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永福新闻 > 正文

谁来接过乡村教师的教鞭? — “撤点并校”后的乡村教师短缺现象观察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1-24 13:19   https://www.yybnet.net/

乡村学校远离城市,处于偏远山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学大多都是由当地的乡村教师来承担。然而,由于招不到新老师,老一辈乡村教师又即将退休,乡村教师面临着“青黄不接”。

乡村学校远离城市,条件艰苦,图为灵川海洋乡大山深处一教学点的孩子们在校园边上吃饭。

灵川海洋乡大山深处的一个教学点,老师们在给学生上完课后还要负责给学生做饭。

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撤点并校”,对乡村教育的各个层面发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以“乡村教师”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观察这十多年乡村教育的变迁,不难发现,如今乡村教师的短缺,已经成了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报记者景碧锋文/摄

偏远地区乡村教师招聘难,乡村教师“短缺”已成为目前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

近些年来,尽管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很严峻,但乡村教师却始终短缺。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近日,记者查阅了近些年桂林市乡村教师的招考信息。以2016年为例,在当年5月公开的教师招聘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岗位293个,计划招聘教师802人,由于报考人数不足计划数要求比例,有49个岗位202个教师名额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进行招聘。这四分之一的教师岗位,大多是较为偏远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

以一个县为例,问题可能会阐释得更为明晰一些。永福县2015年计划招聘中小学老师79名,报考的人数仅有60名;2014年招考140名,报名仅有120名。“县城附近的中小学基本还能报满,越偏远的学校报的人就越少,很多根本没有人报考。”永福县教育局的黄传明告诉记者。

虽然招聘的条件和要求不高,有时还一降再降,但还是报不满,招不够。黄传明介绍,一般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本科或大专文凭,有时候会降低到中等师范文凭,以目前情况来说,这个要求的确是已经很低了,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黄传明说,报考者中,还有报了名不来参加考试的,考了试不来面试的,前来面试了的,有的没呆多久就离开了。在黄传明的印象中,大约从2010年开始,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部分考到乡镇的教师后来还想方设法考取公务员,将乡村教师的事业编制作为就业的一个跳板。

招不到老师,那些学校和教学点怎么办?

2015年11月,位于桂林北部灌阳县的洞井瑶族乡大瑶山深处野猪殿教学点的李祖清老师退休了。在近4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然而,野猪殿山石险峻、谷地幽深,李祖清退休后,学校一时招聘不到合适的老师,他不得不接受返聘再次走上讲台。

与李祖清的情况相似的是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的盘绍卫老师,他所在的教学点是全县最为偏远的教学点之一。

2015年3月,在金鸡源教学点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盘绍卫办理退休手续后,原想清闲下来安度晚年,却因为教学点地处偏远山区,没有新的老师来接替,他重新走上讲台,成为返聘教师。

李祖清和盘绍卫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桂林市不少乡村小学位置偏远,招不到老师,只能暂时返聘刚刚退休的老教师。

大批老教师即将退休,青年教师招聘难,乡村教师遭遇“青黄不接”

乡村教师招聘难,也让相关中小学面临另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教师队伍年龄普遍偏大。临桂区茶洞镇的江洲小学就是在“撤点并校”的过程中,由附近的三所小学合并成一所完全小学。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48.7岁,“80后”“90后”的教师仅有5名,其他16名老师几乎全是担任多年民办老师后,最终转为公办老师的,老师的年龄整体偏大。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江洲小学的大部分老师即将退休。

江洲小学的师资情况,其实是桂北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一个缩影。

江洲小学的邓朝英校长告诉记者,这16位年龄偏大的老师都是本地人,大多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十多年担任代课老师后转为正式的。

“几十年前,外出工作的机会少,这些老师又有一定文化,加入了代课老师的队伍,他们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特别是从前高校及中等师范毕业生来乡村当老师很少,代课老师的加入,成为乡村教育的顶梁柱。”作为从农村走出来后又扎根农村的乡村教育工作者,邓朝英本人深有感触。

1985年,21岁的熊永祚成为灵川县海洋乡大山深处的小平乐东落教学点的一名代课教师,直到2000年才被聘为国家正式的教师。在海洋乡小平乐东落教学点工作了16年后,2001年,熊永祚被调往更为偏远的河里小学。由于“撤点并校”,现在学校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熊永祚说:“当时我自己也想过来不来,但外面老师很多不方便来,我是山里人,我不来,谁来呢?”

如今,从最初当代课教师开始,从事教育的乡村教师大都有30年左右的教龄了,很多人临近退休,或者像李祖清、盘绍卫一样,已经退休,然而由于没有新的老师来接替,不得已再接受返聘。

这些乡村教师退休后,谁来接过他们的教鞭?

薪水低待遇微薄,日常生活清苦,远离城市,缺乏跟同龄人交流,是乡村教师频频流失的主要原因

在盘绍卫退休的前几年,乡里曾派年轻教师来接替他,当这些老师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金鸡源教学点时,发现这里不仅交通不便,连手机信号也没有,更别说装宽带上网,就是看电视还经常遭遇停电,结果他们没呆多久都走了。

在恭城嘉会镇任教的周老师也给记者讲起了这么一件事。

几年前,一名江西籍的大学毕业生考上了恭城最偏远的三江乡的一个乡村教师岗位,报到时,该毕业生乘车去三江,走到半路,嫌路途遥远,他直接就下车折回去了,不去了。

据了解,这并非个案。近几年来,乡村教师招聘难的情况屡见不鲜。后来,像恭城等一些县区为了保证乡村教师的报考有效,不得已加上限定条件,限本县户籍,以便于招得来,留得住。临桂区在招偏远乡村教师时,条件限制为,只有在当地服务够三年,才可报考城区的中小学。

江洲小学的邓朝英校长介绍:“一般情况下,新来的老师第一年是熟悉情况,第二年是适应,第三年各方面能力基本锻炼出来了,但这时候会有年轻老师想方设法往外调。如今的青年教师基本都是住城里,都留不住。”江洲小学距离茶洞镇有4公里,当地老师要购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物品,只能在圩日搭乘摩的外出购买。如果错过了饭点,要找一点吃的,即便花钱也难买到。

但江洲小学的情况并不是最差的,毕竟这里紧挨着两江镇,距离临桂城区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些偏远山区的小学和教学点就更难说了。

年轻人面临的婚姻问题,在这些乡村教师中也是个大难题。永福镇最偏远的泡口小学的欧凤琼老师告诉记者:“泡口小学是2003年撤销的,现在仅仅留下一个教学点。以前学校里有十多名老师,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几名青年老师年龄大了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直到学校撤销,这些教师一个个调出后,才陆续结婚。”

乡村小学几乎没有任何娱乐,远离城市,日常生活清苦,缺乏跟同龄人的交流,有的学校任教教师以外县甚至更远地方的毕业生为主,更加剧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而从待遇上来说,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永福任中小学教师,每月在不扣除五险一金的情况下,基本工资在2500元到2700元之间;在恭城,刚毕业的中小学老师拿到手的净工资不到2100元。

“这个收入,跟打工的比不了。”谈起乡村教师的待遇,永福县教育局的黄传明这样认为。他说:“以前大学生毕业能有一个工作就不错了,社会地位也有。如今物价大幅度上涨,社会多元化了,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农村搞种养,每年收入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都不在少数。这样一来,乡村教师的心理落差大,很多人就把工作岗位看淡了,特别是不少年轻教师,说辞职就辞职。”

■记者手记

大力提升待遇,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微薄的收入,清苦的坚守,几乎是桂北地区数千名乡村教师生活的缩影。

尽管近些年来从自治区到市县乡等各级政府给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众多关怀,给予一定补助的同时,还建起了公租房,但是由于巨大的城乡差距,乡村教师的生产生活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乡村小学仍然留不住人。乡村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就提出,凡是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比城市老师有20%—30%的上升。俞敏洪说,我们现在在要求农村老师以奉献精神来扎根农村,我觉得这尽管可以要求,但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我个人一直主张中国农村老师的待遇一定要超过城市老师的待遇。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指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乡村教师短缺,集中表现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长不高”等问题。教育部为此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然而,如何使各项政策得到切实落实,让乡村教师各方面得到切实的提升和保证,让他们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考量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一大课题。

新闻推荐

永福通报4个扶贫落后乡镇

本报永福讯12月19日,永福县4个乡镇因在扶贫督查暗访中存在档案不齐全、细节不到位、脱贫不精准等问题被该县“黑榜”点名批评。此次“黑榜”是永福县2017年印发的第一期批评类简报,主要对驻村干部...

永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谁来接过乡村教师的教鞭? — “撤点并校”后的乡村教师短缺现象观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