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新春乍暖还寒,在佛坪县陈家坝镇孔家湾村永安种养殖场里,看着800多只胖乎乎的果子狸蹦上跳下,养殖户何志斌心中暖意融融。
何志斌从小就喜欢小动物,高中毕业后曾养过蛇、大鲵,但一直没能做大规模。2010年,他偶尔听说果子狸在广东销路很好,联想到佛坪也有野生果子狸,且生态环境又好,肯定适合养殖。
何志斌专程前往广州了解行情。得知果子狸是珍贵的毛皮肉兼用型经济动物,肉质鲜嫩可口,毛皮称为“青皮”,是制裘的上等原料,而且人工养殖成本低、效益好,前景很好。他便自购书籍、上网查询,钻研果子狸的养殖技术。
2010年,何志斌在佛坪县陈家坝镇孔家湾村建起60平方米的场房,尝试养殖果子狸30多只,当年就赚了6000元。小试牛刀成功,坚定了何志斌养殖果子狸的决心。
后来,他又四下河南、三上山西拜师求经,全面掌握了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育防疫、选种育种、圈舍搭建等关键技术。几年来,在陈家坝镇政府、信用联社和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何志斌的养殖场扩大到2000平方米,年均养殖果子狸1000多只,出栏二三百只。2012年,还以他为骨干成立了永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他销售果子狸300多只,创收40多万元。
何志斌养果子狸赚了钱,许多村民前来参观请教。何志斌毫不保留地讲授技术、分析市场前景,目前已带动当地两户村民养殖果子狸。
何志斌告诉记者,果子狸当地人称“白眉子”,又叫香狸、花面狸、白鼻狗。人工养殖主要喂玉米、稻谷、红薯、萝卜等,食量很小,养殖成本很低。但果子狸怕湿、怕热、喜阴,对圈舍要求比较高。他多年摸索建造的圈舍架高1米左右,干燥、通风,便于清扫粪便,夏天要盖遮阳网降温,冬天挂草帘保暖。平时,要做好防疫消毒,还要按照不同年龄调配食物,每天天不亮他和妻子就要起床,花费五六个小时把玉米、麦麸、瓜果等三大锅配料煮熟,才够1000多只果子狸一天的饲喂量。每年3-5月小崽出生,还要随时观察、精心照顾,孩子上学都顾不上接送。虽然辛苦,但果子狸一直长势良好、供不应求,去年一只果子狸卖到1000元左右,夫妻俩乐开了花。
“下一步,我打算把场房扩大到3000平方米,增加林麝养殖项目。养更多的果子狸,就能为更多的乡亲提供种狸,我想把技术提供给更多的人,让乡亲们都发果子狸的财,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共同致富!”何志斌设想着他羊年的新愿景。
吴燕峰本报记者陈卫平
新闻推荐
佛坪领导干部上讲台成新年新常态 做到“张口能说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解决”
新年伊始,佛坪县委组织部、农工部、公安局等领导干部又走上讲台,为党员干部讲授中央1号文件、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去年,该县各级党政负责人和班子成员上台讲课396课次,培训干部5056人次,实现党员干...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