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胜奇/摄索云峰/摄
◎王蓬
穿越秦巴大山的古道多沿汉水与嘉陵河谷及众多支流,因而伴着古道诞生的还有众多古代引水灌溉工程,最有代表性的是汉中古代三堰。三堰指的是褒谷山河堰、城固湑水五门堰和杨填堰。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在2017年10月10日,墨西哥召开的第23届国际灌排大会暨国际灌排委第68届执委会上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
汉中地处秦巴山地,溪流众多,仅是有名称的河流便达365条之多。能够撑船摆渡、滋养一方百姓的大河便有:褒河、湑水、酉水河、金水河、濂水河、冷水河、西汉水、傥水河等数十条之多,构成了汉水、嘉陵江两大人体脉络般的庞大水系,是名副其实的水乡。远自秦汉,古代先民便在汉水与支流上进行开发利用,建有100多处堰坝与密如织网的引水渠道,构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据《汉中水利志》统计,直到20世纪50年代,汉中仍有历代大小渠堰七千余条,池塘一万余口,灌溉良田百余万亩。汉中出土的汉代古墓陪葬品中有成套的陶质四合院落、古井、粮仓、水田、池塘,塘中还有鱼、鸭、莲藕之类,震动了文物考古界,表明早在汉代汉中水利设施已是塘渠配套,灌溉与养殖结合,还带动水禽与种植的综合利用。
汉水上游最大支流褒河上的山河堰、城固境内汉水一级支流湑水河上的五门堰和杨填堰最具代表性,修筑时代早,发挥作用大,经历代修葺,立碑建庙,纪事述人,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处古堰首推山河堰。这也和褒河的地理位置相关。褒河古称褒水、山河水,又叫乌龙江。发源于秦岭太白山衙岭,全长175.5公里,接纳了10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3908平方公里,流经太白县、留坝县、汉台区,出谷口约20华里,在汉中、南郑、勉县三县交界处自北向南垂直汇入汉水。由于夹角垂直,所以褒水虽然水量充沛,屡见于史,亦被排出汉水江源之外,盖因我国江河大多由西向东,按“江源为直”原则,两水相交,夹角大的—方即被排除。
褒河年平均径流量达13.8亿立方米。早在汉武帝时,有人建议利用褒水“漕运”。就是把秦岭以南的钱粮赋税利用汉水、褒水、斜水、渭水沟通,像大运河一样运往长安。尽管也曾考虑到褒斜两水上游水小,设想“其间百里以车转”,终因“石湍不可漕”作罢。却发工匠万人整修了褒斜道,说明早在秦汉修筑道路也常伴着水利工程。所以褒水开发利用是情理中事。山河堰的最早记载见北宋欧阳修著《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其中叙述:“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所以山河堰又称萧曹堰,渠首位于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谷口。《宋·山河堰赋》碑载:山河堰盖汉相国酂侯萧何、懿侯曹参之所肇创。南宋绍熙四年夏,大水冲毁堰坝,兴元府主持修复,竣工后由南郑县令晏袤撰《山河堰落成记》镌刻于石门外山崖,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时,凿迁于汉中市博物馆,因其历史文化及书法价值,入列国宝“汉魏石门十三品”。
这也是褒谷第一代水利工程。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利用汉中为北伐大本营,长达八年,六伐曹魏,利用山河堰自流灌溉,获得北伐所需要粮草给养。1964年前后,褒谷口曾出土南宋维修山河堰碑石,经与《汉南续修郡志》对照,认定为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重修山河堰记碑》。碑文对山河堰,也即褒水起源、流量,及从西汉萧曹修堰引水灌溉,历代至南宋对古堰的修葺,及乾道七年修堰的动因、施工、资金来源、效果作用都钩沉叙述得十分清楚。其山河堰碑石如今存汉中市博物馆。
抗战时期,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在褒谷口又组织民众筑坝拦水,设计修筑了褒惠渠,可灌汉中、城固两县农田。为作为抗战后方基地的汉中涌入大量人口,以及大量难民解决了吃饭问题。褒惠渠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褒谷二代水利工程。
1969年国家又投入巨款,在褒谷口筑成气势磅礴的石门大坝,几十里山谷波光粼粼。除发电、养殖之外,再修东西干渠,引水于数县沃野,使汉中这块粮仓愈加殷实。可惜的是,修筑大坝时,恰在动乱年月,弥足珍贵的石门隧道,历代颂扬栈道之功和记石门兴废的摩崖石刻、鸡头关隘,以及褒姒故里尽皆淹没于水中,不能不讲是一大遗憾。
石门水库1969年10月开工,1975年基本建成,是当时中国最高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88米,弧长254米。坝顶海拔高程620米。总库容1.098亿立方米,主要功能是灌溉、发电及防汛。坝体中部开设6个泄洪大孔,每孔宽7米,高8米,总泄洪量4950立方米/秒,靠钢闸门和启闭设施调节。坝体底部设2米见方底孔一个,泄水量128立方米/秒。这在当时居全国之首,也是一大奇迹。
石门水库有东、西、南三条干渠,灌溉农田40多万亩,因而被汉中人民誉为“母亲库”,在汉中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石门大坝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电力汇入西北电网,供电网统一调配。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秦岭南麓湑水出山口处,唐代所修文川古道便曾利用湑水河谷。因渠首并排横列修建五个进水洞故名五门堰。据《唐公车湃水利碑》载:始建于西汉末年,为王莽时代人唐公房创修。龙门寺所藏碑刻对此也有记载。宋代之前,从五门引水至城固斗山,为山所隔,仅灌田数百亩。南宋绍兴年间,县令鲁宗道领众人采用“搭木槽渡引”,才将河水引至斗山以南,可灌田三千亩。元时县令蒲庸,重修五洞,改建石渠,取代木槽,可灌田四万余亩。明弘治五年,汉中府推官兼城固县篆郝晟,以火烧水淬之法,扩修石渠,引水倍增,亦用以泄洪,使设施更加完善。之后不断加固改造,灌溉管理得法,面积扩大至达五万余亩。目前,五门堰仍然灌溉农田一万一千余亩,惠泽三万六千余百人。
另一古堰杨填堰也位于湑水河,宋代以前称张良渠。清嘉庆《汉中府志》记载:该堰截湑水河中流,垒石为堰,引水浇田。宋代知洋州开国侯杨从仪曾大加修浚。宋乾道五年杨从仪墓志铭载:知洋州时,葺筑杨填堰,大兴水利,溉洋州、城固农田五千顷。民得其利,故名杨填堰。此堰因涉汉中城固、洋县两地灌溉,常因争水发生纠纷。清康熙年间,为解决纠纷,汉中知府滕天绶主持制定了“分工约”和“分水约”,按照权益规定用水和筹工按“城三洋七”的比例分配。灌城固田七千亩、洋县田一万八千亩。直到现在,杨填古堰依然发挥作用,灌溉面积达一万一千五百亩。在杨填堰灌溉的原野上耸立着几个高大的土墩,当地群众称之为“野狐冢”,每个高约15米,有五层楼高,人工土明显,有称土墩曾有七个,与北斗七星相关,是古代先民观象台。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但在距冢不到一里的宝山挖出大量商周时期青铜器,至少说明这一带早在商周便人烟辐辏,否则不可筑就巨大的土墩。
汉中古代三堰的兴建,不仅在汉中水利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还产生多处文化遗存与灌区特有水乡景观。百姓习惯奉最早的修建者和对灌区有贡献的官员为水神,世代纪念。山河堰灌区有多处萧曹祠,既是祭祀创建者萧何、曹参的地方,也是管理者议事和举行庆典的场所。五门堰把修堰有功的四位县令的雕像塑在堰首龙门寺大殿内,每年清明节前都要举行破土开水节,百姓纷至沓来,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修复杨填堰的杨从仪,也被后人尊为水神,他的墓就修在城固县丁家村渠堰旁,默默守护着这条他曾经呕心沥血的灌渠。洋县百姓还为他在堰渠旁立祠,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崔广宏张恒)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即将到来,6月11日,城固县招生办对该县某中学九年级脑瘫考生提出的延长考试...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