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东岭慧佳智能园的孩子们正在上课。本报记者刘强摄
东岭村群众文化休闲中心——和园。和园全部依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是村民休息、游玩、放松的好去处(6月13日摄)。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记者张江舟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让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40年里,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矢志不渝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共同发展”,推动村办企业东岭集团跻身“2017中国500强企业”第1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2017年,东岭集团的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
从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2017名村影响力榜单”第五、“2017名村发展指数排名”榜首,从曾经的村办黑白铁皮加工铺到“2017年度中国钢贸企业百强”建材类第一,东岭村人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改革开放给这个村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变化?
举步维艰,东岭村的坎坷创业路
东岭是渭河岸边的一道高岭。这里土地贫瘠,种粮种菜的产量都很低。位于这里的东岭村以前是陈仓镇联盟村一个村民小组,也是远近闻名的“穷地儿”。“村东村西水汪汪,村前河滩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粮,有女不嫁东岭郎。”这首曾在宝鸡市流传很广的民谣说的就是东岭村。
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点燃了中国亿万农民致富的希望。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联盟村利用地处宝鸡市近郊的优势,开办了许多村办企业。由联盟村六组(东岭村前身)开办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就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只有不到10名工人,生产水桶、烟囱、簸箕等。
“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加工烟囱、铁簸箕。一听说哪有活儿,我们就想方设法接过来做。市区里的建筑工地缺灰斗、灰桶,我们就去找来样子,连夜学着加工。就这样,小小的黑白铁皮加工铺生意越来越红火,1985年更名为东岭铆焊机械厂。虽然依旧是小打小闹的小作坊,但当时的我们都坚信,办企业能彻底改变乡亲们在地里刨食受穷的苦日子!”今年60岁的东岭村党委第一书记、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在接受采访时说。
1988年,就在企业收入连年攀升,村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安全生产事故夺走多名工人的生命,也重挫了村民们继续办企业的信心。出了伤亡事故,要补偿死者家属,厂子也生死难料,20余名工人走得只剩下几个人。1988年7月15日,李黑记和村民小组签订了3年的承包合同,约定由他个人承包经营东岭铆焊机械厂,每年给组里交5000元承包费。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东岭村的发展出现了转折。
成了企业负责人的李黑记开始拼命学习从企业管理到人际关系处理的各种知识,努力收集各种信息,把思维的触角向各个领域延伸。在业务往来中,他们发现圆钉销路好,价格不断上涨,就决定生产圆钉。没有设备,李黑记就动员自己的四个兄弟拿出全部家当作为抵押,从银行贷回10万元买了制钉机。机器运回来了,他们才知道没有拉丝机还是造不出钉子。李黑记又从社会上筹措了10万元买回拉丝机。
一台制钉机和两台拉丝机昼夜运转。三年过去了,厂里生产的铁钉和铁丝为他们赚回了一辆东风大货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第一轮承包期满时组里派人来审计。当时企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20万元,收益是之前10年的总和。
抢先一步,创新思路实现跨越发展
从1991年第二轮承包开始,李黑记和他的伙伴们不断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当年建材市场的急剧变化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库存的铁钉、铁丝不断堆积,几十万元的贷款让企业又一次面临停产关门的窘境。
厂里的工人们提出要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应急,李黑记坚决不同意。大家的日子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再来冒这个风险,他于心不忍。有了几年跑销售、跑市场的经历,李黑记知道钢材价格在计划内、外的差价很大,就决定把库存的钢材卖掉以解决眼前的危机。
钢材卖掉了,工厂却因为倒卖钢材被贴上了封条,厂长被勒令写检查。
这个跟头摔得李黑记几天几夜合不上眼,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一个农民要办工厂咋这样难?当时,他隐隐约约觉得,从商品的差价中谋取利润不应该是犯法,农民办企业从贷款到原材料的购买等环节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一定会被打破,某些行业的经营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现象迟早也会改变。
当时金台区有一家经营钢材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东岭铆焊机械厂与对方合作,采取租赁的形式搞钢材销售。这一创新实践让东岭铆焊机械厂终于有了合法渠道涉足钢材生意。就这样,东岭铆焊机械厂抢先一步进入了被国有企业垄断的钢材市场,东岭村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95年底,在金台区政府的支持下,东岭村以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企带组”的创新机制,李黑记被村民选举成为村民小组长。同时,他把个人承包经营企业所积攒的6800万元全部交给了集体。
1997年,李黑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心带领村民谋求更大的发展。同年5月,他们兼并了金台物资供销公司。
1999年7月26日,金台区政府批复撤销联盟村六组,成立东岭村。7月29日,李黑记被推选为东岭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企带组、以企带村,机制的创新为东岭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0年,东岭铆焊机械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村民和企业员工同时持有企业的股份。
分忧解难,在国企改革中转型提升
如果说东岭集团之前的成功得益于较早踏入钢材贸易流通领域,随着国家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这种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2000年前后,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资源型工业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陷入困境,发不出职工工资,还不起银行贷款。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东岭集团从各级政府手中接过了一项项帮助国企改制的任务。
2000年5月,东岭集团正式进入凤县锌品厂,全盘接手债权债务、设备以及全体职工,并补发原厂拖欠的职工工资。从2000年至今,东岭集团在凤县的投资总额超过12亿元,累计上缴利税5亿元,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陕西略阳钢铁厂是陕西省一家老牌国有企业,有退休、退养、在职职工和家属三万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负债率高达84.5%。如何让这么大的企业获得重生,省上有关领导找到了东岭集团。从2003年11月至今,东岭集团没有让略阳钢铁厂的任何一个工人下岗,他们投资超过10亿元,把略阳钢铁厂的产能由30万吨提高到130万吨。
从2000年到2009年,东岭集团先后参与了十几家国有企业的改革,让这些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解决了1.6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上缴利税约10亿元。
如今的东岭集团已跻身“2017中国500强企业”第1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2017年,东岭集团的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东岭村也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10强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以及“全国文明村”。
谈到改革开放给东岭村带来的变化,李黑记动情地说:“40年前,东岭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东岭人解放了思想,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历程,最终将一个村办集体企业发展为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省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也让东岭村村民提前步入小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东岭人的今天。东岭集团将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裴明周王敏)近日,略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相关提案代表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