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丰林介绍着自己的书。
本报记者 何大龙 文/图 这些天,勉县25岁脑瘫小伙况丰林出版自传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一事,为许多人所关注。12月20日,记者走进他在汉台区聚春巷开的复印店,对其历时4年,仅靠两根食指敲击键盘,最终完成13万字创作的励志故事作了采访。 行走与上学的决择 “我出生时,母亲难产,医院又突然停了电,小脑神经受损导致了脑瘫,所以言语、行动都出现了问题。”在仅有几平方米的复印店,行走吃力的况丰林边接待着顾客,边用发音含糊的话语对记者说,他的父母都是勉县汉西林业局的职工,因为1992年母亲生产时遇到了上述情况,才使自己患上了脑瘫,直至2岁时才学会走路。
到了入学年龄,在南郑乡村小学当老师的奶奶将7岁的况丰林接了过去,照顾他的生活、学习,但由于缺乏锻炼、病情加重,上到四年级时,其脚背发生了凸起,渐渐失去了缓慢行走的能力。2003年夏天,到西安做过3次手术的他回到了勉县,期盼着数周后拆去腿上的石膏能重获行走的能力,然而残酷的事实却破灭了美好的希望——11岁的他竟连在床上爬行都不能做到。手术失败,是坐着轮椅去上学,还是留在勉县的外婆家锻炼?经过几周与床为伴,被“困”于家的日子,他最终选择了后者——辍学回家、坚持锻炼、重获行走。
两食指4年敲出13万字 辍学后,锻炼成了况丰林日复一日的必修课——腿担在凳子上,外婆骑坐在膝盖上往下压;用橡胶皮带将他笔直地捆在床头练习站立;双手搭在外婆的肩头,吃力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的一天清晨,他猛然间发现自己可以独立行走了。回忆起那一刻,他称自己当时有种既想大哭又想大笑的冲动。
与此同时,在治疗、锻炼期间,渴求知识的他仍未忘记学习——手术后就拖着打有石膏的双腿,在床上练习钢笔字;找来表哥的旧课本,自学数学;在舅舅送的旧电脑上,靠两根僵硬的食指录入一本几十万字的书籍;学习Photoshop、CAD;和网友开了一个工作室,制作宣传册、装修淘宝店。但在这之外,最使他感兴趣的还是写作。
2009年末,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中央电视台“2014中国好书”获奖作家、北京十佳志愿者张大诺老师,并成为了其“心灵史诗”创作班的一员,开始了创作、出版自传小说的艰辛之路——搬到父亲下岗后在市区开的家电维修店里,每天从早晨5点多写到8点半;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母亲调到市区后的单位办公室,从下午6点写到夜里11点;在2014年,完成了13万字的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初稿;获陕西文学基金会资助,终于今年10月正式出版。
“儿子的小说能出版,还卖出了几百册。我们一方面是真没想到,另一方面是真为他感到骄傲。”从患病、治疗,到写完书后开复印店,直至出书,况丰林的父亲况斌、母亲孙红相信儿子不但能自立,还能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愿做高飞的太阳鸟 “不是说已经有人要出版他的书,于是他练习打字,没有!完全没有!不是说有人决定雇他做工,他学习制图,没有!完全没有!不是说有人付费请他剪辑视频,他学习剪辑,没有!完全没有!在完全没有实惠、利益、目标希望的情况下,他全力以赴、拼尽全力。”这是张大诺为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写下的序言。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书,是作者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铸就而成。疾病也许会打倒我们的身体,但打不垮我们的精神。”这是陕西省残疾人作协副主席贺绪林为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写下的推荐语。
“太阳鸟,传说中一只一生都在逐追太阳的鸟儿,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朝着太阳的方向飞翔!而我这些年的经历不也是这样吗?一直为了自立而努力着。”采访中,况丰林趁着生意空隙,边填写快递单,将他的自传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邮给北京、河北、浙江等地的残疾朋友,边指着封面上的太阳鸟图案解释着书名的由来,并希望读者能从书中看到光明、获取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荷崔慧芬“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健康扶贫工程开始之初,汉中市就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决胜之举和惠及民生、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围绕“健康汉中”这条主线,全市...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