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者还是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依旧会成为中国的一大经济挑战,因为中国正致力于改造其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并重新定义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澳媒:家族企业传承危机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家族企业接班问题将是中国经济一大挑战
澳大利亚电子杂志《商业观察者》11月20日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既不是由于地方债务日益增加,也不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迅速下滑,而是源于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
文章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再平衡阶段。在许多观察家看来,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似乎无伤大雅。然而事实上,对中国经济而言,这一问题却迫在眉睫,亟待解决。那么,家族传承到底为何如此举足轻重呢?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存在着不少错误看法。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从打破误解入手。"文章称。
作者援引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估算称,私营企业在中国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几十年前取缔私企时的零跃升到三分之二。
文章称,中国的官方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中国有近4000万家私营企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产值则仅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其中,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而国有企业在该领域总产值中仅占20%。
“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它们经营成功,但与此同时,又都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这一现象在家族企业界可谓空前。所有私营企业都创办于30多年前,那时的中国刚开始拨乱反正,转而开展市场化改革。当年那些敢于下海经商的老一辈企业家们现在都快到退休的年纪了。"作者写道。
文章提到,“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是一家高档俱乐部,只有中国最有钱有势的私营企业界大亨的子女,才能成为其会员。该俱乐部旗下办有《接力》杂志。据《接力》所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显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家族企业将面临传承危机。家族企业中仅有8%已成功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目前,私营企业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但随着工资迅速上涨,这种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私企主导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被迫转型时,传承危机就会爆发。"作者认为。
其中,方太集团是中国著名厨具生产商,其董事长茅理翔先生警告称,传承危机的破坏力比全球金融危机更强。
文章同时指出,无论在哪,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从来都是难题。而在中国,这一问题就更为敏感了,因为第一代企业家和他们子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中国老一辈企业家几乎都是从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那时候物资匮乏。他们中很多人为了所谓的 再教育 ,下乡忍饥挨饿,挺过艰难的岁月。而这些早期企业家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式教育,他们的成功全凭其十足的干劲儿、敏锐的洞察力及满腔的创业精神。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这些企业家的子女中,88%拥有大学学历,52%曾出国深造,包括在一些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及伦敦经济学院就读。"
作者写道:“说来也有趣,海外留过学的富二代时常会与其父辈就企业管理产生摩擦。年轻一代热衷于把先进的西方管理体制引入自家企业,而这有悖于父辈的期许。子女们力图将企业现代化,却往往被怀疑,因为父辈们坚信,西方许多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是行不通的。"
此外,第一代企业家们在经营时所秉承的价值体系,与其子女大相径庭,毕竟年轻一代从未经历过贫穷。很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富二代不屑于结交政府官员,而这恰恰是中国商业界立足之必需。
作者举例称,娃哈哈集团市值数十亿美元,其董事长的独生女、继承人宗馥莉就公开针砭过中国时弊。她告诉《卫报》:“我觉得,中国人丧失了灵魂。"两天后,最有权力的业界大亨宗庆后在媒体面前批评了自己的女儿,表示宗馥莉从小受外国文化影响,对中国现状不甚了解。
这种交接班问题在制造业尤为明显。不少出国深造过的年轻人舍弃制造业,而更愿意在金融及其他“酷炫"的产业领域寻求机遇。据《接力》杂志估计,父辈从事制造业的子女中有65%以上的人,都不愿意再继续从事这一产业。
文章指出,如果由家族企业主导的制造业没有足够的继承人来传承其事业,那么这将会发展成一个大问题,而且会在经济范畴内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前景也并非无望。还是有第二代企业家能够挑起大梁,应对经营家族企业的挑战。
新闻推荐:
新闻推荐
昨天,安徽合肥51岁的钱名春给本报帮助热线打来电话称:他的女儿今年24岁,来大连之前自己开店卖 化妆品 。后来经营不善赔了钱,心里不太舒服,一直希望把赔的钱挣回来。来连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