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族传统河灯歌节期间,中外游客和当地群众汇聚资江边放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
资源河灯歌节期间,各族各路山歌手汇聚县城放歌,县城成了欢歌的海洋。
■通讯员舒小芩杨武文/摄
资源县2017第二十三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暨第六届丹霞文化旅游节虽已落幕二十来天了,但人们似乎还沉浸在歌潮灯海的幸福快乐之中不愿出来,茶余饭后还在谈论起歌的激情和灯的浪漫,谈论起书画展的绚丽多姿和文艺晚会的璀璨迷人,谈论起招商引资、旅游发展以及由此生发出的种种美好情怀和感人故事……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是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的举办时间。今年的资源县民族传统河灯歌节和丹霞文化旅游节于9月2日至9月4日在县城举行。促投资、赏书画、唱山歌、看晚会、放河灯、品灯光音乐节……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四面八方的嘉宾、游客与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共度传统节日。
●放河灯与歌节合二为一
资源是汉族、苗族、瑶族等多民族杂居地,各民族习俗相近又各具特色。源于湘楚文化的河灯节,与当地苗族七月半歌节相融合,形成了在县城举行的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
相传,放河灯起源于资源县城合浦街。自古以来,资江就是沟通湘桂的重要通道,而合浦街是湘桂往来客商的聚散地。据史书记载,唐宋年间,合浦街从湘楚传入“盂兰盆会”的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超度历代宗亲,以及不幸丧生水中的船夫、排工,并放莲花河灯祭祀祈福。传说,七月半这天所有游荡的鬼魂,都期盼能寄身在亲人燃放的莲花灯里,渡过阴暗的河流去投胎。至清代,合浦街年年组织放河灯活动。沿岸人们通过放河灯,一为水中亡魂照亮“天堂”之路,二来祈祷沿岸人民年年如意,岁岁平安。此习久演成俗,被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歌节则起源于五排地区的烟竹村。宋代,杨氏苗族为避兵乱迁居烟竹村,垦荒开地,子孙日渐兴旺。苗族人民性喜唱山歌自娱,七月半祭祀先祖之际,苗民聚集村头地角,对歌取乐,年轻男女则借歌传情,渐渐约定成俗。五排四村八寨各族民众得知烟竹有歌会,也自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日久成了烟竹歌节。
1995年,资源县将这两个时序相同、形式内容相近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合二为一,整合为“七月半传统河灯歌节”。每到农历七月半,资江两岸家家户户糊河灯,捻灯花,热闹的场景堪比除夕。夜幕降临,资源县城八角亭至风雨桥河段被围得水泄不通,各族民众及游客云集于此,参与古老的漂放河灯仪式。
礼炮雷鸣,烟火绚烂。伴着悠扬的山歌声,人们将一盏盏色彩艳丽的河灯沿江漂放,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祈祷先人庇佑子孙。由于放灯人的祈愿不同,所放的河灯也是五花八门。生意人的聚财灯、年轻人的事业灯、情侣们的爱情灯、学子们的智慧灯、老年人的延寿灯,无一不蕴含着深刻寓意。
资源河灯歌节至今已经是第23届。现在,以唱山歌、放河灯为主体内涵的资源河灯歌节渐成规模,形成了一个以祭祖、祈福、商贸、民娱等内容为主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品牌。2004年,资源河灯歌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活动之一,2008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资源河灯节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以保护,苗瑶山歌同时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保护项目,资源镇石溪村河灯制作人俸文顺,车田苗族乡歌手潘永球、河口瑶族乡山歌手罗友军等先后晋级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万盏河灯漂资江
回看今年河灯歌节的举办盛况,我们可以一窥河灯歌节在资源县有多受欢迎。
9月2日,河灯歌节系列活动在“歌海县城·山歌阵阵表心意”节目和“资江情”书画展开展中徐徐拉开帷幕。
“高高山岭低低坡,资江边上好唱歌;唱得山欢水也笑,唱得游客乐呵呵。”今年该县充分发挥沿资江河而建的长达近3000米的河灯文化长廊及风雨桥作用,将来自四乡三镇及县城的10支山歌队伍合理布局在文化长廊与风雨桥上,一位位、一对对、一组组“草根”歌手身着民族服装登上“大雅之堂”,在“两岸青山堪似画,一江秀水宛如诗”中对歌、放歌,营造山美水美廊美、文美歌美人美的美好境界,游客们在美妙的歌声和文化长廊的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
当天举办的还有“资江情”书画展座谈会和开展仪式。138幅来自资源籍知名书画家和在资源工作过的外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面对全县人民和广大游客展出。
9月3日,集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梦幻资江·河灯印象”文艺晚会在该县民族体育场举行。该场文艺演出共分《河灯,千年追梦》《河灯,资源故事》《河灯,万众祈福》三个篇章,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故事,追溯着河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唐朝到现在,从船夫曲到傩舞,从寄托哀思到祈福天下,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手中的河灯,让人在河灯中遥想过往、把握当下和展望明天。
9月4日晚,随着动听的山歌在资江上空响起,河灯漂放仪式举行,一时资江九龙灯齐明,盏盏河灯次第点亮并漂放,银河仙境坠入资江。一排排、一组组、一列列创意吉祥、制作精美、花样繁多、五颜六色的大小河灯,托着心愿,带着祝福,随江水缓缓前行,伴着歌声流光溢彩,再现出神话般的“万盏河灯漂资江”“盏盏河灯祈太平”的奇观美景。
千万盏河灯承载着祝福与祈盼顺流而下,与风雨桥上的霓虹交相辉映,满江流光溢彩,蔚为壮观。
河灯花式繁多,多取福寿之意,有龙凤献瑞、宝莲赐福、麟趾呈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
过去,最早的河灯叫糠灯,灯盏用糠皮蒸制而成,灯芯是莲梗用糠油和米麸粘制成的。后来,又有了桐油灯,灯芯用棉线,但由于费事不经济,又逐渐演变出更为美观的莲花灯、宝塔灯、鲤鱼灯、船花灯等,资源河灯的工艺和材料也不断改进。用竹条作骨架,用特制的防水纸糊面,并在灯的四周配有山水、人物、花草画等,精巧别致。
山歌擂台赛同样是河灯歌节的重头戏。节日期间,资江河畔搭建起大型歌台,各地汇聚而来的山歌好手们同台竞技,用山歌表达情感,用山歌咏叹生活。每天数千名当地群众和中外游客一起,现场感受悠悠山歌的无穷魅力。人们听山歌、评山歌、唱山歌,整个县城化为歌的海洋。
资源县山歌唱腔达26种之多,保留和发扬了山歌热情、悠长、淳朴的原生态特质,反映了文化风格上的不拘一格。2010年,资源县苗族山歌调、瑶族山歌调分别列入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资源河灯早已不再是祭祀的专用品,人们开始用它来表达心中良好的祝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出的河灯歌节,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资源讯(记者/李春生通讯员/舒小芩)“让我扫扫,让我扫扫。”8月22日,前来资源县人民广场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这是县委组织部在开展专题宣传。党员群众只要用手机扫描县、乡党建微信公众号,即可获...
资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