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青花瓷盒里,淡粉的胭脂甜香诱人;朴素的梅花小铁盒里,乳白的润肤膏细腻润滑;简单的透明瓶中,鹅黄的护发素芬芳扑鼻…… 在成都外曹家巷菜市场附近,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里只卖老牌国产护肤品。
百雀羚、宫灯、咏梅、蜂花、美加净、郁美净……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寻访到这家小店。这些在我们的记忆里,或者说是我们的妈妈、奶奶用过的护肤品,在白领中又悄然兴起。
一份痴迷:
转三趟车来买老掉牙的“香香”
外曹家巷有一间不大的铺面,门头挂着一块“国货护肤”招牌。店内的旧款海报上,一对姐妹花露出微笑,仿佛回到了旧上海。昨日中午,27岁的张玲(化名)从五桂桥的家里出发,糊里糊涂地转了3趟公交车,步行10分钟,才寻觅到这里。
张玲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员工,她是要来淘一个叫“万紫千红”润肤脂的小玩意。她说,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冬天,妈妈总会拿出一件宝贝,在她开裂的小手上轻轻抹上一层,细细滑滑的,小手很快就不疼了。那宝贝叫什么,她当时并不知道,只隐约记得是一个红色的小铁盒。
再次见到这个小铁盒,是在一位女同事的包里。此前,她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个小玩意。“我是在外曹家巷小店买的,你也去看看噻。”她决定周末前来“淘宝”。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宫灯”“咏梅”;70年代盛行的“友谊雪花膏”“香海百花香水”;80年代流行的“宝宝霜”“蛤蜊油”……在这家店里,各种各样的老商品琳琅满目,最贵的单品也没有超过200元,张玲所要寻找的“万紫千红润肤脂”,价格是3块钱。
尽管家里还摆着几千元的大牌护肤品,但国货热情一上来就不可收拾,张玲很快选购一大堆产品:黄芪霜、片仔癀、郁美净……“全都是老掉牙的东西,50元钱都不到。”她说,“我周围好多同事,都是国货和大牌混搭用的,时尚得很。”
一家小店:
只卖廉价的老牌国产护肤品
小店的老板陶女士54岁,她说:“从年轻到现在,我坚持用了一辈子国货。”
2010年9月,陶女士的女婿去上海等地出差,出于好奇,买了7000多元的国货护肤品给女儿试用。“我女儿是一名空姐,对这些国货的效果很是惊讶,带动了身边不少的同事购买。”
同时,一看到这些老牌护肤品,陶女士对童年的记忆也被唤醒。“我的妈妈喜爱国货护肤品,每到冬天,一定会用雅霜,亲手给我擦脸。”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再次见到这些熟悉的东西,陶女士觉得儿时温暖的感觉又回来了。于是,她便萌生了开一家国货护肤品店的想法。
为了寻找货源,半年里,她和女婿多次去上海、北京等地的一些国货老厂。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黄底蓝边铁盒子、白瓶子,都被从各个厂家的犄角旮旯搜了出来。
面对顾客,陶女士总是愿意分享她的护肤经验:“要我说,这些国货化妆品除了香气比较浓郁,包装不及大牌洋货好,性能上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她还称,“我这里的客人,从15岁到60多岁的都有,90%以上都是回头客”。
一些改变
除了大牌 她们也用老牌国货
记者调查发现,网购老牌国产化妆品也悄然兴起。四川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称,读大学时,她用的是国外化妆品。如今读研究生了,她也开始在网上购买老牌国产化妆品,问及原因,她说,老牌化妆品口碑好,效果和国外化妆品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她们寝室4个人,有两个人在用国产化妆品。现在,她基本上是老牌国产化妆品和国外大牌化妆品混搭起来用。此外,她隔壁寝室也有两名研究生在使用老牌国产化妆品。
这些宝贝你还记得吗?
宝贝一:19年前的亮粉香艳如初
“闻闻看,香不香?”陶女士神秘地拿出一个盒子,里面的淡红色散粉,散发出幽幽清香。说明书上的内容显示,这是一盒天津日化生产的万紫千红·高级亮粉,产于1992年,保质期2年。 当时,这盒亮粉摆在厂家的陈列架上,经过多番恳谈,厂家终于同意“割爱”,将这件宝贝无偿送给了陶女士。
不少年轻人都想高价购买这件“古董”,有人甚至抛出5000元的高价。不过,陶女士都没答应:“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为了这盒亮粉,陶女士的女婿多次去天津,试图找到当年参与制作的师傅。不过,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这个亮粉的秘方,也许就成为了一个谜。
宝贝二:谢馥春鸭蛋粉 38元
鸭蛋粉?这可不是吃的,是货真价实的化妆品!“扬州出美人,源自谢馥春。”经典的老包装,整个粉犹如一个鸭蛋,伴有淡淡香味。谢馥春,百年老店,创于清道光十年。曾经为清廷贡粉,百姓冠称“宫粉”。
宝贝三:咏梅奶液 3.5元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如此包装的化妆品?葫芦形状的玻璃瓶,粉红的膏体。再一问价格,竟然只有几元钱?没错,这就是咏梅奶液。作为经典国货,三十多年来价格不变,三十多年来包装纯朴不变。
宝贝四:宫灯杏仁蜜 5元
淡淡的杏仁香味,朴实无华的包装……宫灯从未打广告,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知名度,曾被网友评为“27款网络高人气国产护肤品”。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宫灯杏仁蜜的配方一直属于机密。
宝贝五:百雀羚 3元
还记得这样一个铁盒吗?扁扁的深蓝色圆盒上,绘满各种五彩的鸟,里面是银白铝箔盖着的白色膏体,不用凑近就可以闻到一股浓厚的甜香。对,它叫百雀羚。
百雀羚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种浓郁而有些霸道的气息让人无法忘记,即便只涂抹指甲盖那么大一点,香气也依旧那么丰腴,一旦散发开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成都商报记者 王蓟 摄影 张建
相关链接
中国老牌护肤品的兴衰史
上世纪60至80年代:三四十年前,只要几元钱就可以买到当时时兴的化妆品,蜂花、百雀羚……这些老牌日化品牌当年可谓红透大江南北。
2000年前后:随着一些国际大牌纷纷抢滩登陆,曾经经典的本土日化品牌逐渐在大型商场和超市里淡出,大牌化妆品抢占了大半壁江山,商场专柜几乎成了这些国外化妆品的天下,本土化妆品生存日益艰难,逐渐淡出市场。
最近几年:趁着国货复兴的热潮和网络购物的兴起,随着70后和80后长大成人,或为人父母,她们开始怀旧,2元一瓶的杏仁蜜面霜,3元一袋的黄芪霜,8.5元一支的眼霜……一度沉静的国产化妆品,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和口口相传,又悄然在消费者中火了起来。
后记:
怀旧与物美价廉
据《2010中国互联网用户网络购物行动及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价廉”观念深入人心,七成以上的消费者因“物美价廉”选择网购。
一位著名的护肤专家谈及此事时说:“一方面,一些洋货护肤品,并非都像宣扬的那样好;另一方面,护肤品的成分应当遵守尽可能简略的原则,国产护肤品相对来说成分更简略,所以好用。”正因为如此,这些怀旧经典的“祖母级护肤品”悄然兴起,抢占失去的市场。
新闻推荐
自2010年6月17日起“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国家标准中全成分标识要求开始实施,企业进口化妆品报检时须提供标注全成分的中文标签。为确保标准实施后,进口化妆品的报检工作能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