙老师刘文昭先生,刘老带他徒步到汉中参加美术考试。天未明从洋县出发,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草鞋磨透了,终于到汉中了。这一次徒步到汉中赶考,在高先生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永远难以忘却的记忆。艰苦的环境能够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这种意志弥足珍贵,成为他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天才是九份的勤奋加一份天分。1954年,高先生15岁时被西安美院附中录取,一棵艺术的幼苗破土而出。

那时,汉中到西安交通不方便,翻山越岭要走三天。第一天从汉中出发到张良庙,第二天从张良庙到宝鸡,第三天坐火车才能到西安。采访中,高先生告诉记者:“刚去汉中应考时,素描都没有见过,石膏像都没有,老师说考试要考石膏素描,真不知道怎么办。当时潘德三先生是从北京艺专毕业,在汉中一中教书,他是汉中教授西画最早的,到他家里才看到石膏像,才知道素描就是黑白铅笔画”。

高先生用自己的勤奋和对艺术的痴爱,在西安美院附中学习的四年,受到了系统西画的教育,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195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美院的国画专业,系统学习中国画基础。得到过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石鲁和刘文西等名家的指导,奠定了良好的艺术素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处女作《河清有日》在著名大师石鲁和刘文西老师的辅导下入选全国大学生出国展,《邮递员》入选西北五省美展。

艺术创作永无止境 1964年,高先生调延安美术公司任美术设计,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民间美术。延安,是革命圣地,也算是陕西最早的“开放城市”,对外交往频繁,需要给外宾做礼品,就在西安美院的年轻教师中选拔,高先生被委以重任,设计和制作国画及艺术品。从研究民间工艺美术、调研民间剪纸开始,从设计、制作到生产成艺术品出口。陕北剪纸、延安刺绣、成了延安出口产生的名牌。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有幸考察了全国的工艺美术品厂家和市场,也积累了很多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知识,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在中国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营养和创作元素。

1973年《延安风光》被周恩来总理选中,代表国家和地方赠送法国总统蓬皮杜,越南总理范文同。曾设计制作的13件工艺美术作品入选“中国工艺美展”,《延安颂》入编“中国工艺美术”,《大生产》在“美术”刊登。1979年,在落实教育归队的政策时,高先生放弃了回美院任教的机会,经画家方济众先生推荐调入汉中市群众艺术馆,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回到阔别34年的家乡,怀着满腔的热情创作了大量的国画作品。其中有十多幅作品在省美展分别获优秀奖及二、三等奖,《张骞》在国际书画展获优秀奖,《沁园春》在建党80周年“延安颂美展”获二等奖被中南海收藏。曾在北京、新疆、甘肃、海南、深圳、无锡等地举办画展并应邀出访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高裕德先生坚持艺术实践,深入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在大自然中寻求美感,“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秉承长安画派的风骨,这是其创作的特色。《巴山火种》是1981年为庆祝建党60周年的献礼,长卷《汉中革命英烈图》为汉中艺术节而作,《破浪行》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归巢图》为香港回归而作……高先生的作品既有历史事件的巨制,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既有灵秀的巴山蜀水,又有雄浑博大的汉水源头。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也体现出时代的最强音。

当记者问起,这些年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时,高先生表示:作品如同孩子,难免像自己。但为了使孩子更优秀,唯有不断努力完善自我。所谓的人画合一,在高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张画都贯穿着他的历程、故事,走过汉中的山山水水、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将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融入画中,提升了画的韵味和份量。

常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艺术之美在于真情,人间大美就是真爱。”高先生回顾往事:我少时父母双亡,幸运的是有乡邻、老师资助才免于辍学。从中专到大学有国家助学金养育,文革期间家庭受到冲击是故乡的乡党给予了关心,这些刻骨铭心的情景终生难忘。我清楚地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郑乃光先生送我一枚印章:裕墨斋。他告诉我:“高裕德同学,现在你学业有成,我送你的斋号裕字是衣食的意思,你要永远记住自己的衣食父母——人民”。

高先生深刻体会到,是党的培养,才有幸接受高等艺术教育;是衣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众位老师、名家无私的教诲,才能进入艺术的殿堂……因此,这一生都要尽力为人民而作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报社会、报答乡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佛坪发生了洪灾,高先生立刻在汉中组织百名书画赈灾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全部送往灾区;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到汉中市的宁强、略阳等县,他积极投入救灾队伍。《怀抱》就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创作的,展现了亲民爱民的共和国领袖的情怀。

高先生积极组织各项美术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培养新人,重视培养新人,在汉中举办了多种美术培训班、创建了汉中市职业学校工艺美术班,创建了长安美术大专班,参与陕西理工大学艺术系筹建。高先生在群艺馆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培养了众多专业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学生数百人,是汉中画坛的中坚力量,也造就了汉中青年画家群体。高先生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力量,将书画的精神传播发扬,为汉中的美术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

新闻推荐

路遇发病老人 苏陕两地医生协力救援

江苏医生吴昊(女)和汉中医生何纲(左二)在给老人施救华商报汉中讯(记者周金柱)两位江苏医生前来支援汉中,汉中两位医生去火车站接她们,恰遇一位昏厥的老人。并不认识的他们携手急救,此事在汉中和江苏南通刷...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前行品人生笔耕不辍绘丹青 访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裕德)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