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汤晓燕 姜华“去年的土蜂蜜也就卖了2万多一点,算不上发财哦,是沾了村里修了路、通了网的光。”近日,听闻略阳县两河口镇张家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邓永红变身村里的“致富能手”,笔者前来一探究竟。
张家坝这个村山清水秀,一草一木都是宝贝,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却绊住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脚步,就是到镇上赶个集,来回也得一整天,这里的人守着满地的金疙瘩却难断穷根。邓永红是村里第一个走出深山进城务工的人,但钱没挣着,却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右手落下了残疾。
“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一下子把门前的路修通了,还给通了网。”说起村里的变化,老邓还有点抑制不住的激动。
2016年,张家坝村在***过程中,把打通入组道路、架通宽带网络作为“斩穷根、摘穷帽”的第一场硬仗。一年来,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铺设通村路2条16.1公里,修建平板桥2座,架设通信光缆10多公里,实现入组道路、信息网络全覆盖。
路和网络的问题都解决了,有眼光的邓永红看到了致富增收的希望。了解到他有种植猪苓的意愿和养蜂的经验,负责包扶他的村主任邓永峰给他在信用社担保贷款3万元,又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投了5万元,让老邓抓住机会,放心发展致富产业。
种上了7000窝猪苓,买回了30箱中蜂,邓永红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细心呵护这些“宝贝”。去年底,土蜂蜜丰收了。妻子又开了淘宝店,时不时在网上“直播卖山货”,以土蜂蜜为主的山货在网上卖得很抢手,老邓不但顺利脱了贫,还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
目前,邓永红已把自家的蜜蜂发展到了100多箱,蜂蜜就像门前的溪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产出。“有路有网了,别说金疙瘩,就连我们地里长的草都能卖钱了。”任玉丹指着地坎上长的野生石头菜对笔者介绍,这是目前网上卖得很火的野菜,而山里出产的野天麻、猕猴桃等山货,都将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宝”。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笑)“有些养鸡户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母鸡总爱啄鸡蛋,还有些养殖户养的鸡脱毛比较厉害。其实,这些症状大多是因为饲养管理或者饲喂饲料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下面我逐一向大家解析一下……”...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