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镇由于地处商周时代就已通行,秦代又大规模修建的古褒斜栈道褒谷与斜谷的交汇处,古文川栈道、回车道、太白山道之起始处,古称青松驿,后称西江口,街道的形成年代可谓悠久。
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沔水篇》记:“褒水又东南,经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故也。”三水即褒河、西河、蒿坝河,三条河交汇于江口街之西四里处的江西营村褒斜道旁的山塬上,故曰三交城。1971年当地人在山塬上修梯地,挖出有花纹的砖瓦,经考古学家鉴定,系汉代城墙及建筑所用。据清《留坝厅志》记:“南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549),雍州刺史达奚武及行台杨宽率众七万取回车戍,入斜谷关(西江口)修梭椤城,固守城险要塞”。1500多年前,江口街之东三里处就已修建梭椤城,且驻军七万,周围就必有民居,就有集市商铺的应时而生,街道自然形成。由此可知,江口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堪为古镇。
江口街在清代时从下街的道角一直到铁矿沟口,街长五里。同治六年(1867)七月初六下倾盆暴雨,太白河、铁矿沟河水猛涨,把江口上街至铁矿沟口的这一段街道一扫而光,夷为河滩。现江口街上段虽无街道仍叫草街子,这里曾是古代卖柴草的街道。
悠久古栈道,灿烂文明史,在这片热土上演过多少气壮山河的历史:周幽王伐褒、武王伐纣、秦惠文王伐蜀,诸葛亮出祁山伐魏,“木牛流马”走褒斜道运粮,南宋吴王介抗金,太平军反清,白莲教杀贪官,红二十五军长征,民团起义投红军,地下党革命,兴修水利受国务院奖励……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荡激着历史的风云。
清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街上各种店铺鳞次栉比。汉中、关中方圆县地商贾民众来赶三、六、九的场,街上人山人海,商贸繁荣兴旺。
《留坝厅志》记:江口义学建立于道光五年(1825),义学培养贤才济济。咸丰年间(1851——1861)从义学上出的梭椤村人江中元,曾任河南、甘肃等省总督。他在外做官多年,为政清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勉一中管理得教育质量名冠陕南的校长饶恕,汉中地区最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的唐平,在《诗刊》上发表诗歌的赵百录,他们都是在江口义学上出的学生。教育启智、良师兴国,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商贸的发达,教育的兴起,促进了文艺的繁荣。民国年间成立的江口业余秦腔剧团,文武场面及演员共有三十多人。逢年过节在镇江寺古戏楼上公演整本戏,演艺精湛。江口过去还有木偶戏、皮影,狮子、彩船、龙灯、高跷、社火、竹马戏,过去每逢过年,四面八方的文艺队伍,载歌载舞到街上表演,街道张灯结彩,四周民众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新时期历史的车轮承载着千年古镇,奔驰在现代文明的前景中。但愿古镇的精神气质、文化血脉,融入现代物质文明的进程,世代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敏周阳)“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市委书记王建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市政协主席王隆庆,市委副书记权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统战部部长牟晓非,副市长何俊杰等市领导分别走访部分...
留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留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