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武 本报通讯员 吴耀晴
她,每天早晨左手拽住哑女右手腕,用右手娴熟地从哑女脖颈、手腕、腰部、小腿部依次解脱紧紧缠绕的数圈布条或藤条,这个动作她20多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做到了现在。如今,在略阳县观音寺镇安华庄村,只要提起85岁高龄的张秀英精心照料哑女张春英的事儿,村民们总会用夸赞的语气说出同一句话:“哑女遇上了好妈妈!”
深秋的早晨,张秀英精神矍铄、手脚麻利地在大门口又一次给哑女“解绑”,“哑女患有精神病,20多年来总在夜间找布条或藤条,坐在自己的床上用布条或藤条紧紧缠绕自己脖颈、手腕、手指、腰部等部位,有时出门脚都迈不开,脖颈和手指常常被勒成深深的印迹,看上去怪可怜的!”生怕记者误解,张秀英一脸难为情还是说出了“真相”。
在与张秀英近两个小时的攀谈中了解到,她跟丈夫张兴苟结婚后没有生育,便从邻村抱养了一个两岁女婴,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一次在给女婴治疗高烧时用药不当,使看上去聪明伶俐的小姑娘渐渐变成了不会说话的哑女。哑女身体消瘦、软弱,勉强能下地做些打扫卫生、洗衣、扯猪草等家务。哑女长大后,在妈妈张秀英的关怀帮衬下结了婚,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好景不长,渐渐地女婿嫌弃媳妇软弱,考虑养活不了家,就离婚带着次子回了“娘家”。自打不满周岁的次子被父亲带走后,哑女渐渐吃不下,睡不好,每天总要“哇哇”闹腾几场。
1980年春节刚过,哑女突然“失踪”,妈妈背着大孙子在房前屋后的山坡上一连寻找了几天,终于在离家不远的一处石岩下见到了奄奄一息的哑女。将哑女搀扶着回家后,妈妈这顿煮鸡蛋,下顿炖鸡汤,生怕哑女身体吃亏出现闪失。1995年的一个冬日,哑女“精神病”突然发作,一阵闹腾后高烧到40度,倒在床上不动弹了,妈妈立即步行10余里赶往镇卫生院,请来医生给打针,她一边煎药,一边往哑女床上添被褥,经过两天时间的精心救治,哑女终于脱离了危险。
“我50多岁时,丈夫就生病去世了。30多年来,照顾哑女、孙子,帮助孙子成家和一家人生计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我身上,我命好苦啊!”张秀英一脸的沮丧,但眼窝里干干的,没有一滴泪,“哑女今年快60岁了,近几年多数时间躺在床上,有时大小便、吃药、喂饭全靠我这个老娘照料。孙子和孙媳要照顾两个家和孩子,整天挺忙的;回了家倒还不错,能体贴婆婆和照顾娘。往后,我最不放心的还是哑女!”
张秀英终于解完了藤条,不顾劳累,拉着哑女坐下,用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手,用力揉着哑女臂上青紫之处。哑女不哭不闹,轻轻偎依着妈妈,脸上透露出满足和依恋。
一束束阳光洒在二人身上,一个满头银丝,一个两鬓霜华,就这样相依相靠,坐在那里,坐成了诠释中华女性善良和坚忍品格的活雕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新智)为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去年以来,略阳县推行“发展程序记实、培训考察记实、职责责任记实、发展材料记实”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全程记实制度。目前,已对109名预备党员、158名发展对象...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