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内首个离岛免税店在三亚首日试运营,超万名游客拥进免税店,抢购化妆品、包包、手表等奢侈品,化妆品三小时被抢光。
很巧合的是,游客在海南抢购免税商品的同一天,国内个税免征额拟从2000元调至3000元。虽然海南实行离岛免税的初衷是刺激旅游,但抢购事件的喻义和个税调整一样,充分说明国内税收负担沉重而不合理。
个税调整意在公平税负,减轻民众生活负担,毕竟让中低收入者承担个税的65%,太不合理。但应当看到,国内个税只占税收总收入的极小部分,2010年只占6.6%,真正占大头的是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商品税,占去年全年税收总额的69.5%。那么,靠个税减轻民众负担,实为梦想。只是个税是直接税,免征额变化直接影响民众税负感受,才这么引人注目。
而国内商品税多是间接税,隐含在每件商品中,消费者喝水、吃饭、乘车、消费每件商品,都在缴税,消费越多,纳税越多,购买商品时其实就在缴税。只是大家只看到价格贵贱,看不到具体上税多少,因此对税负没有直接感受。
海南离岛免税店被“抢”,原因在于免税商品比市场上同类商品便宜近1/3,可见税负多么沉重。这些商品多为进口商品,免除的多是进口税和关税。但事实上,不仅进口商品比国外贵,国货在国内也比国外贵,许多人出国后大量购买国货就是证明。这几天有消息说,国内一流商品出口国外,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不够完整,应当是“质高价廉”商品都出口国外。
因此,免税店“遭抢”事件值得深思。这起事件的启示是,减税会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减轻税赋势在必行。国内近年来苦于内需不足,对国外市场依赖严重,如果减税,民众消费热情高涨,内需自然振兴。如此,则减税比花数万亿元搞经济刺激政策划算,还没有通胀、财政等负面作用。
税收本来就有激励作用,过高的税不仅抑制生产,也抑制消费,最终让财富蛋糕越变越小,让社会共同福利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税收痛苦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那么,为企业减税,为消费者减税,既是减轻民众生存压力的手段,也是让经济产生活力的有效手段。
国家计划“十二五”期间力争职工工资增长翻番。其实职工工资能否翻番,要看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整体经济形势,毕竟政府不能直接命令企业给职工涨工资。通过合理的减税,一方面让民众消费时少花钱,相当于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减税刺激企业将财富蛋糕做大,为实现民众收入倍增,实现藏富于民创造条件。
新闻推荐
4月16日,由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联合主办,深圳非凡医疗美容医院全程独家支持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筹备会在深圳迎宾馆隆重举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与美容学分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