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资源 > 正文

资源河灯节:资江上漂过千百年的美好祈愿

来源:桂林日报 2019-09-17 09:38   https://www.yybnet.net/

资源县第二十四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万人共赏“灯海烟花耀资江”的壮观景象。(资料图片)

河灯漂放前,资源河灯制作项目自治区级传承人俸文顺在给大型河灯补色。记者汤世亮摄

核心阅读

相传,资源放河灯的习俗起源于资源县城合浦街。自古以来,资江就是沟通湘桂的重要通道,而合浦街是湘桂往来客商的集散地。唐宋年间,资江船运繁忙。船夫出行前,为祈求平安,在资江上漂放河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便成了当地群众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晚自发在资江边放河灯的习俗。1995年,资源县政府将当地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河灯节和烟竹山歌节合二为一。通过连续多年举办资源河灯节,资源河灯节这一传承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成为了资源旅游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资源河灯节入选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曾治云

“古来滔滔资江水,月半歌节放河灯;山歌阵阵表心迹,河灯盏盏祈太平”,伴着婉转的山歌,资江九龙灯齐明,盏盏河灯次第点亮漂放,一时间银河仙境坠入资江。千鱼戏水,喜迎嘉宾;百鸟朝凤,莺歌燕舞;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万盏河灯载着祝福缓缓前行,25分钟内共漂放了16800盏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的流光溢彩。

这是今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晚资源河灯歌节重头戏———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丽场景。

小小河灯在资江漂放了千百年

9月11日下午,家住资源镇石溪村的俸文顺正在忙着粉刷新建的房子。尽管今年的资源河灯节已过去一个月了,但俸文顺家里满地堆放的制作河灯留下来的材料依然能让人想起当时几十号人赶制河灯的繁忙场景。“每年资源河灯节要漂放大大小小的河灯上万盏,其中大部分都是我承接制作的。”俸文顺说。

今年62岁的俸文顺是资源当地有名的河灯制作老艺人,也是目前资源河灯制作唯一的自治区级传承人。据了解,俸文顺出生于当地有名的河灯制作世家,其父亲俸寿青自小就跟随爷爷学做河灯。由于俸文顺的家乡盛产竹子,俸文顺从小就喜欢利用竹子编织竹工艺品,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河灯。“你别看我们现在漂放的河灯品种多样,过去做的河灯都比较简单,技艺粗糙。”俸文顺告诉记者,最早的河灯叫糠灯,灯盏用糠皮蒸制而成,灯芯是莲梗与油和米麸粘制成的。后来又有了“敬神灯”“莲花灯”“粽子灯”三种。“敬神灯”以四根灯柱打成一个框架,四面糊上透光皮纸,纸上写着各种祈愿的吉祥话。“莲花灯”则以剪成莲花状的彩纸糊于碗周,似盛开的莲花。“粽子灯”是用“禾蔸纸”将松脂碎渣包成粽子状,再固定在木板上。过去,制作河灯的原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据俸文顺介绍,除了制作河灯框架采用本地的竹子和粽叶外,连染色的材料也是采自大山里的植物色素。“红色我们基本都是用鸡血藤,黄色是用黄栀子,而玫瑰色则用土人参。”俸文顺说。

1949年以后,河灯逐渐得到丰富完善,有“龙凤灯”“走马灯”“罗汉灯”“八角灯”“宫灯”等种类。而那些大型的、惟妙惟肖的动物河灯都是1995年资源举办首届河灯歌节以后才出现的。“过去,漂放河灯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祈福许愿,本地人没怎么考虑河灯的观赏价值。所以,一般的河灯制作相对都比较简单,制作手艺要求也不是很高。”俸文顺告诉记者,做一盏普通的小河灯只需四五小时,而制作一盏七八米长的龙形河灯需要四五天的时间。“粽子灯等简单的河灯都是有模型的,而大型的神仙古怪、十二生肖河灯之前根本没有人做过,有的造型连见都没见过的,只能靠自己的想象。”俸文顺说,为了做好大型河灯,他经常看《动物世界》一类的电视节目,将各种动物的体型、神态记在脑海里。有些遗憾的是,据俸文顺介绍,目前在资源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大型动物河灯的手艺人已屈指可数了。

至于资源河灯节究竟起始于何时,俸文顺说如今已无法考究,在老人们口口相传中,最早从湖南迁徙至资源合浦街居住的居民是最早漂放河灯的。据资源县志记载,在湘桂铁路开通前,资江是连接桂北与湖南的交通大动脉,早在唐宋时期,所有商贸活动均以水路进行。终年往返奔波于资水之上的商贾船家及水手排工,因水急浪高,常有舟覆人亡的事故发生。每当农历七月半中元节,人们都会自发地为葬身资江的冤魂做道场超度。末了放几盏河灯,一来表示对亡者的祭奠,二来也求自身避邪消灾,万事大吉。日久演绎成俗。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湖南商人在距县城两公里处的合浦街兴建了一座占地6亩、规模宏大的湖南会馆。自此,湖南会馆每年自公产或民间捐款中拨出专门经费,于农历七月半期间延请本地或外地名道高僧,高搭法坛,做水陆道场(也称“盂兰盆会”),超度水陆亡魂。中元节夜晚,由会馆统一组织民众漂放河灯。经过上百年的延续传承,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的前几天,人们将先人的亡魂接回来,一日三餐供有丰富的祭品,直到农历十四日晚将先人们送回。人们恐其先人找不着回家的路,便点亮盏盏河灯照亮先人们回家的路。渐渐地,便形成了在中元节期间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的习俗。

连续20多年举办河灯歌节,古老民俗文化散发新的光彩

资源河灯节虽然传承了千百年,但真正让其焕发新的光彩,成为资源旅游一张极具分量的文化名片的,还是在资源举办首届河灯歌节以后。

据资源县文化馆馆长蒋为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资源的河灯制作技艺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受“文革”影响,河灯节被迫中断长达数十年之久,制作河灯的民间艺人出现了断层,承载资源河灯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湖南会馆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建桥被拆毁。虽然当地老百姓仍保留着中元节制作河灯、漂放河灯的习俗,但昔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观景象却在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出现。

“资源河灯节传承了千百年,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有资源本地人生活习俗的特点,呈现了资江流域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本地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制作精美的河灯,也极具艺术观赏价值。这么好的一个文化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衰落了。”蒋为昆说。蒋为昆的观点代表了资源大多数人的想法。传承和保护河灯节文化很快被写入了资源县政府工作报告。就这样,到了1995年,首届资源河灯歌节举办,将源于湘楚文化的河灯节与当地苗族七月半歌节相融合,形成了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

与河灯节一样,七月半歌节也是资源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据了解,歌节起源于五排地区(包括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两水苗族乡烟竹村。宋代,杨氏苗族为避兵乱迁居烟竹村,垦荒开地,子孙日渐兴旺。苗族人民性喜唱山歌自娱。每年农历七月半祭祀先祖之际,苗民聚集村头地角,对歌取乐,年轻男女则借歌传情,渐渐约定成俗。五排四村八寨各族民众得知烟竹有歌会,也自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日久成了烟竹歌节。

1995年,资源县将这两个时序相同、有广泛群众参与性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合二为一,整合为“七月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每到农历七月半,资江两岸家家户户糊河灯、捻灯芯,热闹的场景堪比除夕。夜幕降临,资源县城八角亭至风雨桥河段被围得水泄不通,各族民众及游客云集于此,参与古老的漂放河灯仪式。近年来,随着资源县城北新区的繁荣兴盛,河灯歌节也搬到新区资江河段举行。每年河灯歌节漂放河灯的夜晚,资源县都是万人空巷。伴着悠扬的山歌,人们将一盏盏色彩艳丽的河灯沿江漂放,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祈祷先人庇佑子孙。由于放灯人的祈愿不同,所放的河灯也是五花八门。生意人的聚财灯、年轻人的事业灯、情侣的爱情灯、学子的智慧灯、老年人的延寿灯,无一不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1995年至今,资源河灯歌节已举办了25届。现在,以唱山歌、放河灯、新时代文艺演出为主要内涵的资源河灯歌节渐成规模,形成了一个以祭祖、祈福、商贸、民娱和讴歌新时代等内容为主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品牌。2004年,资源河灯歌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活动之一,2008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资源河灯节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以保护,资源镇石溪村河灯制作人俸文顺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去年8月24日晚,资源400人在10分钟内漂放15600余盏河灯,创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纪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资源县“两节”新推出常态化河灯祈福活动,满足游客漂放河灯、祈福许愿的需求;打造了《河灯谣》小剧场演艺活动;引进了乘飞艇空中观资江、八角寨项目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做好资源县民俗传统文化传承,吸引了国内外20多万游客前往观赏和游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6%。

为了延续河灯歌节民俗传统文化,从2014年起,“资源县河灯民俗文化协会”承担起传承和挖掘河灯歌节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工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的模式办节庆。资源县居住着苗、瑶、汉等多个民族,充分吸收各民族特色,形成五排地区的特有文化,有效结合民族文化与当地文化,展示出它的包容性,孕育出新的民俗文化。资源县河灯歌节正是在“山歌节”与“河灯节”的结合下发展而成,而资源也将以包容的姿态,与世界交融。

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河灯歌节,资源的河灯节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不断创新,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捧。“河灯歌节很好地将当地的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的推动,为资源河灯节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蒋为昆说,以前由于缺乏市场,资源的河灯制作艺人为了自身的生活,都没有心思去提升河灯的制作工艺,而如今光每年河灯节就需要漂放上万盏河灯。“我现在每年承接河灯歌节的河灯制作就有好几万的收入,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俸文顺告诉记者,现在每年的5到7月,他都要组织村里会做河灯的村民赶制河灯。这不仅给村民提供了收入,同时也传承了河灯制作的工艺。“现在我们一家人都会制作河灯,连我的小孙子也会制作简单的莲花灯了。”俸文顺开心地说,河灯节的连续多年成举办,让他看到了河灯制作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的希望。

随着资源旅游业的日益发展,资源县委、政府对于河灯节的传承也有了新的想法。“我们是想在河灯谷景区打造一个集河灯现场制作、展示、漂放于一体的体验区,让游客不仅仅是在中元节才能看到和体验漂放河灯,我们要实现漂放河灯的常态化。”蒋为昆说,“我们要在不断开发和利用中,实现资源河灯节的传承和创新。”

新闻推荐

“粤桂协作”助力贫困户就业

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启动,根据相关政策,东部发达地区会和西部地区的县区进行对接,资源县与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对接,通过就...

资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资源河灯节:资江上漂过千百年的美好祈愿)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