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余艳 阙均 在南郑区18404户45000余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率达14%,成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这组扎心的数字,南郑区从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覆盖面、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一站式结算覆盖率等入手,把一项项暖心的惠民政策送到贫困户身边,让他们离健康越来越近,离贫困越来越远。
系列宣传——扶贫政策家喻户晓10月8日,尽管秋雨绵绵,寒意阵阵,然而在该区圣水中心卫生院里举行的一场“推进健康扶贫、义诊服务百姓”活动让人备感温暖:由25名诊疗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医疗服务队为附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场诊疗,并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免费发药等活动。当天,共接诊群众350余人,发放健康扶贫宣传资料500余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万余元。
今年以来,该区层层举办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培训班(会),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队伍及村“两委”干部四支队伍的作用,通过组建宣讲团(队)进村入户与贫困户“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组装宣传车、召开院坝会,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彩页、健康扶贫政策汇编、T恤、口杯、连心卡、明白卡等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该区创新宣传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为期20天的健康扶贫“大宣传、大走访、大核查”活动,持续掀起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热潮。据统计,全区累计组织健康扶贫政策宣讲近千场次,培训镇村干部、中心户长、村医生逾万人次,开展群众政策宣讲31.2万人次。
多重保障——健全机制保驾护航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404户45149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参合率和大病保险覆盖率达100%;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并规范运行,实现了一站式结算100%全覆盖;整合资金对新建达标的村卫生室按每个12万元进行补助。
该区建立统筹协调联席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民政、人社、残联等9个部门协助联动,有效对接健康扶贫行业推进方面最新配套政策,制定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体系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卫计局结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清洗,持续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国家扶贫系统数据信息比对修改,加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情况的核查力度。完善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在区内所有公立医院和区合疗经办中心设置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并规范运行,实现了一站式结算100%全覆盖,方便群众结算报销。通过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备案审批病种、提高住院报销比例,降低大病保险门槛费等措施,解决贫困户看病就医难题。前三季度,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住院3246人次,住院总费用1764.88万元,可纳入报销合规费用1694.29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1205.86万元,大病保险报销203.14万元(453人次),民政医疗救助183.84万元。
分类救治——管理服务贴心暖心 今年以来,该区对全区贫困人口中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和重病的人群开展分类分批救治,精准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作,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
该区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工程实施方案》,对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和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对因病致贫人口患有11种大病的患者,由各镇卫生院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到相应的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成立了全区大病专项救治诊疗专家组,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并与市中心医院达成了救治工作协议。目前,已组织5名儿童先心病患者在市中心医院集中救治,组织40名肾病终末期患者在区医院集中管理和治疗。加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要求各镇卫生院全面筛查辖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名单,并与已纳入管理患者名单进行比对,全力确保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00%纳入健康管理台账,并进行有针对性健康管理服务。组织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定医护人员组建了113个服务团队,将辖区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家庭、重点人群进行分类“一对一”签约,坚持定期进村入户为签约对象免费提供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政策“四送”服务,既拉近了群众关系,又提高了贫困家庭整体健康水平。目前,已签约贫困人口45149人,签约重点人群167966人,签约计生特殊家庭569人,签约率均达100%。
新闻推荐
阳光讯(李军栋记者马小亮)10月16日下午,一对老年夫妇走进汉中市公安局南郑分局,见到出入境受理民警后眼泪夺眶而出。原来,他们的儿子不久前在国外打工时不幸身亡,国外方面要求两位老人尽快出国料理儿...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