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南郑新闻 > 正文

以“放管服”改革引领汉中高铁时代发展 樊东星

来源:汉中日报 2017-11-24 15:51   https://www.yybnet.net/

汉中发展史,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时代:一是农耕时代,近代化以前,农耕和征战决定着一个地方、一片区域的治乱兴衰。汉中生态优良、雨热同期、天然粮仓,又有秦岭巴山阻隔外界战乱、社会秩序相对安定,使得汉中长期成为古代富庶之地,素有“中华聚宝盆、西北小江南、秦巴无闲草、汉家发祥地”美誉,尤以“两汉三国”文化著称于世。

二是工商时代,不受气象、季节影响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营销,成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受制于环境保护、交通闭塞,汉中发展日渐式微。例如陕西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格局被称为“飞机”,关中为机身、陕北和陕南为两翼;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陕北油气资源开采以及价格飙升,陕西省经济格局又被形象地称为“飞龙”,陕北为龙头、关中为龙身、陕南为龙尾。无论作为“机翼”还是“龙尾”,都表明汉中发展滞后的现状尚未改变。

三是高铁时代,李白诗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是指汉中七条古道,西成高铁正式开通之后,意味着普通汉中人到西安仅1个小时、到成都仅2个小时,即将变为“蜀道之易,易于坐滑梯”。汉中绿色食药的生态优势、版图中心的区位优势、山水天坑的旅游优势,将随高铁建成转化为弯道超车、追赶超越的经济优势。

于汉中而言,“无农不立、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路不兴”,西成高铁的建成通车确实极大便利百姓生活,对于汉中发展却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人才流失、游客减少、投资下降的“虹吸效应”风险。例如,北京和环北京地带,由于首都经济的高度发达,吸引各类投资和各地人才涌入,特别是北京周边省市区的年轻人首先选择到北京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任何一个方向的远郊,却是走泥路、住旧房、没新娘、种“棒棒”(玉米)、晒太阳、挑水吃的“环北京贫困带”,其贫困程度堪比汉中深山“吊庄户”。再如,南郑区大河坎镇和南郑城区,由于大河坎镇经济总量占到全区“半壁江山”;相比大河坎镇的繁荣热闹,距此11公里的南郑城区显得有几分冷清。

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虹吸效应”或者叫“磁场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高铁时代或将加剧人才、企业的单向转移。当前,城市化仍然处在大城市集聚阶段,辛苦养大的“孩子”或被高铁沿线大城市“抱走”,对于高铁时代的期待微笑夹杂着担忧苦笑。例如,海归医学博士在汉中市中心医院的年薪为15万元,倘若跳槽到成都某医院,年薪高达60万元。再如,西安人今后到成都游玩单程仅3个小时,周末和三天小长假的首选或许不再是汉中,汉中只是一个旅游驿站。

高铁时代,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当然,我们也不必悲观。既然有“虹吸效应”和“磁场效应”,那就有“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自觉把汉中融入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区,力争顺势起飞。例如,建在略阳县接官亭镇何家岩社区的“社区工厂”,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地区流行一时的“来料加工”模式;虽然利润少,但是对于搬迁贫困户聚集的移民安置点却仍然适用。换句话说,有利于汉中承接产业转移。再如,西安高等院校众多、人才荟萃,同时人才市场饱和、就业压力较大;高铁意味着汉中有了更多被发现、被重新审视的好机会,人才向低生活成本城市流动的“反虹吸效应”有利于汉中就近延揽人才。

怎样迎接高铁时代,使汉中趋利避害、追赶超越发展的意见建议有很多,但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方面应当为以下三点。一是观念。今年以来,汉中到南通学习考察调研的代表团络绎不绝,大家回来之后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汉中与南通的最大差距在于观念。例如,汉中人普遍存在“官本位”、“小富即安”等思想,工作首选“吃财政”,这点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也有显著区别。再如,明面上都在讨论“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私下里“武大郎开店”的心态恐怕还是存在的,有的压根儿没想过要留;嘴上讲“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心里盘算着“他能有多大贡献?他真就那么厉害?离开他地球照转!”就算吸引来,人才也会被“软埋”。

对待一个人才这样、对待一批人才这样,对待天下人才也会这样;“召远在修近”,对待已来人才的真实态度决定着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未来人才的选择走向。除了招才引智之外,还有招商引资;面对投资客商,会不会再发生“开门招商、关门宰客”的事情?知名企业打算到汉中选地建厂,一夜之间冒出很多简易民房,结果就是“鸡飞蛋打”;这样的事例,恐怕每个汉中人都能列举出来。人才和资本是追赶超越的翅膀,改变观念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二是定位。规划和定位至关重要,高铁时代的出路在于错位发展。例如1964年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开通之时,名古屋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面对进入“东京一小时都市圈”新形势,确立“错位发展”思路。东京注重金融、研发中心建设,名古屋则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跻身日本第三大城市。

汉中应当坚持生态宜居特色,避免与西安、成都等省会城市同质化竞争,注重差异化发展。发挥自身绿色生态的最大优势,着重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和多彩花卉、天然食品、循环工业等,也可借助青木川古镇、兴汉新区(汉人老家街)建设打造古装影视城。

三是改革。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投资、出口、消费,起决定性作用的比拼要素则是人才、信息、环境。创设良好投资环境最好办法就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就是减证便民、减税降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综合执法权;放管结合就是对传统行业“双随机”公正监管、对新兴业态包容审慎监管,营造诚实信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就是减环节、改流程、压时限,启用网上办事大厅,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工商注册便利化。

世界各地经济繁荣度往往与其营商便利度呈现正相关,全球营商便利指数排名前列的国家为新加坡、新西兰、北欧五国、韩国、英国、美国等。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全球营商便利报告显示:中国香港第5位、中国台湾第11位、中国内地第84位(比2015年上升6位),应当说我们已经取得进步并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照世界银行制定的全球营商便利度十项指数(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逐条优化,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手段提速“放管服”改革。例如,西安安装身份证自助取证机,群众只需按照提示输入身份证号、按下指纹,一分钟就能取到办好的二代身份证;目前,汉中更换二代身份证,仍得将近一个月。再如,上海使用二维码自助立案系统,平均立案时间仅15分钟,比之前节约时间半小时以上。既便利了群众办事,又缓解了编制矛盾。

从汉中现状来看,群众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对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普遍满意,对物业服务、城市管理、卫生监督等方面的改进呼声较大。我们应当站在普通市民角度,解决“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起码做到“正常事情正常办”,办事顺利、凡事顺心才是“宜居”的题中之义。例如,汉中发展养老养生业得天独厚,但是办理公交卡、居民健康卡等仍然受到户籍限制。再如,每年可聘请“旅游体验师”作为自助游客,假设他从西安乘坐西成高铁到汉中之后,他首先考虑什么、需要什么,把“旅游体验师”年度评估意见作为我们改善全域旅游的方向。为什么很多人宁可多花钱也要到国外旅游、消费,主因还是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差异。

坚持观念开放、生态宜居、错位发展,特别是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创建投资、定居、旅游等最优环境,吸引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伴随高铁开通向汉中加速汇集,则汉中必能在高铁时代破解“虹吸效应”,迎来弯道超车、追赶超越的契机,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明星市。

(本文获征文一等奖作者单位:市编办)

新闻推荐

南郑倾力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本报讯(记者程刚通讯员刘昱麟)汉中市南郑区通过完善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力量,为全区党员干部提供全面优质的党性修养培训基地。今年年初以来,针对当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不具备培训条件等实际情况,南郑...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院校新闻 -2017-11-10 05:22
猜你喜欢:
评论:(以“放管服”改革引领汉中高铁时代发展 樊东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