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取暖大半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能用上暖气,再也不用生火烧煤了!”家住留坝县城老街70多岁的杨大爷感叹不已。今年冬天,像老杨一样享受这样温暖的县城居民达3000多人,他们是“温暖留坝”集中供热工程的第一批受益群体,彻底告别了空调吹、炉火烤的取暖历史。时刻感知群众冷暖
留坝地处陕南的最北端,平均气温11.1℃,最低温度-16.2℃,冬季平均气温3.6℃。当地群众长期以煤炭和木材为主要取暖燃料,度过5个月漫长冬日。每到冬季,“户户生炉火,处处冒青烟”,不仅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也时有被炉火烫伤甚至引发火灾的事件发生。
2014年1月是该县滑雪场开园以来游客暴增的时段,也是该县气温最低的时节,外地游客在纵享滑雪魅力的同时,也感叹留坝寒冬深夜难眠。如何有效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活方式,做响“全域留坝、四季旅游”品牌?成为该县急需剖解的头等难题。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考察、分析和论证,结合县城已实现天然气气化的实际,将“温暖留坝”集中供热工程列为今年头号民生项目,举全县之力全力实施。
敢为人先打造精品
民生工程不仅投入巨大,更要经得起时间和百姓的检验,这对财力薄弱的小县来讲,更是难上加难。但留坝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决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集中供热。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动,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投入一部分、用户承担一部分”的方式,筹措投资8500多万元,实施此项工程。同时,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升供热效果,所有供热设施均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德国进口新型冷凝式模块燃气炉,实行供热智能操控管理,并将县城区划分为14个供热小区,各供热区互不相连、独立供热,方便维护检修。
该县为实现政府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大力推行政府扶持、企业建设管理的民生工程建设新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将县城区50万平方米的供热统一交由热力公司建设、管理、运营。为弥补企业初期微利运行,县财政给予30%空置费的补贴,帮扶企业长期运营。
为民谋福赢得民心
为了确保群众安得起、用得起,该县除了室外热力管网建设资金每平方米县财政补助75元外,在引进热力公司初期就对供热费提出了“苛刻”限制,让该县用户享受到24小时供暖、每平方米每月6元供热费的国内最低价。
第一批抢先安装暖气的红藤小区居民小张,给热力公司交了7000多元在三个卧室两个客厅安装了36片暖气片,24小时供热让他家的室温持续恒定在18℃到20℃之间。他感叹道:以前烤煤炉也要花1500余元,灰尘大不说,卧室依然冷冰冰,还时常担心孩子被烫伤。现在每月每平方米6元的供热费,103平方米四个月暖气费2500元,县财政补助室外管网建设费这给他省了7000多元,他觉得实惠很划算。目前,该县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800万元,建设供热机房10个,将实现城区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自11月15日开始供热,目前全县3000多人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供热面积设计能力为20万平方米,预计2015年10月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不仅是一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是一项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通过改变群众越冬方式,让老百姓过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让游客在留坝四季都玩的高兴、住的舒心!”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说。余红
新闻推荐
“镇政府给集镇上每户都发了几盆花,让我们认养,有绣球、杜鹃、海棠和茉莉,现在街两边姹紫嫣红,不仅游客看到以后赞不绝口,我们平时自己看到也很赏心悦目。”正在侍弄着门前鲜花的留坝县火烧店镇堰坎村...
留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留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