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殿堂级徒步路线:越城岭真宝顶———宝鼎岭(南宝鼎)穿越,著名的西延古道大帽岭主线、宝鼎支线、打狗岭支线等就位于这条山脉的两山之间
徒步者的天堂———宝鼎岭,宝鼎支线高达1900米,是华南海拔最高的古道
宝鼎支线从开始犹如登天楼梯,每走一步都让人惊心动魄
打狗岭支线南洞松木冲风雨桥
大帽岭官道古拱门
□盘海波文/摄
南岭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山脉和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也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横亘在湘桂、湘粤、赣粤之间,向东延伸至闽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主要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而五岭中,越城岭为最雄伟高大的山脉,也是中国南部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越城岭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位于中国广西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越城岭山脉呈北东-西南30度走向,长200公里,越城岭山系之主脉为越城岭山脉,大部分处于资源与全州两县交界线上。而西延古道正是位于这条越城岭山脉之间,是古时连通全州与资源的交通要道。
西延古为楚地,是广西资源县设立前的旧称,秦属长沙郡,称扶彝苗地,后属零陵郡。宋初始称西延,属全州辖地,据《宋史》记载,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柳开到全州任知州时,招抚西延瑶民粟氏,办理户籍田土,收纳粮赋,并将扶彝苗地纳入版图。扶彝苗地因地处全州之西,故名西延。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西延随全州划归广西桂林府辖。明洪武七年西延设巡检司,清雍正七年西延巡检司裁撤,设全州西延理苗分州,置州同,乾隆六年将分州署从钟楼底移驻大埠头,并建分州署衙。而西延古道就是旧时全州通往资源的古道。西延古道支线众多,主要由大帽岭官道及宝鼎、打狗岭、三清界等支线组成,西延古道最有名的当属宝鼎支线与大帽岭主线。这两条古道不仅风景秀丽、古迹众多,还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记载,尤其是宝鼎支线,海拨高达1900米,是岭南地区海拨最高的、风景最秀丽的古道。而青坪界支线、三千(清)界支线、爱(打)鸟界支线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古道,红军在这些古道留下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据《西延轶志》记载:“(大帽岭官道)高峰层出、路极险隘、上岭下岭四十里,山下水流四合、资溉甚多,自大埠头至州必由之路”。即当时资源通向全州的主要道路。大帽岭官道清时建有庵院,《西延轶志》对大帽岭官道的选址及庵院修建的原由都有详细的记载,以下为《西延轶志》中《创建大帽岭庵院记》(蒋嘉铨)碑记内容:
(大帽岭)自牛塘岭折而北,叠嶂崇峦,直抵衡岳,西延之与州隔皆此山也。宜乡通州之路,曰三清界、青皮界;万二通州之路,曰打狗岭、葛头坪;分署及长乡通州之路有三:宝鼎在其南,峻甚,舆马难之,小帽岭在其北,又稍远,故大帽岭为最便。自来古树樛结、萝蔓丛深,积冬雪至二三月犹皑皑白,蒸以岚之气,非秋夏久晴不见天日,而虎豹熊罴、牦牛蛇虺之属窟穴游弈,蹯错迂于道,猿猱怪鸟之啼声闻于远近,上下距两山麓四十里无烟火,商贩迹绝,财货不通。凡遇紧急事及乡人输赋于州者,须结伴数十人,持器械、蒙雾露、劈荆榛,负勇者导前以备与猛兽格,尽日之力至岭底而后止,故临行多惴惴有难色。今山木日辟,行者亦众,其巅平夷之区可以治午餐,而信宿惧旅店之不足经久也。佥议筑数庵,买田给僧守之。于是凡三处,正中天顺庵,大埠头建;其东碧落庵,石溪浦田建;其西则予家之紫云庵也。
据《全州志》(虞世熙修,中华民国24年版)记载:“大帽岭,一名大茅岭,一名达帽岭,一名达摩岭,去城九十里。其下水流四合,资溉甚多。”西延古道主干线(官道)则以大帽岭命名,路线为:大埠头(今资源县城)———九拱桥———同禾———上梁(现已被宝鼎水库淹没)———黄泥田———半山里———大帽岭———拱桥头———山川———才湾———全州。古时,商贾趋利,官员就任,多是行走在这条道路上,因此,从古到今有不少诗人描写这条古道,这是选自《西延轶志》清朝诗人的其中二篇:
过达摩岭(大帽岭)(单捷)
深山鸟道客行稀,一望苍茫如翠微。
恍似凌空来上界,真疑仰首捧晴晖。
悬崖瀑布流千仞,当路古松大十围。
说与乡人浑不信,满身常带白云归。
游达摩岭(谢麟书)
达摩岭欲与天齐,下界山川放眼低。
洞有猿猱扪险壁,石如虎豹瞰危溪。
泉声澎湃随风涌,云气空蒙向日迷。
今我振衣游绝顶,开怀坐对晚霞西。
明朝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粤西游日记》中对大帽岭古道也有过记载:“坪侧大瀑破山西向出,势甚雄伟;下为大溪,西北合陈墓源出口。下午,东南上一岭,误东往大帽岭道。”当年,徐霞客由西延古道打狗岭支线上到华南第二峰:越城岭真(金)宝顶的,他一路翻山越岭进行了长达8天的越城岭考查,并沿西延古道上到宝鼎岭的。这是他在西延古道打狗岭支线的一些记载:“〔闻南洞北五里洞尽,可由四川岭达宝顶。〕有一僧同行,曰:‘四川路已没,须从打狗岭上,至大竹坪而登,始有路。’遂随之行。由溪桥度而西上岭,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极。共三十里至打狗凹,已暮,宿于兴龙庵,〔庵北高岭即金宝顶也。〕”
徐霞客对西延古道记载最详细的当属宝鼎支线,宝鼎支线可以说是岭南地区海拨最高、风景最秀丽的古道,也是最古老的西延古道。资源县(西延)在宋代以前为扶彝苗地,唐代至德初年,全真和尚在全州湘山创办净土院。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诏汰僧尼,他避大劫,爬上到全州资源交界的宝鼎岭(海拔1926米)修建宝鼎寺,弘扬佛法,寿佛爷全真和尚在宝鼎寺潜修期间,宝鼎寺香火旺盛,史书说“朝拜者因而家焉”,这些朝拜者大约就是迁居西延最早的人家。所以,当年的西延先人大多通过宝鼎古道迁入西延定居的。如今在全州与资源的很多地方都流传寿佛爷全真和尚的典故。
西延古道宝鼎岭路线为:大埠头(今资源县城)———九拱桥———同禾———上梁(现已被宝鼎水库淹没)———黄泥田———金竹坪———宝鼎岭———五福(小溪源)———山川———才湾———全州。往宝鼎到全州还有一条水路:宝鼎岭———茶源头———田心村———才湾———赵家———全州。如今,宝鼎岭是户外徒步者的天堂,从全州新村沿西延古道上宝鼎岭是每位朝圣者的苦旅,每年的五月中旬,宝鼎岭的鲜花、云海、日月同辉、还有沿途的八大景观,不仅让每位徒步者在超越自我的同时,享受到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宝鼎的八大景观为:1.五福湖2.梯级瀑布3.苦练庵4.阴船石5.白云洞天6.关圣殿7.圣水洞8.极顶眺望。当年,徐霞客正是从这条古道结束越城岭考查前往兴安界首的,这里节选徐霞客对这条古道景观的记载:
十八日晨餐后,别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余,则路旁峭石分列,置悬级出其间,是为天门。门外有耸石立路右,名金刚石,上大书“白云洞天”。从此历磴而下,危峭逾于西路。西庵之名快乐,岂亦以路之坦耶!又四里,过题龙庵,〔庵北向。〕先是,从观音静室遥见两人入箐棘中,问云知为掘青暑者,而不辩其为何。过题龙庵,又见两人以线络负四枚,形如小猪而肥甚,当即竹鼦也。笋根稚子。今姑见之矣。大者斤许,小者半斤,索价每头二分,但活而有声,不便筐负,乃听而去。盖山中三小珍:黄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尝,而无奈其活不能携,况此时笋过而肥,且地有观音美笋,其味未必他处所能及。东下里许,南望那叉山飞瀑悬空而坠。〔先从宝顶即窥见,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东下五里,左渡小溪,深竹中有寺寂然,则苦炼庵。〔庵南向,左右各一溪自后来绕,而右溪较大,桥横其上,水从西南山腋透壁下。〕从庵前东南渡桥南上岭,〔其地竹甚大,路始分东西岐。〕从西岐下,〔始见那叉瀑北挂层崖,苦炼溪亦透空悬壑,与那叉大小高下势相颉颃。然苦炼近在对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见其捣壑势;其下山环成城,瀑垂其中,出西壁,与那叉东大溪合而东南去。〕见西峡中又一瀑如线,透山而下,连泄九层,虽细而甚长。
遥想当年,一群群挑柴担货的山民、一队队运货的马帮以及商贾趋利、官员就任无数次走过、踏过石板铺设的西延古道,他们心怀希望,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悲怆苦难的岁月。如今,古道虽已失去了昔日作为交通要道的功能,但古道文化的历史犹存,岁月的风霜可以让青苔爬满古道石阶,但无法抹去它曾经的光辉岁月!用清诗人谢麟书的宝鼎古道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古寺云深接上方,峰回路转拟羊肠。
崇林莫辨菩提树,野草偏多夜合香。
夙慕名山传宝鼎,今瞻寿佛礼空王。
尘鞅到此能忘倦,暂解金鞍息道旁。
新闻推荐
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上课时,莫锦辉老师只能站上长凳在黑板上板书。?莫锦辉在讲台上收集学生们的资料。?莫锦辉帮助学生整...
资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