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期待从马伯庸的讲座中听到“金句”,而马伯庸也不负众望,他说:“阅读是接近梦想的第一步,行动是迈向梦想的桥梁;没有阅读的行动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行动,阅读也永远接近不了梦想。”
马伯庸说,自己小时候的阅读是一种“野生状态”,父母没有任何限制,家里有大书架,他既看小人书,也看大书,以至于他现在对孩子的阅读也没有要求,只要完成学校作业就行。但真正开始大量阅读、深度阅读是在大学时代。
2000年,上网特别贵,他常常一周不吃早饭,攒到20块钱,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一小时网。一开始他只是去聊天室,后来无意中去了一次文学论坛,看到网友发的文章,觉得有意思。等再去的时候他就拿一张软盘,把那些文章下载下来,拿到费用便宜的学校单机机房阅读。那时候的软盘容易出故障,有时候打开一篇文章,只显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一堆乱码,马伯庸很沮丧,就去拍键盘,结果发现根据输入法的联想,有时候顺着一个字能打出一句话,于是他就开始顺着自己写下半部分,完成了也是一个故事。从那之后,马伯庸也开始在论坛上写文章,上一个周末去下载、发表,下一个周末去看评论、回复。
马伯庸说,当时在论坛里看到别人写得风趣幽默,一对比觉得自己写得差,于是就大量读书。他喜欢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即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所谓“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马伯庸说,阅读要先设定一个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去读书,比如他写奇幻题材,写到不熟悉的吸血鬼,就去看跟吸血鬼有关的书,写明代就去看明史,都是为了写书而去读书。
有一段时间,马伯庸边工作边写作,每次出书就给领导送一本,而领导一有讲话就找马伯庸写稿子。他所在的公司有100多年历史,但是公司官网上的介绍十分无聊,他就自己去查公司与历史大事件的交集,以演义的形式在内刊上连载。那几期内刊很受欢迎,员工主动追着看。大概是2014年、2015年的时候,马伯庸收到了版税,对照了一下工资单,决定辞职做一名专职作家。
对于阅读对行动的帮助,马伯庸也感触颇深。2014年,马伯庸进行了一次自驾游,从成都到西安,沿着诸葛亮北伐的路线走了一圈。“走这条路,是想印证之前对三国资料的阅读,希望将阅读转化到实际中来。”马伯庸说。
旅途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汉中勉县,那是诸葛亮的屯田之地,远处就是定军山,而诸葛亮就葬在山下的武侯墓。之前阅读的时候,他一直不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将自己葬在定军山,可等他真正登山时一下明了:从定军山上俯瞰整个勉县,一目了然,当年诸葛亮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他屯粮、练兵等所有为北伐做准备工作的场所,他至死没有完成北伐事业,葬在这里是希望能看到继任者仍在努力。
马伯庸说,以前喜欢诸葛亮是因为觉得他聪明,但站在定军山上,他看到了诸葛亮身上的一种坚韧,更加理解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8个字。
在马伯庸看来,随着阅历的改变,阅读的视角也会改变,而阅读历史不应该以后人的眼光,要多以当时历史人物的角度。比如鸿门宴,当时项羽才23岁就站到巅峰之处,意气风发,而眼前的刘邦已经五十多岁,样貌也不好,实力也不强,还在自己面前低头认错,还跟他计较什么。所以代入到项羽的情绪里,也就理解了他当时为什么不杀刘邦,他有自己的逻辑。
再比如官渡之战,谋士曾建议袁绍趁曹操势弱时断其后路,但袁绍恰逢幼子生病,就说算了。马伯庸一开始跟袁绍的那些谋士一样,不理解袁绍竟然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耽误大事。后来马伯庸自己也有了孩子,有一次他带孩子去打点滴,孩子小,得在头皮扎针,十分可怜。抱着孩子坐在医院里,他心乱如麻,做什么也没有心思,只盼着孩子好,就在那一瞬间,他理解了袁绍,那是一种特别微妙的共鸣。“自己儿子生病,袁绍做父亲的身份远远大过了做政治人物的诉求。”马伯庸说。 (新时报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冯岽智《开通褒斜道刻石》简称《大开通》,全名《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又称《汉中太守钜鹿鄐君褒斜道碑》。时...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