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永福新闻 > 正文

为了传承这份壮民族文化遗产

来源:来宾日报 2017-02-27 10:44   https://www.yybnet.net/

《莫一大王之歌》

作者:韦文俊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内容简介:由韦文俊编著的《莫一大王之歌》将许多零碎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关于壮族古代英雄莫一大王的传说和故事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壮族古代英雄莫一大王在战天斗地、除暴斩奸、击败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机智勇敢、顽强不屈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不畏艰险、大公无私、造福人间的英雄气概,塑造了莫一大王闪光的民族形象。

一 作者简介

韦文俊(1933-),壮族,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首届常务理事、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首届常务副会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主编、社长,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著作有报告文学《勇探深岩》,长篇小说《人熊儿传奇》,叙事长诗诗集《金凤凰》,叙事长诗《马骨胡之歌》《迷苏与勒苏》《李旦与凤娇》,搜集整理壮族诗歌体民间传说《莫一大王》,辑录《广西歌圩山歌选》等。新作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韦编联序一、黄汝迪序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韦文俊原来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后来也进行诗歌、小说的创作,诗歌、小说的素材多来自民族民间文学。这与他自幼受到民族民间文学熏陶密不可分。

韦文俊出生于一个壮族山村。这是广西“歌海”的一个“海湾”,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孩提时的他,就跟着父母、叔伯、姑婶、兄弟姐妹学唱壮欢,特别是壮欢中一种很重要又很有特色的形式——勒脚欢,听大人讲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7岁入学,10岁就为做道公的伯父抄写道公唱本。那时他年幼无知,不知唱本的文字和内容,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10岁以后,他经常随伯父到做法事的道场去玩,有时还帮敲锣打鼓,也跟着喃喃唱唱。久而久之,知道唱本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壮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和叙事诗体长歌,诸如《布伯》《莫一大王》《何文秀》《刘文龙》《李旦与凤娇》《梅良玉》等。天长日久,就可以背诵一些叙事长歌,能讲述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韦文俊有个堂叔,仅读过3年私塾,汉字学得不多,古壮字大都能读会写,是个远近闻名的歌手。他用古壮字记录的歌本,少说也有二三十本,每一本都用砂纸抄写,装订好后,又将蛋清和桐油混合涂抹封面,更显精美。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串村赶圩,常常是歌本不离身,出口就是歌。有一次,堂叔装满了一牛车土特产,要拉到四五十里外的柳州销售,叫韦文俊随车而往。为了学唱壮欢,韦文俊欣然同行。堂叔一路唱壮欢,又穿插讲几个神话故事,不知不觉到了柳州。返回时,堂叔用装歌本的包袋做枕头,躺在牛车上,倒背如流地唱起《莫一大王》的壮欢,韦文俊听得如痴如醉,几十里山路很快就走完了。

参加工作后,韦文俊先在家乡来宾,后到柳州、南宁从事文化工作,有更多的机会深入接触本民族及苗、瑶、侗等民族民间艺人,听唱民歌,听讲故事,搜集民间文学第一手资料。这些宝贵资料,装满了6个大藤箧,仅关于莫一大王传说的唱本就有10多个版本。知情文友戏称韦文俊为“韦仓库”!后来韦文俊潜心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及文学创作。

二 内容梗概

莫一大王传说是壮族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传说。它描写和歌颂了氏族部落领袖莫一大王不屈不挠地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英雄事迹。它流传的地域很广,遍及桂中、桂南、桂西,尤以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地区为最盛。现代民族学者刘锡蕃著《岭表纪蛮》中云:“侬僮……尤以莫一大王为最尊。”考其所本,大概是受到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南丹者,所谓莫一大王者也”的影响。桂中的来宾、柳江、柳城,桂西北的河池、南丹、宜山、凤山,世代壮人对莫一大王顶礼膜拜。桂北的龙胜、恭城壮族聚居地区有传统的五谷庙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相传是日为莫一大王诞辰,因其拯救壮人有功,且保佑五谷丰登,壮人感其恩德,建庙宇及祖祠立神位供奉。河池坡降村几年前发现流传了五六代人的关于莫一大王颂诗古壮字手抄本约1600行,歌颂敢于反抗皇权的壮族英雄莫一。红水河畔的来宾,流传多种版本的民间歌手古壮字手抄本《莫一大王》。

韦文俊翻译整理的壮族诗歌体民间传说《莫一大王》,1985年出版,《壮族文学发展史》称之为“英雄史诗”;韦文俊撰写脚本的《骑飞马的人》(莫一大王传奇)1-4集连环画,1984年出版,发行50多万套;韦文俊著关于莫一大王的长篇小说《人熊儿传奇》,1989年由国家级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3万册。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份壮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届80的韦文俊退而不休,仍然保持强烈的壮民族意识,对莫一大王情有独钟,利用丰富的经验,再通过叙事长诗样式,创作这部《莫一大王之歌》,努力实现个人艺术高度的超越。

笔者根据付梓的《莫一大王之歌》中28章7087行诗的文稿复印件,拟其故事梗概如下:

莫一出生在壮族山村一个贫苦家庭。被人熊婆抓进人熊洞,过着6年茹毛饮血生活,变成毛茸茸的人熊儿。逃回家后,因一身熊毛而受嘲讽。仙人托梦让他找到脱毛的草药得以恢复人样,变成美少年。莫一18岁时,与苦妹子达巧通过山歌对唱表达爱情,永结同心。有一年大旱,壮民拜神求雨,朝廷派差官下来征粮,误以为蛮民聚众造反,官军大打出手,把头人(莫一之父)打死扔下龙潭。莫一与众兄弟前往寻找父亲遗骸,见一头水牛浮在水面,似其父,莫一跳下龙潭,老人不见了,他抱着牛头痛哭。有颗牛泪落在莫一额头,变成宝珠吞了下肚。之后,莫一变得力大无穷,拾起的青竹变飞马,骑上飞马回家。从此,莫一酝酿着并付诸行动,带领壮民努力把穷山沟变成鱼米之乡。

心怀叵测的“美人蛇”,勾结差官,施加法力,致使莫一挥鞭赶不走群山,直接破坏莫一的“梦”。更有甚者,他们向皇帝谎报莫一领众抗税抗皇粮等事,皇帝即下圣旨令胡赖领兵进剿。胡赖软硬兼施,莫一不屈不挠。莫一与众兄弟接受上京“和谈”。面对诬告抗粮、被剥皮盖宫殿的厄运,跟胡差官展开一场场唇枪舌剑的智斗。莫一诱导、愚弄群臣、皇帝喝细毛刺喉的狗尾籽粥,吃痒喉的酷似芋头的老虎耳;莫一要求剥皮之前“吃饱一餐辣椒粥”,莫一与众兄弟喝了一肚子辣椒粥,个个挥汗如雨,高喊“壮家兄弟皮漏水,问你皇家要不要”。皇帝收回“剥壮人皮”成命而将莫一等人释放。

在藩军侵犯边疆的严峻形势下,朝廷张榜挑选武将,莫一不计前嫌,与众兄弟进京揭榜,接受皇帝挑选,建立一支骁勇善战的壮家军,奔赴战场,充分利用自身的特异功能和原始武器,施展高超技艺,威名震边陲,建功立业。莫一因此得册封大臣(壮人称“莫一大王”)。

莫一不贪恋荣华富贵,人在朝廷,心系壮山;日在朝中,夜归壮乡。后来,他妻子怀孕,一时流言蜚语。为证明清白,达巧将莫一的靴子藏起来。一来二去,天已大亮,太阳正升起,莫一怕早朝迟到,三次挥袖把升起的太阳压下去。因欺君之罪惹得龙颜大怒,莫一被施予重刑,关进死牢。但最终仍是冲破禁锢,飞回壮乡。

为了把王朝推翻,莫一组织壮家兄弟日夜练武,“种竹屯兵”,严阵以待。“美人蛇”探知军情,向官府告密。皇帝即派重兵围剿,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反围剿保卫战。终因草兵草马养不足49天而力量不支,莫一陷入困境。莫一誓死不降,潜入龙潭底,骑龙鱼游龙宫。当他悄悄露头,不幸被差官利剑横斩,首级升腾九霄还会说话,痛骂皇军官兵。皇军撤退后,断头回落到脖颈上,接得完好如初。莫一回家见到老母亲和妻子,头颅突然落地。最后嘱咐妻子:把他的头颅装在坛中密封,严加守护,49天以后才开盖。妻子达巧照办。妻子即设灵堂,唱勒脚壮欢哭灵。

莫一的遗腹子出生,给妻子、老母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三亲六戚前来吃满月酒,热闹非凡。奇迹发生:莫母双目复明;才满月的莫一之子长似巨人,宛如莫一复活,神弓搭上神箭,射京城,射皇宫,射翻皇帝宝座;再骑青竹“飞马”在蓝天盘旋。49天满,坛中飞出白尾蜂、鬼头蜂、地龙蜂,跟随莫一大王之子出征。打到京城,打到皇宫,蜂们各显神通,把皇帝皇后和文武官员以及王子妃嫔蜇得头青脸肿,双眼失明,纷纷死于宫中。进而横扫残兵败将,砸开监狱,解放囚徒。最后,莫一大王之子凯旋壮乡,凝聚壮民族的力量,接力奋斗,实现壮民族“光明自由幸福”的伟大梦想。

三 艺术价值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道出了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英雄又知拥戴英雄显得何等重要!

莫一大王是个传奇式的神话人物,是古代壮族先民在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精心塑造理想中的民族英雄。韦文俊继英雄史诗《莫一大王》、长篇小说《人熊儿传奇》之后20多年,再创作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扩充内容,精雕细刻,费尽心力,把莫一大王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完美更理想,表达对莫一大王的崇拜和敬仰,并借新作出版,更广泛更深入地宣传、弘扬莫一大王英雄形象所表现的壮民族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个英雄形象,莫一大王那种败而不馁、锲而不舍的百折不挠韧性战斗精神,充分说明:古代壮族人民是不甘心忍受压迫和奴役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任何高压手段,始终征服不了他们,只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反抗。莫一大王时代,就是古代壮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莫一大王英雄形象,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莫一大王之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古代英雄形象,凝聚着壮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壮族追求光明、自由、平等、正义和美好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全诗悲壮苍凉,大气磅礴,洋溢着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表现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对壮族乃至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壮族文明史发展进程中,莫一大王的光辉形象所体现的壮民族伟大精神,一直传承了千百年。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抗朝廷,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为维护南疆地区的安宁和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明代,八寨(原属迁江县,今属忻城县)壮族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历时200余年最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之一;此外还有大藤峡瑶壮农民起义;迁江县北三(今来宾市兴宾区七洞、良塘)谭公柄领导的刬马军斗争及韦朝威、韦银豹父子组织的古田(今广西永福县一带)壮民起义。清代,太平天国运动中,石达开、萧朝贵、李锦贵等15位壮族将领及数以万计壮民参加了反清斗争。抗日战争中,庞汉祯中将是第一位抗日殉国的壮族将领;有众多壮人参加的桂系军队,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时期,红七军这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以壮族人为主,伴随百色起义而诞生,壮族人李明瑞任红七军军长。从百色起义走出来的开国将领,有韦国清等13名壮族将军,在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壮族人韦拔群,1923年就从事农民运动,“三打东兰”是中国现代农民革命运动史上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仍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根据地,任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部队奉命北上,他留在家乡,重组部队,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开创惊天地泣鬼神的伟绩;1932年在反“围剿”中遭叛徒暗害,1934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议为韦拔群的牺牲致哀。这些,都与莫一大王精神一脉相承。

四 写作特色

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改造和继承、发展壮族民间关于莫一大王的神话传说。韦文俊搜集整理诗歌体民间传说《莫一大王》,共5000余行。长篇小说《人熊儿传奇》共38章,比任何一种版本的莫一大王传说,内容丰富得多,英雄形象丰满得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更有广度和深度。《莫一大王之歌》以《人熊儿传奇》为蓝本,在情节内容上增加“灵堂祭歌”及莫一的遗腹子前赴后继等,别开生面,深化主题,把传统认定悲剧类型演变成悲喜剧类型。韦文俊曾写过10余部叙事长诗,这次写《莫一大王之歌》才是最全面检验他驾驭叙事长诗的功底和能力,更是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他在作品中如何对莫一大王神话的继承和发展情况。韦文俊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学精华,是加入关于莫一大王神话传说集体创作行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凭着深厚的民间文学功底,怀着对壮族古代英雄莫一大王崇拜的心情,孜孜不倦,追求完美,专心致志,打造《莫一大王之歌》这份精品,可以让关于莫一大王神话传说的集体创作活动暂时告一段落。

第二、抒情中叙事,叙事中抒情,叙事清楚,情满篇章。《莫一大王之歌》每章标题就是一个重要情节,每个情节的表述,与小说的表述有所不同,不像小说那样常常以离奇曲折、节外生枝的情节去吸引读者。第四章“鸳鸯成对”中,情节是莫一与达巧成亲。18岁的英俊小伙莫一,“手卷木叶山头吹,木叶声声传情意”,“惊动对面锄地一美人”达巧,于是通过对歌,互表爱慕之情,“不用猪羊不用酒,莫一达巧牵手回”。成亲情节简单,却抒发了一对新人那种患难与共、终生相守、热烈真挚的爱情。第十一章“送行路上”,叙述莫一等人上京“谈判”,亲人送行的全过程,抒发他们浓厚的亲情和纯真的爱情及依依惜别之情,鼓舞莫一等人不畏艰险,敢于锄奸除暴,不负乡亲们的重托。第十六章“夜归壮山”,叙写莫一智歼入侵顽敌而建立功勋,被册封大臣后,却不贪恋高官厚禄、不愿享荣华富贵而心系亲人、壮乡,夜骑飞马回归壮山的情况,抒发了热爱壮乡、热爱亲人的蜜意浓情。诸如以上这种抒情中叙事,叙事中抒情,各章莫不如此。

第三、十分突出对人们喜闻乐见的广西山歌包括壮族民歌(壮欢)在内的运用。广西享有“歌海”盛誉,各族人民都爱唱山歌,出口成歌的习俗由来已久。广西山歌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一直令人叹为观止。它涵盖了各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生产劳动中的渔猎采集,开山挖地、农事耕作、伐木造屋、筑路架桥;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尊老爱幼、人际交流、迎来送往、娱乐嬉戏;人生礼俗中的生男育女、成年仪典、婚恋嫁娶、添粮补寿、丧葬祭祀等,无不用歌表达,甚至讲述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授日常的生产生活知识,调解民间纠纷,判断是非曲直,也都以歌代言。山歌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许多方言俚语用在山歌上,能使山歌更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更容易表情达意。山歌常常用赋、比、兴、夸张、谐音等手段来增强其艺术感染力。有“韦仓库”之爱称的韦文俊,满腹广西经典山歌,且有很强的创编山歌能力,完全可以随口吟唱,最有资格跻于广西“歌王”之列。于是在《莫一大王之歌》许多篇章中,或是信手拈来经典山歌,或是自己创编,为叙事抒情所用,很能使作品异彩纷呈。

壮欢,是壮族山歌的一种。最初,壮族人民多在喜庆节日或人们心情极为高兴、畅快的时候,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心情处于欢乐状态下表达出来的一种歌声,因此称为“壮欢”。往后,作为一种歌唱形式的壮欢,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内容均可用来表达。在壮欢中有一种很重要又很特殊的形式——勒脚欢。勒脚,壮语是“复唱”的意思,比其他任何一种歌式都更复杂,要求更为严格,按一定形式反复回唱,并做到歌词内容虽反复重叠而意思不重复和累赘,歌唱形式虽相应重复而无拖沓之感。如果不是高手难以做到。勒脚欢按其句式和唱法,每首有八行、十二行、十八行、三十六行不等,以十二行最为常见也比较盛行。以十二行一首勒脚欢为例,每首三节,每节四行;第一节是整首歌的内容中心,第二节的后两行重唱第一节的一、二行,第三节的后两行重唱第一节的三、四行,形成“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七、八、三、四”句式;第一节是主题思想的体现,第二、三节分别围绕第一节的意思展开、发挥,使歌的内容充实而深化,主题思想更突出。《莫一大王之歌》中,韦文俊先生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运用壮族勒脚欢这个形式,那一唱三叹,那循环往复,抒情叙事,叙事抒情,使故事更生动,人物内心世界更丰富多彩,形象更鲜明突出,作品更具土味、特味、壮味,更具地域和民族特色,增强艺术感染力,让读者特别是壮族读者入痴入迷,倍感亲切!

韦文俊先生创造性地运用广西山歌包括壮族勒脚欢的形式来创作诗歌,使笔者想起毛泽东“中国诗歌出路理论”来。毛泽东早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中国诗歌的出路问题。他说:“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个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产生一个新诗……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数十年来,这一理论对民族新体诗歌的发展起到了航标灯的作用,虽也有不少杂音,却推动了新体诗歌的健康发展。诗人韦文俊长期以来努力学习和实践毛泽东关于“中国诗歌出路理论”,取得辉煌成果。

在《莫一大王之歌》中,关于向古典和民歌学习的例证,可以说俯拾即是。

人们表示爱情的真诚、坚定,常常用“山盟海誓”这一成语,即指山与海为誓言,表示爱情要像山与海那样永恒不变,坚定不移。其实,山可移,海可填,有“移山填海”和“移山倒海”的成语为证。因此,“山盟海誓”仅仅是一般的表示了。在中国古典作品中,有《汉乐府·上邪》《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和散曲《劈破玉·分离》等,对于爱情真诚、坚定地表示,以种种不可能产生的自然现象来表示,是颇为精粹的。

《汉乐府·上邪》中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女子以种种不大可能或绝不可能产生的自然现象向心上人发誓永远忠于爱情。这种表现手法,被后人屡屡模仿,影响较大。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写道:“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称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发誓者一连用了六件自然界绝对不可能或不大可能发生的现象来做誓词,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

散曲《劈破玉·分离》中写道:“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这散曲的立意、手法都与上两篇相类似,发誓永远忠于爱情,但语言更通俗,态度更坚决。

对照《莫一大王之歌》,有几处出现莫一与达巧的爱情誓言,且用山歌形式表达:

第四章“鸳鸯成对”中,莫一唱道:“哥有心来妹有心,天断日头不断情,江水断流情不断,双刀架颈不变心。”莫一达巧合唱:“生不丢来死不丢,除非白马变黄牛,除非扁担生叶子,冷饭发芽也不丢……除非公牛会生崽,公牛生崽也不丢!”

第十一章“送行路上”中,莫一唱:“牵手来到芭蕉林,哥妹生死共条心,变花我俩共盆种,变鸟我俩共山林,变鱼我俩共游水,变鬼我俩共坟茔,除非竹篙长新叶,竹篙长叶不分心!除非红日西边起,红日西升不断情!除非公牛会生崽,公牛生崽不变心!”

这些诗歌显然对于古典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直接用山歌形式来写,或是直接活用经典山歌,这是学习古典、民歌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

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借用红豆以寄相思之情。因红豆而寄兴,珍惜友情,希望友人不要忘记自己,一问一劝,尤觉情意绵绵。

《莫一大王之歌》有几处用山歌的形式写作,把王维所写的“友情”深化到“爱情”,颇有创造性。第十一章“送行路上”写道:“两对笑眼望笑眼,匆匆来到红豆坡:‘送哥送到红豆坡,讲起分离泪成河,破开手臂栽红豆,入肉相思不忘哥。\’‘举手摘下红豆荚,去荚取豆带回家;红豆艳丽耀双眼,歌声飘过万丈崖。\’‘满坡红豆红艳艳,摘袋红豆挂身边,妹背红豆回去种,红豆种在妹心间。\’‘归就归,妹念哥来哥念妹;哥栽红豆在心里,红豆发芽哥就归!\’”第二十七章“灵堂祭歌”中,达巧还唱:“破开手臂栽红豆,入肉相思难断根;做梦如同亲眼见咧,醒来隔天又隔云。”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的是深挚的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两个词组(不是两个句子),突出两件最普通的事物——“线”“衣”,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韦文俊对此古典心领神会,也把“线”“衣”移到写夫妻之情上来。

还是第十一章“送行路上”,用山歌形式写道:“一双布鞋送给夫,夫到京城别忘妻,线连针来针连线,针线相牵永不离!一双布鞋白布底,千针万线打得密,鞋底打成胡椒眼,妻念夫来夫念妻!”“一双布鞋新又新,千针万线来缝成,针针线线连着妹,哥穿新鞋不忘情。哥穿新鞋暖透心,翻山越岭穿老林,刀山火海哥敢闯,不除奸臣不回程!”第十六章“夜归壮山”中写道:“棚里透出油灯亮,达巧灯下缝新衣。一套新衣缝好了,又帮郎君纳鞋底,鞋底厚厚千层布,千针万线缝得密,边纳鞋底边思念,思念情哥入了迷……如今有鞋无处送,思念情哥泪滴滴。”

《莫一大王之歌》多处采用广西山歌形式。在第二十七章“灵堂祭歌”中,几乎首首都是精彩的壮族勒脚欢。韦文俊运用壮族勒脚欢形式确实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韦文俊学习和实践“中国诗歌出路理论”,学习民歌和古典,写作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获得重大的艺术突破,特别值得诗人们及诗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关注!

第四、把壮族地区民族风情习俗、物产融人诗中,加深了现实主义成分,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如前所述,诗的本身运用广西山歌包括壮族勒脚欢,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从作品的一系列情节来看,许多情节和细节都涉及壮族地区的自然风土习俗和社会现实。诗中披露岭南壮族聚居地区特别多山,还披露许多特有的风物。第十二章“智斗获胜”中,写的“老虎耳”“狗尾籽”,是壮族地区普遍生长的野生植物。“老虎耳”形状酷似芋头,“狗尾籽”与小米也非常相似,不是每个人都能容易辨别出来的,因此莫一能够以假乱真,在皇帝面前斗倒胡差官。在封建时代,广大壮族人民受双重压迫剥削,生活极端贫困,长年累月多是喝粥。热天喝热粥,自然汗流浃背,如果粥里再加上辣椒,喝了难免要挥汗如雨。正因为这个原因,莫一能够利用这个办法,与众兄弟吃喝拌有辣椒的热粥,造成假象,证实“壮人皮漏水”而化险为夷,粉碎了胡差官要剥壮人的皮来盖宫殿的恶毒阴谋。《莫一大王之歌》正是将壮族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

第五、山歌化的诗句,常常用赋、比、兴、夸张、谐音等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除如前所述的爱情誓言之外,仍有多处值得一提。第四章“鸳鸯成对”中,言及贫苦生活时,莫一唱道:“上村下寨算哥苦,百弄千山算哥难。补件烂衣三斤重,大旱三年晒不干。砍柴换米难上难,一筒碎米分九餐,罐子煲来调羹舀,何曾得饱哪一餐?”达巧唱道:“苦忧忧,三天无米下锅头,老鼠进灶去生崽,蜘蛛结网满锅头。”第十五章“借刀斩奸”中,胡赖施毒败露,有诗句写道:“蜈蚣钻进猪笼躲,如今它才露出脚;当众破开墨鱼肚,一眼看穿黑心窝!”其中运用的赋、比、兴都很值得肯定。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把思想感情及有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莫一大王之歌》这一叙事长诗中,铺陈与排比结合在一起,将一连串内容紧密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淋漓尽致地铺写,又一气贯通,加强语势,渲染环境、气氛和情绪。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是不可以忽视的。

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是一部成功之作。这是壮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将标志着壮族文学又跨上新的台阶。《莫一大王之歌》自始至终,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几是无可挑剔。如果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讲,考虑到可以锦上添花的,似应注意一点:在第二十七章“灵堂祭歌”中,达巧哭灵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天动地。壮族勒脚欢那回环往复、三叹一唱的特异功能,特别适合表达达巧对莫一大王的深厚感情。这是全诗抒情、叙事的高潮所在。但在作品开机印刷之前,笔者向韦文俊面陈两点:达巧孤独无助地哭,缺少亲友和壮民的关心慰问以及对英雄的哀悼,不符合人情味很浓的壮民族习俗实际;在哭灵中,如能对莫一大王英雄业绩和伟大精神有提纲挈领的表述,将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幸好作品印刷之前,韦文俊就增写30余行诗,及时地完美地弥补了这一不足。正是:“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唐人皇甫枚语)

新闻推荐

送文化 送科技 送卫生 桂林市今年“三下乡”活动昨启动

本报讯(记者支荣)免费春联现场写,科技送到农民手,健康问题有义诊。昨日上午,在永福县永福镇,由市文化、科技、卫生等10多个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团队给这里的乡亲父老们送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这也...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了传承这份壮民族文化遗产)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