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留坝新闻 > 正文

集中供暖边界线上的“汉中尴尬”

来源:汉中日报 2017-11-17 10:10   https://www.yybnet.net/

位于“北方之南,南方之北”的汉中,在地理和温度两个集中供暖的标准里都处于临界点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汉中集中供暖的呼声不绝于耳。汉中冬季该不该、能不能集中供暖?现阶段又如何温暖度过冬天,且看本报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 曹娜 本月15日开始,陕西省多个地区正式供暖,标志着冬季供暖季的到来。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汉中市民讨论的热点。汉中该不该、能不能集中供暖?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走访。全国集中供暖区域咋划分? 据了解,集中供暖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暖系统由热源、供热管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我国供暖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以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摄氏度和高于25摄氏度的天数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5个地区。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严寒、寒冷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集中供暖划分,是在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供暖优先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当时国家建设部规定,从地理上考虑秦岭对南北冷热空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冬天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且冬季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排除在集中供暖范围以外。但这种南北分界线一刀切的做法,对接近分界线的周边地区来说并不算合理。只是从室外气温出发,并没有考虑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对人体体感温度的影响。

汉中冬季真有那么冷? 对比北方冬季的大雪纷飞、严寒料峭,位于秦岭南坡脚下的汉中冬季似乎没那么冷,从气温上看确实如此。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以2014年至2016年汉台区冬季为例,平均气温分别为5.7℃、5.0℃、6.4℃;2016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为50天。虽然平均气温看起来不低,但汉中市冬季相对湿度要比北方高出许多。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尹继武介绍,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蒸汽中水汽含量的百分比,相对湿度对体感温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体感温度是人体皮肤与空气接触时的冷热感受,受实际温度、湿度、风速和阳光照射等影响。在不考虑风速和阳光照射等因素时,人体在高温条件下,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减缓人体排汗,让人感到酷热难受,体感温度会明显高于实际温度,相对湿度越高体感的增温越明显;但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是双向的,在气温较低(低于15℃)时,相对湿度越高,表明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越高,低温的水汽会加速人体散热,体感温度会下降,才有了“北方冬天冷皮肤、南方冬天冷骨头”的民间说法。

而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是最初制定集中供暖时参考的数据。据市气象台统计资料显示,汉中市冬季最低温打破这个记录的事例屡见不鲜。2016年1月22日夜间至1月25日,汉中市出现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达4至6℃,25日最低气温降至-8.2至-15.6℃。对比分析历史资料(表1),这次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1月最低气温极值,创新记录;与历史极端最低气温比较,南郑区、略阳、宁强、西乡县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留坝、城固、洋县最低气温逼近历史极值。

从现实看,汉中市冬季确有供暖的需求和必要。但集中供暖是否是最佳方式?

集中供暖付出代价能否承受? “汉中市留坝、佛坪等县区集中供暖试点效果不错,但那是在热用户范围较小且集中的前提下。若要推行到全市,不仅是政府,全体市民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集中供暖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能否承受?”11月14日,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市政建设管理科科长陈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首先是经济代价。“北方集中供暖并非人人都享受补贴,价格也不便宜。各地取暖费标准不同,且是按照住房的建筑面积征收的。”陈昕的说法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其他市民的印证。汉台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陶女士是辽宁省铁岭市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汉中就业安家。她告诉记者:“我父母、哥哥都在东北生活,今年集中取暖费是按每平方米26元的标准征收的。我母亲是国企退休职工,取暖费每年自己交费后,单位报销将钱打到银行账户中。随着企业改制,享受这种福利的市民逐年减少。我哥哥这一辈的年轻人大多在私企或自己创业,取暖费就要自己承担。我老家房子建筑面积116平方米,他今年需缴纳的取暖费用高达3016元。”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大障碍。“由于历史原因,汉中市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没有考虑过集中供热系统,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零。假如未来要集中供热,第一,城市里要建设若干个大型锅炉房,无数个小型锅炉房;有了热源还不行,还需要输热管网,每条街道都要开挖一遍将管网埋入地下;第三,热用户所在的商品楼每一层、每一户要有输热管道,需在墙体上重新架设;最后,热用户家里也要连接上供热管道和暖气片,已经装修的房屋得拆解安装后二次装修。全部铺设完毕绝对是一个超长期工程,且市民正常的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陈昕说。

此外,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汉中市市民自采暖用壁挂炉的占比逐年递增,使用的能源是天然气。用它作为供暖能源,产生的污染是比煤小,但气荒问题会加剧。呼吁南方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认识上可能存在误区。一是觉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补贴;二是认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但费用自理、室温不稳、环境问题等,都困扰着北方市民。且南方的能源种类、气候和生活习惯也与北方截然不同。

分散供暖之路是否可行需探索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南方供暖问题作出的正式回应中,就夏热冬冷地区宜采取哪种供暖方式曾提出建议:根据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期短、供暖负荷小且波动大等特点,提倡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如:户用热泵式分体空调器、燃气壁挂炉、电采暖等分户独立供暖方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等局部供暖方式;同时,通过改善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提高建筑的冬季保温性能。鼓励夏热冬冷地区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

事实上,针对市民供暖需求,汉中市政府已拟通过PPP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分散供暖项目,并进行试点。陈昕介绍:“目前汉中市不少新建小区已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燃气等方式为业主供暖。汉台区光辉社区附近有污水处理厂,利用排水口温差,采用类似地源水泵的技术可以给光辉社区供暖。户数、管网铺设等情况前期已调查摸底清楚并提供给企业,试点的实施方案正在拟定中。此外,传统垃圾填埋因污染环境要停办,改用清洁能源焚烧或热解等方法处理垃圾,产生的多余热量和压力,周边三到五百米范围内的供暖都可以带动,汉中市已着手拟在汉台区徐望镇进行试点。”

“保障市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环保问题也不能忽视。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南方\’还是‘北方\’,供暖方式要考虑的既有能源问题、也有现行方式的问题,还有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要综合来看,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他说。

新闻推荐

留坝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吴庆萍)10月26日,留坝县妇联、县国土局、团县委、玉皇庙镇联合在玉皇庙镇两河口村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活动...

留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留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院坝里的欢送会2017-11-03 12:22
猜你喜欢:
评论:(集中供暖边界线上的“汉中尴尬”)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