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既无区位优势,又无交通和资金资源的贫困村,如何走出强村富民之路?宝鸡市东岭村用它40余年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前,这个渭河边上的小村庄人均只有3分河滩地,饿肚子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记忆。
如今,这里的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380亿,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户均资产超过300万元,成了众人口中的陕西第一村、中国西部第一村、“全国文明村”。
这是一个怎样的西部村庄?他们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共同富裕之路?
从集体作坊到千亿企业,从贫困村到“小康村”
东岭旗下崔木煤矿
“村东村西水汪汪,村前河滩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粮,有女不嫁东岭郎”。改革开放前,东岭村是陈仓镇联盟村最穷的第六村民小组,人均只有3分地,许多人吃不饱饭。
1978年乘改革开放春风,东岭办起了黑白铁皮加工铺,可1988年一场乙炔爆炸事故,将村办小厂推向了“散摊”的边缘。危急时刻,一个村民挺身而出,他就是后来东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黑记。
李黑记接手了加工铺,到1994年时,企业产值已经过亿元,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元,成为全市企业发展的典型。来厂子上班挣工资的村民越来越多,“菜农”“粮农”慢慢变成了产业工人。
然而,在小富即安、“分光吃净”的小农经济思想支配下,组企、村企矛盾加剧,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
1994年,东岭人借鉴摸索出“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发展”的新制度模式,征得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探出了一条新路子,村委会班子成员也是企业班子成员、村上的可使用资源也是企业资源、村民成为企业一分子。
1999年7月,第六村民小组被撤销,设为独立行政村—东岭村,李黑记高票当选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1999年开始,东岭集团股份制改造,李黑记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村集体是大股东。股权明晰之后,通过重组、兼并、参股等形式,东岭集团快速完成了工业化,并逐步迈入现代企业行列,形成了国内、国际贸易,钢铁及锌冶炼,矿产开发及煤炭采掘,房地产,金融投资,互联网等多业并举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如今,东岭集团下属企业遍布上海、广州、浙江、云南、湖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数量达到100多个。仅2017年,集团公司上缴的税金就达到20亿元,成为陕西首个总收入过千亿的民营企业。其中建材类钢铁贸易、铅锌贸易等位列全国第一。“东岭”牌锌锭、钢材等成为行业翘楚,“东岭”品牌成为全国著名商标,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展现出极强的成长性,连续十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西府的名片,宝鸡的浦东”
东岭旗下略阳钢铁
紧扣“变革”两字,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这是东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的“秘笈”。
上世纪末,一批国有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为此,国家开始深化国企改革。这个时候,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取得初步成功的东岭企业,再次站到了风口上。
东岭抓住市场机遇,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当中。
东岭曾先后参与宝鸡凤县锌品厂、宝鸡焦化厂、略阳钢铁厂、西安第一轧钢厂、陕西省木材总公司等10多家濒临破产倒闭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接收和安置上万名国有企业职工,注入资金超过50亿元,帮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目前,这些改制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所在区域内重要的支柱企业和纳税大户。
据介绍,整个集团公司1.8万多名员工中有近万人来自上述国有企业。陕西省政府一位领导说:“在全省众多企业里,没有哪家能够超过东岭集团对国企改制的贡献。”
比如,曾炼出陕西第一炉铁和钢的略阳钢铁厂,是陕西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上万名职工,后因钢铁市场效益整体下滑,企业自身体制等问题,导致停产。为了挽救企业,省国资委牵线,东岭集团参与改制,先后注入几十亿资金,改造落后工艺装备,对矿山开发和高炉、制氧、60万吨棒材生产线及炼钢系统的改造,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使略钢重新恢复了元气,月产量频创新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东岭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严峻挑战,同行业许多钢铁、冶炼等企业在危机中纷纷倒下。面对危局,东岭主动出击,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在投入巨资进行技改升级的同时,把发展重点转向矿产能源、金融投资、国际国内贸易等领域。
抓住历史机遇,企业滚雪球般地发展壮大。2017年,东岭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全省第二。
近几年来,面对国家扩大内需的新一轮战略机遇,东岭投资230亿元,建设新东岭城市综合体。这使得宝鸡这个西北城市有了203米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
借助这一项目,东岭还引进了皇冠假日酒店、银泰商业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据介绍,目前,这片面积上千亩的城市综合体核心区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已经成为宝鸡最时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城市新中心,被当地人称作“西府的名片,宝鸡的浦东”。
拿分红,住新居,让更多人享受“村民待遇”
东岭冶炼公司
企业做大了,村民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后,“村企合一、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群众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据介绍,目前村民的收入构成为:一是股份分红,改制时全村每家都有股份,每年坚持按20%兑现分红;二是工资收入,全村95%的劳动力在企业上班,他们的工资收入从四万到几十万不等;三是集体分红,全村每人每年由村集体分红,每人分红3万元。此外,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老人每月还有500元退休金;四是集资分红,村民手上有些闲钱,交给企业用于扩张和建设,每年按10%的红利分红;五是租赁收入,村民把多余的楼宇对外出租收益。由于有这些保障,东岭村在发展中,无一户掉队。同时,东岭每年从贡献突出的企业员工中吸收新村民,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村民待遇”。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住上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一直是李黑记当书记后的一种强烈愿望。
1995年前,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村民翻建的二层民居,兼有出租房。村庄排污不畅,供电不足,道路坑洼不平,脏乱差问题突出。2001年,东岭邀请设计院专家对东岭新村进行规化设计,先后投资9200多万元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并建成全省首家“数字电视村”,成为“省级绿色文明社区”。
2006年后,结合更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东岭投资10多亿元,实施“东岭新时代”、“东岭国际城”住宅工程,使东岭绿色文明小区楼群达到34栋,彻底改变了东岭村的面貌。
在配套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村里又为村民建造了休憩、观赏、游览的苏式“和园”,村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2012年,东岭最后一块宅基地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他们投资230亿元,建起了宝鸡市最时尚、最现代、最气派的新东岭城市综合体。至此,东岭真正实现了从农村到现代城市的大跨越。
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东岭村打了翻身仗,走出了一条立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中国经济周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大龙“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我作为一名医生,就是要守护人民的健康。”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