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子健 本报通讯员 夏冯斌
“阿姨,割草喂兔子吗?”
“不是,草一茬长一茬短不好看,自己家的环境自己维护。”
11月26日,记者来到永福县三皇乡余庙屯,一老人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割草。余庙屯有17户人,70余口。村口有绿树花圃,家家门前有草坪,村里的房屋修葺一新,还有篮球场和各种健身器材,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让该屯成为附近闻名的卫生标杆。
“村里卫生搞得好全靠村民自觉。”保洁员黄先界说,“我一个月只扫一次地,村里的卫生也一样好。”包村工作队员也说,上级来检查,从来不用提前通知,什么时候来都这么干净、漂亮。
2013年之前,余庙还不是这样。“下一场雨就要脏一周。”那时路面还没有硬化,走进去都是脚沾黄泥一尺高。后来,乡政府给余庙屯提供了水泥,村民投劳把道路硬化了,再后来又兴建了篮球场、农家书屋,添置了健身器材,在村口修建了花圃,家家门前规划了草坪,村民们把自家的房子也拾掇得越发漂亮。70多岁的黄大爷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晚年越过越开心。”
新闻推荐
夏冯斌6月8日,笔者来到永福县百寿镇朝阳村,但见青瓦白墙的小楼、清澈流淌的小溪水、还有大片的橘林,在山峦的衬托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支书刘宏军高兴地说:“多亏了近年县里指导我们发展富硒沙...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