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略阳新闻 > 正文

《阳光报》驻村采访调研活动报道:记者驻村日记 “扶贫不仅要扶志,还要扶力”,要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提高“造血”能力 产业扶贫要建立长久的经济体系,才能保障脱贫不

来源:阳光报 2017-06-20 04:1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采访贫困户任长久

记者与禅觉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合影

马蹄湾镇禅觉寺村全景

记者(左一)驻村调研采访

记者驻村采访贫困户危房

一个月的***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结束了,记者告别了依依不舍的的汉中市略阳县马蹄湾镇禅觉寺村淳朴的村民,告别了朝夕相伴的驻村扶贫干部。一个月的驻村调研采访,记者见证了热火朝天的的扶贫攻坚战,看到了贫困户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善,村庄变得文明、美丽。记者结合自己的调研总结出了自己的扶贫感受,“扶贫不仅要扶志,还要扶力”,扶贫首先要帮助贫困户建立信心,树立雄心,还要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致富的技能,提高“造血”的能力才是长远之计,产业扶贫要建立长久的经济体,才能保障脱贫不会返贫。记者 张壮壮 文/图

建立长久的经济体系,才能保障脱贫不会返贫

略阳县马蹄湾镇位于略阳县西北部31公里处,因嘉陵江河道依山环绕,形似马蹄而得名,境内嘉陵江横贯东西,宝成铁路、十天高速、西白公路穿镇而过。农民过去以种粮为主,无稳定增收项目,包扶部门、镇村干部与包扶责任人分组分片,宣讲政策,发动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起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强烈愿望。

驻村记者和干部用文娱活动“凝心聚力”效果明显

这一个月,记者一共走访了马蹄湾镇3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居民小组。分别住过禅觉寺村、水银沟组关门山和史家庄村。这里交通闭塞,村民小组通组道路均为土路,路窄坡大,交通较差。年轻人出门打工,老年人以务农、打零工和少量运输为生。记者与驻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的时间,记者与扶贫干部一起轮流做饭、打扫卫生。这次驻村锻炼,个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对生活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

驻村记者和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村委工作组一起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在禅觉寺村开展数次的“凝心聚力”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村民们积极踊跃参与。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乒乓球赛、唱歌等文体娱乐活动和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的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政策,树立脱贫信心,制订脱贫方案,“凝心聚力”效果明显。许多贫困户和村民在动员下,积极加入中药合作社,愿意在建设美好家园中发挥主体作用。这一个月记者和村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4名干部结对子,成立中药材合作社,已种植1200亩柴胡

禅觉寺村地处略阳县西北40余公里处的嘉陵江边,资源匮乏,基础建设滞后,过去以种粮为主,无稳定增收项目,针对全村183户610人、现有贫困户89户303人的村情,县镇村组和包扶部门将每户贫困户分为无增收项目、欠缺发展资金、居住偏远、因学因病、丧失劳动能力5大类,并制订了“八个一批”的脱贫攻坚作战图。其中帮助43户发展中药产业和养殖业,对边远16户实行移民搬迁,为其余33户因学因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落实了社会救助政策。

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略阳县镇村干部主动担当,认领包户扶贫责任,县上领导、部门、企业和镇干部共34人下到该村,与每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确保每一户脱贫有一名干部与其责任紧紧捆绑,不脱贫不脱钩。对基础设施建设,县上还落实了“19部门加一村”攻坚责任,层层担责,整体推进。通过调研,结合村情,将该村确定为以柴胡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村,突出一村一品,辅助特色养殖,注重规模效益。在包扶部门和驻村第一书记王光宏的协调下,略阳县中药局技术员到村对50余户贫困户现场进行了柴胡种植与特色养殖技术培训;4月20日,60余户贫困户加盟成立了种红中药材专业合作社;5月11日,300余公斤柴胡种调运到村,落实到户,开始陆续播种。全村现已种植柴胡1200余亩,建起3处百亩以上的连片基地,平均每户贫困户种植柴胡5亩以上,成为全县最大的柴胡种植地,为贫困户稳步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驻村记者思考:

交通、饮水、资源是客观困难因素,思想保守是脱贫障碍

禅觉寺村处在当地乡镇的“最深处”,地处偏僻、藏在深山,交通不便,无法与外界连接,是致贫的最大自然因素。饮水不便,思想保守是致贫的最大人为因素,还有就是资源的匮乏导致产业单一,让这个看上去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穷得叮当响。

一些贫困村、贫困户,不但面临着物质上的匮乏,更重要的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勤劳实干的精神,这是扶贫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只有加强教育、引导,让贫困户有“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而非“要我脱贫”的被动督促,才会“人穷志不穷”地发奋脱贫。

驻村记者建议:

1

建立一个长久的经济服务体系,才能保障脱贫不会返贫

记者看到,在实施集中安置搬迁工程,解决因环境灾害、交通不便致贫问题有了明显效果。禅觉寺村三条组路硬化、安全饮水及扶贫移民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深受群众欢迎。政府对禅觉寺组及岛湾山组人居环境进一步治理,重点治理污水排放、圈舍杂乱等问题,村庄环境美化、亮化了,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农村城镇化建设提升了台阶。

实施贫困户增收工程,解决因增收无门致贫问题是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实施了驻村扶贫产业资金项目。目前,禅觉寺村建成了22亩银杏密植采叶园,覆盖19个贫困户,初步达到产业示范效果;并且引进试种37亩新品种柴胡,与25个贫困户签订了产品回收协议,当年亩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政府邀请专家到村,以提升贫困户能力为落脚点开展培训。记者建议如果柴胡、烤烟、土蜂三个传统产业能够再扩大规模,还能提升效益,农户收入会再提高。指导农民的中药材合作社实行科学管理,科学经营,把柴胡、银杏种植产业做强做大,村民的收入就会有了更好的保障。

如果还能新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留守劳动力发展生猪养猪为主、养羊养牛为辅的家庭养殖业,就会更好实现种养结合、综合发展。记者调研后认为,产业扶贫要让禅觉寺村建立一个长久的经济服务体系,脱贫产业发展有组织、有依靠,***的成果就会可持续良性保持并发展下去,长远解决村民经济收入增收,保障脱贫不会返贫才是长远之计。

2

“扶贫不仅要先扶志”,还要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提高“造血”能力

记者认为促进农户能力再提升,加强“扶贫先扶志”的思想攻坚,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培养自主意识是脱贫攻坚的思想保障,政府要大力表彰、奖励脱贫典型,把***政策执行到位,让群众心服口服,切实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是脱贫攻坚不能忽视的问题。

加强贫困户的技能培训,“授之于渔”,通过农业科技培训,让贫困户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提高群众文化、科学素养,更能帮助群众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农民培训,拓展农民信息视野,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也是扶贫攻坚中不能淡化的举措。贫困户有了致富的技能,“造血”的能力就会提升,贫困户有了手艺,夺取扶贫胜利就会有群众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就会加快。

新闻推荐

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六一“慰问”汉中小学生

日前,汉中略阳接官亭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度过了又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这也是这里的孩子们和浙商银行的叔叔阿姨共度的第9个六一儿童节。据悉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适逢浙商银行筹建西安分行,浙商...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杨大爷的鞭梢2017-06-05 12:52
猜你喜欢:
评论:(《阳光报》驻村采访调研活动报道:记者驻村日记 “扶贫不仅要扶志,还要扶力”,要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提高“造血”能力 产业扶贫要建立长久的经济体系,才能保障脱贫不)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