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之一)
柳下爱祖国,仲连耻帝秦。
子房报国难,椎秦气无伦。
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
寰宇独立史,读之泪盈巾。
逝者如斯夫,哀此亡国民。
“三原牧羊儿,意欲牧天下。时值国多难,夷者思变夏,再拜哭神州,志气凌太华。”这是刘延涛先生《恭读于右任先生全集献辞》的开头几句。于右任先生出身关中农民家庭,时值国家内忧外患深重之时。先生自动即受进步学者朱佛光、毛俊臣等人熏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以文天祥、谢叠山为楷模,确立了推翻满清封建帝制,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豪情壮志。收录于《右任诗集》首篇的就是这一首写于民国纪元十年前的《杂感》在这首诗中,二十几岁的于右任回顾中华千年历史,热情讴歌了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柳下惠、鲁仲连、张子房,倾吐了自己报国救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强烈誓愿。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食邑于柳下,谥惠,故后世称柳下惠。鲁僖公二十六年,齐攻鲁,他派人劝齐退兵。鲁仲连,战国时齐人。秦国围赵都邯郸,他劝说赵魏大臣.不要尊秦昭王为帝。汉张良,祖先五代相韩,为韩贵族。秦灭韩,他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以椎击秦始皇未中,后扶助刘邦灭秦。汉朝建立,封为留侯。于先生少年即抱张子房之志。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母子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逃来陕西。22岁的于先生欲上书陕西巡抚岑椿萱,请其手刃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为同学所劝阻。“革命方不能自囚”。他推翻满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意志始终一贯。1903年他的《半哭半笑楼诗草》刊印,即被清廷鹰犬以“逆竖倡言革命”入奏。清廷下谕,革去举人,严令通缉。对张子房的高风亮节于先生有特别感情。当年陕西留坝县张良庙就留有先生所题“送秦一椎,辞汉万户”的刻石。
诗中前四句,连用二典,论古代英雄。五六两句总括古往今来“侠儿”、“烈士”的“志”、“身”就是“报仇”,“报国”。这也正是于先生的英年气概、志向与誓愿。何以报国?纵览世界古今历史,“独立”,“独立”!一个国家倘没有独立自主,这个国家就等于灭亡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幕悲剧,提醒中国先觉的知识分子不做“亡国民”,不让和着亡国血泪的历史重演,就要放眼世界,走革命的道路,救民水火,解民倒悬。
霍松林先生有诗称于先生诗云:“椎秦助纣细评量,痛斥夷齐颂子房。石破天惊呼革命,划开时代谱新章。”用诗去为革命呐喊,唤醒民众推翻反动统治,这也正是于先生诗歌具有新的时代气息的重要方面。这首诗短短数语托出一个爱国者火热的赤子之心,其气魄之豪迈,感情之炽烈,用语之精炼,直可上追苏、辛。
新闻推荐
10月6日,留坝县张良庙景区游人如织,许多游客是自驾游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张良庙始建于东汉末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匾联石刻,备受游客青睐。本报记者李晓红摄...
留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留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