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南郑新闻 > 正文

陕茶虽好还得擦亮“招牌”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2-17 19:5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程靖峰

“陕西也产茶叶?”对外省人这样有意无意的反问,老陕往往会气不打一处来。

猴年春节,记者回老家河南信阳过年,处处能够感受到茶叶给家乡带来的活力。在信阳市苏仙石乡东河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盘山而上,一片片茶场迎面而来,一蹲蹲半人高的茶树整齐地排列在山头。岁末年初,山上还是满目秋黄,只有茶树郁郁葱葱,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信阳市苏东迎春茶场场主岳女士带领记者走进自家的茶林中。“我家几代人都是靠种茶贩茶营生,每年带来20万元左右收入。”望着漫山遍野的茶树,岳女士笑容满面地说。茶让东河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别致的楼房,不少家庭还购买了小汽车,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谈起茶叶,这位和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茶农竟对陕茶几乎一无所知。

的确,一提起茶叶,人们大多都会想起“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等知名品牌茶。在许多外省人的印象里,茶叶是南方湿润环境下生长的,陕西是干旱的黄土高坡,哪里能种茶叶?在陕茶中,目前稍有名气的应该属“茯砖茶”和“仙毫”,其他种类知名度并不高。陕茶如今所处的尴尬局面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不相称,令人惋惜。

从茶叶产区来讲,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茶区生态优越。可尽管陕茶占据天时地利,但知名度是其短板。

对于茶叶这样的农产品,品牌越响亮,市场就越认可。翻开信阳毛尖的“履历”,不难发现这是一场区域品牌建设的历程。

据了解,陕西茶叶历史上比较早的品牌是“紫阳毛尖”和大众化的“陕青”。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镇巴县的“秦巴雾毫”、南郑县的“汉水银梭”、西乡县的“午子仙毫”、平利县的“三里垭毛尖”以及紫阳“富硒茶”等。一时间,20多个种茶县区,县县都在开发自己的品牌茶。为了结束陕茶“诸侯割据”,品牌力量分散的局面,各地对于振兴陕茶都作出了响应。2007年,汉中市政府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与汉中方式一样,安康和商洛也对当地的茶叶品牌进行了整合。

“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再好,也得集中力量做好品牌推广。陕茶近年来异军突起,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屡获大奖,但要想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还得下功夫擦亮区域品牌这块“招牌”。

新闻推荐

南郑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

南郑县委书记李宏杰、县人大主任王利雅、县长曹俊强、县政协主席张长林检查指导旅游项目建设工作。马瑞摄灵山秀水美丽南湖张勇摄新建成的南郑大汉山文化广场余建强摄天然国画长卷—红寺湖罗红摄...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春暖花开茶园飘香2016-03-31 18:11
猜你喜欢:
评论:(陕茶虽好还得擦亮“招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