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资源新闻 > 正文

甘当基石擎伟业

来源:广西日报 2011-06-28 21: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仕兴 骆展胜  本报通讯员 马宏富 李传宝

总有一种平凡,能够从心底触动你我;

也有一种平凡,能让民族奋起、人民幸福;

更有一种平凡,能让一切变得不平凡。

党员本平凡,但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凡党员的付出,才使得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壮大不断前进,才使得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腾飞。

王辉本平凡,但正是他融入集体,把小事做好,把虚事做实,点滴积累,积沙成塔,才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组工事业新篇章。

正如一块基石,扎根泥土,默默无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彪炳千秋的业绩,却也平凡得如此动人。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基石的选择。这是将短暂一生默默奉献给组工事业的王辉的选择。

他有基石的深情,俯身朝下,百姓冷暖疾苦是他不舍的牵挂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一种悲伤?

王辉去世后,一位年过八旬、与他非亲非故的老人,特意从山里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娃儿你走了,我们麻林江的半边天塌了!”在长长的送行队伍中,老人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麻林江屯是王辉的家乡。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乱石成堆,寸步难行。多年来,一直未通公路,村里发展,遭遇“瓶颈”。

“我走出了那个让我苦累一肩挑的山村,但我依然热爱山里的一草一木和父老乡亲。”

王辉的“根”深,王辉的“情”浓。从他工作笔记中的这段话,可见一个大山孩子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在社区村落之间,有他忙碌的身影;在平民百姓家中,有他谈天说地的笑声。他的工作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困难党员的家庭情况、住址,记录着承诺给百姓办的每一件实事。

“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王辉说,这是一本民心账,只有还清了账,才不觉得亏欠,才活得踏实!

2009年,资源县开展“家乡人回家乡,十个一建家乡”活动,王辉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为家乡修建一条公路,结束村民出行难的历史。

活动伊始,他就回家乡动员村民修路。一个月内,公路建设正式开工。

但由于地势高远,劈石开路,施工条件恶劣,难度极大。没几天,施工队老板就打“退堂鼓”了。

原来,老板算了一下工程量,忧心忡忡:麻林江屯只有几十人,但工程费用要十八九万元,担心这个贫穷的小村子出不起这么多钱,就不想干了。

获知情况后,王辉火速从县城赶回家乡做老板的工作:“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付上工钱,请你们放心!”

老板被王辉的真情打动了,答应先施工后付钱。

就这样,每当关键时刻,王辉都会出现在村里,协调统一群众思想,解决实际困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经过全体村民3个多月的苦战,麻林江屯群众梦寐以求数十年的公路终于修通了。

村里80岁的王必兴老人说:“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家里通了公路,我死也瞑目了!”

“路通之前,建我这样一栋房子起码要12万元,现在我只花了8万元。”村民王达兵指着刚建好的两层新楼房,细数公路通后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我们祖祖辈辈都没卖过什么东西。”乡亲们告诉记者,路通后,有人开始来收购特产了。现在村民大量种植药材,人均收入每年增加2000多元。村里买冰箱、摩托的人越来越多。

“路修通了,王辉却一次也没回来过……”嫂子唐梅英话没说完,泪已夺眶而出。

王辉就这样匆匆地走了,走得无声无息。

但他回眸应笑慰,在他帮扶下开辟的这条公路,为村里开辟了一条发展之路;他未完成的“解决村民吃水难”的心愿,也将在同事们的薪火相传中得以解决……

从大山里走来,最终回归大山。王辉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正如村民给予他的最高礼赞——

一个人,半边天。

他有基石的沉稳,负重担当,用行动铭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情件件做好就是不容易。”回忆起王辉生前的一言一行,这句朴实的话,在同事中引起强烈共鸣。

“我们要集体上访!”

2008年,资源县林业局改制,10多名党员“下岗”。他们不服,找到王辉,把申诉材料狠狠往桌上一拍,气话冲他而来。

“息怒,息怒……”王辉赶紧起身,招呼大家落座。

“集体上访是非常严肃的事,别冲动。”王辉耐心地说,“有什么困难,咱坐下来慢慢协商解决。”

“怎么个解决法!”

“给我点时间,一定给你们满意的答复!”他果敢地说。

随后20多天,不论白天黑夜,他上山下乡,走村串户,奔走于这些下岗党员家中,讲政策,说道理,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了解到这些人的实际困难后,王辉向部领导建议:参照下岗职工安排公益性岗位的政策,适当为这些下岗党员安排公益性岗位,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

通过部领导与县委、政府领导协调反映,大部分下岗职工党员已走上了县里安排的公益性岗位。

“真诚,是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金钥匙。”王辉工作笔记中这句朴实的话,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80多岁的老人李叙旺,是出了名的老上访户。为了他的工龄问题,从资源到桂林,从南宁到北京,他长年奔波,从未放弃。

资源县委组织部,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每周至少来上访两次。

老人每次前来,王辉总是一脸微笑,搬来椅子请老人坐下,递过一杯热茶,听他唠叨,耐心解释县委、人事部门对他上访情况的答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同样的情节。

王辉的耐心、细心和诚心,感动了老人,使他满身怒气而来、心平气和离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王辉说,基层工作十分具体复杂,基层有无限的责任。组工干部要以“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为标准,把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指标作为引领创先争优的重要指南,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

创先争优,是王辉工作的主旋律。

2005年,他调入组织部工作后,加班数百次、写材料数千份,他从不因人手少而出差错,不因任务重而撂担子,一直默默用心去践行着组织工作“零差错”的最高准则。

尽管身兼数职,工作千头万绪,但他把工作处理得有条有理。他跑遍了全县的乡镇村寨,大部分村支书认识他,他也随口就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2008年冬,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资源县,全县16万群众受灾,电力、通讯、道路、供水全部中断。王辉和同事在网吧里租用电脑,手脚长满冻疮,红肿溃烂。一个月上报了70多份各类材料,及时向上级报告了县里的灾情和基层党组织、党员抗灾救灾进展情况。

去年底,全县换届工作开始。作为干部股长,分工派任务均是他安排,本可选择县城附近的乡镇,但他主动申请负责该县最偏远的河口瑶族乡和两水苗族乡的考核任务。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就是王辉做人做事的风格。”同事李宁说,从1月17日至21日,王辉与考核组其他同志一道,连续5天冒着冰雪严寒到乡里考核干部。出发当天,因冰雪封山,汽车行至半路无法前行,王辉率考核组徒步十多公里山路,直到天黑才到达乡政府所在地。

去世前一刻,王辉已为全县换届工作连续忙了近一个月,从准备材料到统筹安排,从开会布置到下乡考核,太多繁杂的工作,使他忘记自己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病。

忘我的工作,忘我的奔忙,忘我的投入,忘我的奉献……而他心中铭记的,始终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他有基石的不朽,虽死犹生,以生命最后的燃烧诠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还有什么,比选择死亡的方式更能表达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王辉的选择是——“就是倒下了,也要倒在工作岗位上。” 

260mmHg!

这是王辉生前血压的最高值。

一年前,王辉检查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医生提醒他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妻子给他拿了药,放在衣袋里,经常叮嘱他按时服用。

但在繁忙的工作面前,他总会忘记。

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让我们看看王辉病发当日,那扣人心弦的“工作日程表”:

6∶00~9∶00,去桂林市开会;

12∶30~15∶30,在桂林市吃完午餐,开车返回资源;

15∶30~19∶00,在办公室整理全县换届干部资料,随后参加县组织部部务会;

19∶30~21∶30,撰写会议材料。因时间紧张,晚餐就在办公室吃泡面。

21∶30后,极度疲劳的王辉感觉头疼得厉害,便将没写完的材料拷到U盘中,带回家继续工作……

争分夺秒的忙碌,毫无停歇的间隙。

“即便是机器,也要休息啊!”妻子多年来的担心和“埋怨”,此刻依然在延续。

22∶30,赴桂林接儿子回家的妻子接到王辉的电话,说他正在赶写材料,要晚点才能睡,他嘱咐妻子在外小心,并代他向儿子问好。

妻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通话,竟是丈夫的最后嘱咐。

1月26日凌晨4∶00,王辉的弟弟王斌接到他的电话,说他头疼得厉害,让王斌赶紧到家里接他去医院。

王斌赶到时,发现王辉靠墙坐在客厅的地上,已经不能站立。

王斌连忙背起哥哥,将他送到了资源县人民医院。

抢救!紧急抢救!

然而,尽管医院调齐最好的医生,采取最先进的医疗手段,也无法阻挡死神的脚步。

妻儿从桂林火速赶到王辉病床前时,他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中,再也听不到爱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儿子用手机播放爸爸喜欢听的音乐,也没能将他唤醒……

一家人的短暂相聚,竟是为了那最后的诀别。

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停止了呼吸。他就这样轻轻地走了,就像一块融入泥土的基石,悄然离去,毫无声息……

他的身后,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老人不停地擦拭着泪水,但怎么也拭不去悲伤。

他的身后,数百位生前好友、同事、父老乡亲远道赶来为他洒泪壮行,却怎么也走不出眷恋。

他怎么忍心,还有那么多的牵挂!

他怎么舍得,还有那么多的憧憬!

他太累了,他得好好歇一歇。

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扉页记录的歌曲——《温情永远》,令现场的每一个人不禁潸然泪下:

你太累了

也该歇歇了

不要总忘记了黑夜和白天

你太累了

也该歇歇了

还有爱在你身边……

一句话没有留下的王辉,留下了一道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共产党人应该留下什么名声,应该留下什么样的背影,什么样的作为会让人在他的肉体消亡后还肃然起敬?又有什么样的精神能穿越变迁的时代,非但不朽,反而常青? 

如今,王辉的遗像安放在家里。妻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坐在遗像前,跟照片上的丈夫拉拉家常;儿子则不停地追问:“爸爸,您到哪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

如今,曾天天为工作奔忙,忘记白天黑夜,一家人平常难得一见的组工干部王辉,终于可以“歇”在家里,与妻儿做伴……

新闻推荐

资源:村屯清洁纳入村干绩效考核

本报资源讯“把村屯的清洁状况纳入村干绩效考核,在年终评优评先中有一票否决权,这就给我们戴上了‘紧箍咒\’,村屯清洁工作再也马虎不得!”资源县资源镇义林村村支书蒋卫红说。据资源县“美...

资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王辉让我们感动2011-07-23 21:20
评论:(甘当基石擎伟业)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