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敏
闲暇时,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对于今天的汉中人来说,是最寻常不过的休闲方式。
前段时间燃爆的《哪吒》、感人的《烈火英雄》,最近“史上最强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都斩获了不错的票房。这里面也有汉中市民的一份贡献,不少人对自己喜爱的电影二刷甚至三刷。
汉中与电影也有一段奇妙的缘分:1905年拍摄的黑白无声片《定军山》,作为国人第一部电影,悄然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帷幕。这一著名京剧片段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汉中勉县。
汉中人有“电影”看,可以追溯到1922年,当时陕南驻军总部在汉台南边驻地(今汉中市委院内),用小型手摇放映机和电石灯作光源,放映了美国纪录片《跑马厅》。
80岁的“资深影迷”老沈,说起自己看过的电影如数家珍:“解放初在青岛上学时,《马路天使》《渔光曲》《十字街头》《夜半歌声》……一部接一部看,恨不得天天跑影院,那时候我的偶像就是赵丹。”
虽然没能如愿考上电影学院,但电影一直是老沈充实业余时间、认识广阔世界的一个窗口。在他记忆中,汉中人的露天电影生活兴盛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一片空地架起放映机,两棵树间挂上白帆布,一束强光打到帆布上,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就开始了。”
对于70后的郭伟来说,最难忘的童年记忆莫过于在星空下看场露天电影了。“那时候,如果在街上遇到一个拎凳子的人,他一定是去看电影。”郭伟说,虽然露天条件简陋,但所有的人乐此不疲,老幼齐出动,呼朋引伴,携小板凳,抢占有利位置。来迟的人,幕布正面已经占满,只好坐在反面,“幕前幕后”同样看得津津有味。
“八一电影制片厂”熟悉的片头一出现,喧闹的人群立马安静下来。每一次看电影都让人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小兵张嘎》……记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
到上世纪70年代末,电影院成了非常火爆的文化场所。连在电影院工作的售票员,在那个年代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位于市区北大街的汉中电影院,是汉中第一家影院。它的前身是1937年抗战期间,城固沙河营人王质生等集资开办的“汉中大戏院”。放映全靠手摇,所以时快时慢。1952年,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电影事业,汉中大戏院更名为“南郑电影院”,正式对外营业放映。
当时,从5分钱到2角5分钱不等的一张电影票价格,对于汉中老百姓的收入而言,消费不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大荧幕的光影世界变化万千,电影行业的春天也随着改革开放一同到来。后来,汉中各乡镇、厂矿也相继建立电影院,一天可以放映5场电影,电影票经常被抢购一空。
时代飞速发展,影视作品播放技术突飞猛进,汉中人的观影方式也日新月异,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力:从电视机、录像机、家庭影院、录像厅到互联网和手机,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从胶片放映到数字放映,从2D到3D再到3DIMAX、4D、5D乃至巨幕……
家住南郑区大河坎镇的小余,与女友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在汉中电影院看《花木兰》。“从小妈妈就带我在大河坎电影院看电影,2009年影院拆除,我还伤感了很久。正好当年万达影院入驻汉中,我们就转移‘阵地’了。现在我家附近有好几个新影院,环境舒适、档次更高,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大片。”
城市之外,农村电影放映队让偏远乡村也能一睹大荧幕风采,而且正逐步实现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从“室外看”到“室内看”的转变。据统计,2018年汉中公益电影进社区广场放映7165场,占全年电影总场次的22%。
近年来,汉中影院建设更是直接进入商业综合体,依托综合体的流量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向吃喝玩娱购一体化发展。70年观影方式之变,改变的是科技和经济水平,不变的是汉中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凌)9月7日以来,勉县遭遇连续强降雨过程。受大风和强降雨影响,该县老道寺、金泉、张家河等镇的部分农作物、道...
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