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阳朔 > 正文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让一个个山村焕发新生机

来源:桂林日报 2019-05-23 14:49   https://www.yybnet.net/

每年夏天,高埠村的荷花会吸引大量游客来游玩。

骥马村里利用当地的泥坯房改建的特色酒店。

游客在大寨梯田游览。

近些年来,桂林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契机,实现乡村振兴的跨越式发展。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以阳朔、龙胜为代表,以灵川、雁山、恭城、平乐等县(自治县)为依托的全域生态休闲旅游格局,为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日前,本报记者通过对龙胜各族自治县、阳朔县、平乐县3个行政村的采访,感受到了乡村休闲旅游给桂林农村带来的改变。

□本报记者汤世亮景碧锋蒋伟华文/摄

龙胜大寨村:一个被旅游改变的村子

5月的龙脊已是绿意盎然。走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的旅游通道上,随时可以见到背着旅行包的不同肤色的游客。就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彻底改变了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

“如果不是开发搞旅游,我们村子至今还脱不了贫呢。”5月6日上午,在经历忙碌的“五一”节假日后,潘德英终于可以有时间坐下来安心地喝上一杯刚泡好的茶。“人家‘五一’是休假,我们却是忙得不可开交。”潘德英虽然在“抱怨”,但脸上的笑容还是隐藏不住。今年快50岁的潘德英是大寨村田头组人,跟寨里大多数村民一样,潘德英跟丈夫在家开起了农家乐。“现在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就可以赚到钱了。”说起村里近些年来的变化,潘德英显得特别激动。

大寨村位于龙胜东部,距龙胜县城43公里,在龙脊镇也算是个比较偏远的村子,而潘德英家所在的田头组则更为偏僻。“如果不是发展旅游,田头组这么偏的地方根本就不会有人来。”潘德英是大寨村小寨组人,1990年经人介绍嫁到了田头组。“那时候穷得无法用词来形容。”对过去那段岁月,潘德英不堪回首。在她的记忆中,她刚嫁到田头组的时候,组里公路还没有通,出去赶圩得披星戴月,天不亮就出发,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不仅没有通路,连电也没有,村民晚上都是点煤油灯过日子。

虽说后来在政府的资助下,大寨村2003年修通了通组公路,但村民的生活仍然没有起色。“村里人除了种田,就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了。”潘德英告诉记者,田头组共有300多人,那时候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潘德英结婚的时候一家8口人就挤在父母修建的老房子中,来个客人都得到邻居家借宿。

但这样的日子从2003年9月26日大寨开寨那天起就逐渐改变了。“大寨无人想耕种的梯田成了外来游客的宝。”潘德英说。随着外来游客的逐渐增多,大寨村各组的村民都开起了农家饭店和旅馆,坐在家中就可以赚到钱。

潘德英跟丈夫经营的“追月楼”农家旅馆有20间客房,能同时接待100人用餐。据她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她家的旅馆爆满,她跟丈夫都忙不过来,还请了几个远房亲戚来帮忙。“现在忙三天胜过过去一年。”潘德英乐呵呵地说。

而如今,除了开饭店和旅店的收入外,潘德英跟大寨村的村民每年还有分红。

据大寨村支书潘保玉介绍,自从2003年大寨金坑梯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起,村委就与旅游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的协议,但最初几年旅游公司是定额给大寨村委一笔梯田管护费,每年这笔费用只有几万块。2007年,大寨村与旅游公司重新签订协议,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的7%返还给大寨村。而按照协议规定,村民必须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自此,大寨村的梯田维护费从2007年的约15万元一路升到2018年的670多万元,户均获得2.5万元人民币,最多的一户分得了5.6万元。

“以前都是靠种田养家糊口,除了能吃饱外手上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没有什么其他的赚钱门路,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没想到种田还能有旅游分红。”村民潘石保家在景区内一共有约4亩梯田,谈起以往种田的穷日子,潘石保唏嘘不已。“本地流传的一句民谣‘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就是讲以前村民的生活状况。”潘保玉说。

而自从与旅游公司签订共同开发梯田的协议后,之前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曾经的空壳村又开始热闹起来。“之前种田赚不到钱,村民维护梯田景区的积极性也不高,现在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这些年随着村上的旅游发展,村民每年不仅能分红,大伙空闲之余还搞起了餐饮、住宿,也有的卖旅游产品。你看村里那一栋栋漂亮的吊脚楼,都是这几年村民赚到钱新建起来的。”潘保玉说。

记者在村民家中走访时也发现,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已成为居家必备品,手机、电脑、互联网宽带在寨子普及,有的家庭还购买了私家车,曾经在本地流传的“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据统计,2004年,大寨村接待游客仅3.2万人次,到2018年,游客接待量已达78万人次,居民收入也由14年前的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12000余元。旅游让大寨村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阳朔骥马村:在中西文化交融中蜕变成蝶

春夏之交的遇龙河畔,山峰清秀峻峭,绿草如茵,翠竹葱郁。遇龙河的水清澈透亮,鱼儿闲游,竹筏漂摇……

骥马村是遇龙河畔一个具有400年历史的古村落,是清武德将军潘之馥后裔的聚居地,村中有30多座青砖黛瓦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

2000年以来,不断有外地人或本村人利用当地废弃古民居、泥砖房改建特色宾馆、酒店、咖啡馆,一大批像荷兰饭店、格格树酒店、德铭轩、墨兰山舍、潘府那样的特色民宿落成,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带动了当地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旅游发展。

骥马村村民刘军政给记者聊起了村子发展的前前后后。

2003年,荷兰人阿卡来到阳朔,这里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幽静而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深深吸引了他。当他发现了遇龙河畔村子里的泥巴房子后,更是如获至宝,觉得这才是当地的特色。

阿卡开始跟村民商量,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房子租了下来,进行修缮。房屋外观上尽量保持当地原始样貌,土坯墙被保留了下来,房屋周围及院落里种上花草来装点,院落本身布局也保留不变。

在阿卡的理念中,他要把泥巴房建成一个既能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又可以了解过去中国情况的乡村酒店。破旧的烂泥砖房经过阿卡的妙手,被改造成特色鲜明的乡间旅店———荷兰饭店。

2003年后,随着遇龙河漂流的兴起,这里成为旅游的热点。泥砖房改造成的酒店特别受外宾的欢迎,房屋的住宿价格远远高出了阳朔县城一般的客房。

荷兰饭店的运营成功,使得当地人看到老房子经过修缮改造后能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紧接着,在骥马村委的矮山门村,来自荷兰的喀斯特效仿荷兰饭店打造的格格树酒店也名声大噪。

在荷兰饭店和格格树酒店的带动下,从2013年起,遇龙河畔不断有外地人或本村的人将村里的古民居修缮改造成特色民宿、茶庄、太极拳馆、客栈、咖啡厅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形成了骥马村一带富有特色的古民居民俗生态农家观光休闲游路线,400年古村绽放了新的生机。

2012年以来,骥马村所在的阳朔县阳朔镇结合美丽城乡清洁工程、生态乡村建设、生态乡村遇龙河核心示范区建设等工作,在骥马村大力开展村屯绿化、村屯改造、田园景观、旅游设施、交通等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2014年,阳朔镇依托独特的古村落资源,按照“宜居、生态、和谐”的要求,邀请桂林市设计院专家对骥马古村落进行科学规划,开展了骥马古村修复与生态建设工程。按照修旧如旧、体现特色的原则,对30多座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就地取材修复了20多座古民居,将古村内200多米巷道全铺上了青石板,使古村重现古韵,一个“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步步古韵”的桂北民居村落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潘府、咖啡馆、太极馆等一批特色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馆栈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落也焕发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如今,在旅游的带动下,骥马村村民都搞起了民宿、农家乐,户均收入超过十万元,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有人在。时不时地,还有来村里租赁房屋开设酒店的外地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年接待游客达20万多人次,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平乐高埠村:千亩荷花让600年古村焕发活力

“再过段时间,荷花全部开放了,游客会更多……”连日来,平乐县平乐镇高埠村的村民看到村里千亩荷花陆续盛开,他们也跟着心花怒放,因为荷花的盛开将极大地带动村里的旅游。

从平乐县城坐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来到村里。只见村道十分干净,两边的老房子都用石头围起来,显得古色古香,村子四周放眼望去都是荷塘,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已悄悄绽放,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

承包荷塘的欧老板说,他是平乐人,以前一直做水果收购等生意,最近几年看到乡村旅游搞得如火如荼,于是也想尝试一下。后来看到高埠村田园风光秀美,而且村里荒废了不少土地,于是就想到先种点荷花。说干就干,从2014年开始他在村里租用了部分水田,小规模试种莲藕,市场反应不错,第二年就流转近千亩原本荒废的土地,扩大了莲藕的种植规模,在村头还选择了一些土地种植了将近80亩的观赏莲藕,使得莲藕能成片、上规模、有特色,同时组织村民和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合作社,实现了赏、产、供、销一条龙。

他说,每年6月初荷花开园,大片的荷花吸引了县里和阳朔那边大量的游客来游玩,到了周末会有数千人,村子的名声一下刷爆了“朋友圈”。游客来得多了,村民发现停车位不够用,道路不够宽,游客还没地方吃饭。他们很有热情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搬迁至此,距今约有600年历史,以前高埠村就是一个传统农村,村民世代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许多水田抛荒无人耕种。如今村里好不容易出了名,只要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村民的热情高涨,周末光卖水都可以卖几百上千瓶,有的村民还搞起了农家乐。村里几十个村民每天义务出工帮修停车场、整路、维持秩序等。

村民说,再过半个月在荷塘边随处可见各地牌照的私家车,甚至有骑着自行车从一二十公里之外的阳朔赶来的游客。有的村民就搭上“顺风车”,在村头荷塘边做起了卖水、西瓜、帽子、油纸伞等小生意。“随便推个冰柜出来卖点水,一天也能得一两百元,过日子绰绰有余了。”村民张善风大姐笑道,每年夏天借着村里的荷塘她都会赚不少钱,同时村里的农家乐也是生意火爆。

据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社种植的荷花分为食用和观赏两种,食用莲藕以采藕为主,而观赏莲藕以赏花为主,花期可以持续半年。同时,合作社为了跟上形势,还种植了桑葚,打造了沙滩供小孩子玩耍,休整了步道准备6月初迎接大批客人。合作社的成立也带动了10户贫困户一起种植莲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记者手记

3个村寨,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路子

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十多年间,因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桂林的一些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胜大寨村、阳朔遇龙河畔的骥马村、平乐的高埠村,可以说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佼佼者。

大寨村充分开发梯田旅游的优势,运用家中的吊脚楼开饭店,还通过和旅游公司合作,在梯田里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取得分红,实现多重收入。利用龙脊梯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得处于山旮旯里的大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遇龙河从村里横穿而过,延续了400年之久的骥马村古色古香。然而,也因为年久失修,年轻人进城打工,古村落坍塌面临废弃。这一切,因为一批像阿卡、喀斯特这样的外国人的到来和带动,焕发了新生:利用古村落,开设特色宾馆、酒店、咖啡馆,因地制宜又极富特色的一个个酒店客栈,把骥马古村打造得美轮美奂。

而作为毗邻平乐县城的高埠村,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半城郊经济”,利用废弃的土地,因“荷”而动,最终实现了赏、产、供、销一条龙,为高埠村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子。

这3个村落,地处桂林3个县,情况各异,但都紧紧地抓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这条路径,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的路子。

新闻推荐

多部门联合行动 整治非法开山采石

本报讯(记者庄盈通讯员刘惠雄)漓江风景名胜区白沙镇内的多个非法开山采石盗采点被拉起了警戒线,数台工程机械开足马力拆除...

阳朔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让一个个山村焕发新生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