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焕焕
丁酉年冬至,天气异常寒冷,我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整理着汉中市非遗数据资料,不觉已到下班时间。刚出办公室门,就看到一位大约70岁左右的老人在楼道徘徊,他看我出来,走到我身边很客气地问我:“赵蓉老师在哪个办公室?”刚好我们一个办公室,我就把老人带到办公室。
他手里拿着本杂志,据说上面刊登了他写的快板。这一趟他是专门找赵蓉老师帮他看的,不巧的是赵蓉老师刚刚出去。我给老人取了笔和纸,让他把东西留在赵老师桌上,并留下字条。经过交谈,我才知道,老人叫王世民,是城固上元观人,爱好写作,是汉中市作协会员,他参加了这次市群艺馆在镇巴举办的文学戏剧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镇巴县《山之魂》杂志准备为这期培训班发一辑专栏,鼓励学员们积极创作,老人把这个事情铭记在心。
他早上八点多就出发了,骑电瓶车来的,说到这,老人轻松地说:“也没多远,不到两个小时。”我很是吃惊,数九的天气,冬日里的寒风刺骨。无法想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是如何能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从早上八点多开始骑着电瓶车,一路赶到汉中,找到我们单位,是什么样的信念能让他在这冬日的早晨冒着冷风行驶了近两个小时。看到他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或许已经冻麻木了吧。
看到师科长,他很激动,颤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稿纸,兴奋地说:“我的散文写好了,你帮我看看,看能行不?”一脸的真诚与期待。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心酸,更多的是心疼,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父亲,他拿着自己写的材料去相关部门的场景。真真体会到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来每句话都不是空想而来的,也许这也是人心底一块柔软的地方吧。
在这电子科技基本普及的时代,能够工工整整在稿纸上写文章的已经不多了,他能如此工整的写这么几页,字迹清晰,干净整洁,不知道反复抄了多少次。我仿佛能看到老人在灯光下揉搓着双眼,稿纸撕了再写、写了再撕的场景。老人说,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曾写信请教过陕西作家柳青并且收到回信,他说按着柳青的指点他还确实发表了几篇文章,说到这他满脸的自豪。
在那个信息还不够发达,联系基本靠书信的年代,老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向他人请教的态度让人敬佩。也许他给很多作家都写过信,也许很多信发出之后就没有了下文……我们能够想象,一封信发出之后期盼收到回信的焦急与踌躇;迟迟收不到回信的失望与落寞;收到信之后的欣喜与激动……王世民老人他并不是什么文学名家,可是老人在创作时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文学的尊重值得我们学习、敬重。
对信念的守望,对文学的热爱,对写作的钟情,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老人在一个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依然笔耕不断,经受这一份清贫。也许老人并不觉苦,写作时他能够沉浸在文章的情境中……愿老人永远有这份热爱生活、钟情写作的情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肖永庆)近日,城固民警在警犬协助下,快速破获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当日凌晨1时许,城固县城北五郎庙通往高铁站的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驾车逃逸,受害人送医后不治身亡。城固县交警...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