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荷家住南郑区大河坎镇苏家营村的邹玉兰今年81岁了。这两天,邹奶奶的电话和电视出了小毛病,为了她能继续看上电视、打通电话,汉中市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赵魁和王玉合往她家跑了很多次。
邹奶奶是抗美援朝老兵遗孀,两个儿子也在多年前相继因意外离世。没有经济来源加上内心孤独,邹奶奶的老年独居生活过得清苦、无味。但从前年开始,邹奶奶的小院经常传出笑声。
2015年,当市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便经常主动上门陪老人聊天、做饭、干家务。志愿者来了,家里以前拿砖头支起的简易灶台不见了,换成了干净方便的电磁炉和电饭锅;拿脸盆做成的烤火盆不见了,变成了安全便捷的小太阳烤火器;微弱如蚕豆般的电灯泡,变成了明亮的节能灯;就连多年没有音信的孙儿,也在志愿者的多方联系下,渐渐与她有了情感联络。志愿者们还帮邹奶奶改造了家里危险老化的电路,架起了电视、买了手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去年,政府全资帮邹奶奶翻造了新房子。
去年的11月23日是邹奶奶80岁生日,赶在生日前夕,新房子竣工了。这一天,志愿者们买了蛋糕、新衣、新鞋、蔬菜粮油等礼物,为她过了一个热闹、温馨的生日。宽敞、亮堂的新房里,当所有人围着邹奶奶为她唱完生日歌后,老人家眼圈泛红了:“从没想过我还能住上新房子,也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好心人关心我,现在谁还敢说我没有亲人?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谢谢你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娜)10月17日,市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中心联合3201医院、汉中天汉秦腔剧团、派林药店等开展了送医送药送文化下乡扶贫活动。活动当天,医护人员免费为南郑区湘水镇黄花窑村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