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权伟 梁潇
“十二五”期间,留坝县共接待游客6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1亿元,旅游产业占到全县GDP的“半壁江山”。全县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人均因旅游增收2000元以上。
“旅游扶贫不是简单地、单方面地给钱给物,而是开发式、产业化的精准帮扶,是一个扶贫又扶志的发展过程,目标是彻底拔掉穷根!”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认为,“旅游扶贫”是山区县在一产受阻、二产受限的基本情况下,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的最好选择。
景区带动,让贫困户成为旅游直接从业者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收入不比外面低,还能和家人待在一起!”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的贫困户夏建清说。
夏建清,从2008年开始便在紫柏山景区做起了保洁工作,年收入近两万元。看着父亲在自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两个儿子也寻思着要搭上留坝旅游这班新列车,在县扶贫、旅游部门及镇、村帮扶下,他们先后在县旅游公司找到了工作,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夏家人尝到了旅游产业带来的甜头后,又瞅准新的商机,在紫柏山顶建了一个“蒙古包”,向登山游客售卖食物和饮料,每逢旅游旺季都能赚个盆满钵满。现在家里修了新房,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大儿媳也在滑雪场餐厅里找了份工作,一家六口人中四个人都成为了旅游的直接从业者,全家一年能收入十多万元。
每到周末“逢集”日,在省级旅游文化名镇留侯镇庙台子村的贫困户赵罗明,都忙得不亦乐乎。以前以务农为主的老赵一年忙到头,收入也不过一万多元。但自从“留侯百年老集”恢复后,他便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农村地道的“八大碗”。
“逢场赶集的时候,忙得都快脚不沾地啰!”老赵说,经营农家乐以来,自己一年的收入将近五万元,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县里精心打造的以“逛老集、购山货、寻乡愁”为核心旅游产品的“留侯老集”,使省级旅游文化名镇留侯镇形成了日渐兴旺的旅游业态,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8万多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还成了十里八乡贫困户售卖自家土特产的集散地。
据统计,2015年底,全县宾馆、农家宾馆和农家乐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13%、390%、58%,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4个与旅游最紧密的行业新增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分别占年度新增总数的80%以上,建成旅游产品销售点68个,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辐射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带动转移劳动力1.03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目标,留坝把全县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整体规划打造,累计整合资金6.4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162个。其中90%的就业岗位提供给了县内贫困户成员,并以景区为中心,辐射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近200户。
现在,每个景区都成了“***点”和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在原有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漂流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新建紫柏山滑雪场、栈道水世界、最美山村、格桑花海、留侯老集、老街旅游街区、火烧店青少年自然成长营等一批特色景区也红火了起来。
产业融合,让贫困户成为旅游商品提供者
“以前割了蜜到处打听买主,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有了‘留坝棒棒蜜\’这个金字招牌,我家的蜜不仅不愁卖了,还卖出了好价钱。”留侯镇桃园铺村74岁的贫困户巫祥顺,想着今年被一抢而光的100多斤土蜂蜜,就乐得合不拢嘴。
“通过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旅游服务业,产业链的拉长使农民直接从一产迈入三产,贫困人口就地实现劳动力转移。”作为旅游扶贫工作的推动者,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有着深刻感受。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农民都能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当中来,留坝县从2014年全力推进旅游业与农业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确定了农业“做特做优”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和良心农业。
目前,已经成功申请并拿回留坝香菇、木耳、土蜂蜜、西洋参、板栗、银杏等六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成为全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最多的县。旅游纪念品种类、销售点分别较2010年增长2.2倍、2.1倍,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让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实现了农产品做特、做优、做品牌的目标。
自立自信,让贫困户成为生态旅游创业者
扶贫易扶志难。如何让贫困户自立、自信是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如今,通过旅游扶贫,启智、立信、主动发展旅游产业的群众越来越多。
“都是自家做的,值不了多少钱,但游客却稀奇着了!”火烧店镇堰坎村60岁的村民马广说。优美的环境和老马朴实的经营之道,让他很快拥有了一大批“回头客”,去年马广收入了7万多元,“老马客栈”成了闻名遐迩的品牌农家乐。
早在2014年,火烧店镇堰坎村村支书何建军率先带领30多户陕南移民搬迁户,组建了水磨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抱团开办起了农家宾馆,兴建果蔬采摘园,举办青少年成长营,合作社每月都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服务、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30多名贫困群众就地成长为有专业技术、有经营管理和营销能力的休闲农业从业者。今年,合作社先后接待各地游客2.5万人次,实现收入430万元。
在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中,一部分贫困户怕担风险、不愿尝试。这部分人怎么帮?留坝县通过反复实践,探索推行“组团式”产业化脱贫新模式。采取以“公司+贫困户”、“协会+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通过能人带头、项目扶持,建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食用菌、养蜂、土鸡、土猪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带动农户2955户,建成省、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县级示范合作社9个,让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致富梦。
去年,留坝被国家旅游总局、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到2015年底,全县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建成各级休闲示范点25个、休闲农业(区)点10个,打造千亩西洋参、万亩干果、百万筒食用菌基地13个,推出向日葵、油菜花、薰衣草、格桑花、芳草坪花谷等休闲农业观光点15处。还成功创建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扶持建设10家示范店,带动发展网店260多家,实现了山区特色农产品与外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十二五”以来,全县已累计为贫困户发放旅游创业贷款1200多万元,帮助4200户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全县90%以上贫困户接受了专门培训,52%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吸引了5000余名外出务工者、留守妇女、当地村民参与其中,1464户4393人在参与旅游中实现了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马洁)今年以来,留坝县围绕1890户4440人脱贫任务,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全方位落实工作措施,确保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该县大力整...
留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留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