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从野骑到马术 桂林骑手自有一片草原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3-19 11:37   https://www.yybnet.net/

桂林骑手的野骑活动。(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碰碰的马场马术训练。

■记者苏文娟文/摄

穿好护腿,戴上头盔,执缰绳控方向,一人一马踏步而去,饮水漓江边,穿行群山间。当大家的意识还停留在骑马是一种贵族运动的时候,桂林已经有这么一群爱马的人,他们因为爱马聚集在一起,相约“野骑”,探讨马术,甚至培养自己的儿女也成为马术爱好者。在他们眼中,骑马并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运动,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作为全世界唯一一项由人和动物共同完成的竞技比赛,无论是否参赛,人和马的和谐相处,动物对人内心柔软的触碰,才是这群爱好者看重的事。

大家常调侃,爱上一匹野马,但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但如果你接触过这些爱马的人之后,你会发现,爱上一匹野马,你心中自然有草原,而且在骑行的路上,你会多一种通向幸福的选择。

桂林早期骑手热衷野骑

17日下午,桂林的雨势未歇。这样的雨势,孜孜爸并没有撑伞,从车上拿下胡萝卜后径直走进了马房。“再给它吃一根胡萝卜,孜孜上次看视频说凯撒瘦了。”孜孜爸一边和教练交流,一边拍摄视频给女儿看。

凯撒是一匹白马的名字,也是孜孜父女的马。“我女儿骑马,也是我带入门的。”孜孜爸回忆说,2011年左右,桂林有了第一个马场,也许是因为对马的喜欢,也许是因为马场的聚集作用,桂林最早一批骑马的人走到了一起。

“那时大家经常出去野骑。”孜孜爸说,野骑是行内话,就是在野外骑行,当时这批骑马爱好者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白竹境水库,也去过乌桕滩,最长的距离是从九马画山到阳朔县城的骑行。

当时的野骑在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这些早期骑手的技术,“当时就是随心所欲地骑。”孜孜爸说,马是有灵性的动物,虽然刚上马背会有些不适应,无法跟上马的节奏而造成颠簸不适,但慢慢地,人和马就会达成协调配合,“再加上当时马场主人有竞速马术背景”,这一批骑手更喜欢野骑。

如此算来,孜孜应该是早期骑手中年龄最小的了。孜孜爸说,孜孜小时候很害怕马,大人扶她上马背,她会哭。再次接触马是在七星公园、兴坪等地方的景点拍照处,“那时候她不太抗拒马了,可以坐在马背上拍照。”在爸爸的带动下,长大了的孜孜偶尔接触野骑队伍,“已经完全不惧怕马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放在骑马者身上是最恰当不过。这些骑马爱好者在出发时,也会准备全套装备,头盔和护腿是必备,一旦穿着了正式的骑行装,骑手们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整个人在马背上显得挺拔而自信。“这可能也是很多骑马爱好者最开心的地方。”孜孜爸说,桂林早期的骑马爱好者有20多位,春暖花开时,在乌桕滩等适合骑行的地方,都能不定时看到他们的身影。“大家在追求一种策马扬鞭的潇洒状态。”孜孜爸说,“这跟各种兴趣爱好能带来的成就感一样。”

新一代骑手转战竞技马术

孜孜爸很久不骑马了,这跟桂林骑手的心态和骑马氛围的改变有关系。在2015年左右,包括孜孜爸在内的早期骑手开始进入“瓶颈”。“骑马能享受的乐趣似乎都感受到了,想要不同的技巧和方式的时候,似乎又跟不上了。”孜孜爸说,在这个时期,早期骑手中大多数人开始慢慢放弃骑马,但也有继续坚持的,他们朝着技巧和障碍转型,“开始进入马场马术,不再随性骑,而是讲究人和马节奏的配合,速度和技巧的转换。”

在这个转型中,孜孜爸和绝大多数早期骑手一样暂时放弃了,但孜孜成功转型。“小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孜孜爸说,女儿从野骑快速转型回马场马术,开始和马磨合训练,走地杆、跨障碍、花样马术,孜孜都完成得很好,还参加了马术考级。

“孜孜的这种转变是一种必然。”孜孜爸说,骑马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要想一直坚持,总需要新鲜挑战的注入。野骑给了骑手们信马由缰的最基本满足后,他们开始寻找不同方向的挑战,推进提升自己的爱好。现在孜孜已经去国外求学,在那里见识了更浓厚的马术氛围,对于骑马的爱好还在继续提升。

虽然年龄比孜孜还小,但碰碰跟孜孜一样都是桂林小小骑手。碰碰并没有经历过原始意义的野骑,她是桂林骑马爱好者全新一代的代表。

碰碰接触马出于偶然,但她喜欢马的理由却十分天然,“我喜欢小动物,但因为对猫、狗的毛过敏,不能养小动物。我骑马,就相当于我养了一匹马。”11岁的碰碰思维敏捷,讲话井井有条。“她从来不怕马。”碰碰妈说,有一次碰碰在训练时从马上摔了下来,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当时她吓得心脏都停跳了,但碰碰稍微休息一下后,继续翻身上马训练。

因为爱好,所以坚持,碰碰的教练说,碰碰是马场里坚持最好的一个孩子,每周都会定时来骑马。遇到狂风暴雨,一些小骑手可能就放弃了,但碰碰还是会来。因为坚持,家长也十分支持,碰碰现在还在学钢琴和舞蹈,碰碰妈说,如果课业再重一些,碰碰必须要放弃一项爱好,“那就放弃钢琴,但我支持她继续骑马。”碰碰妈说,她对碰碰没有成绩上的要求,“希望她能一直这么自信和坚强就可以了。”

妈妈对碰碰没有要求,但碰碰自己在马术上小有成就,她在9岁时获得了广西马术锦标赛青少年组总成绩冠军。在采访中,碰碰为记者解释了她参加的地杆赛的规则。在碰碰这一代骑手眼中,灵巧地取得规则内的成功,跟第一代骑手的“野骑”一样有成就感。

桂林马术驰骋空间广阔

早期的野骑,新一代的马场马术,俞雷都经历其中,在一定意义上,他还是其中的关键转折点。

俞雷对马的喜爱,源于小时候亲历的一个场景。“当时城市里还是能看到马的,我记得那天,有一匹马从我面前飞驰而过,那种速度和状态的感觉,让我难忘。”成年后的俞雷,一直念念不忘骑马。在桂林早期的野骑爱好者中,俞雷也是其中之一,到现在,他还保留着当时骑行到九马画山的照片。也就是在2015年时,当第一代骑手的热情退去,当时凝聚他们的马场也开始走下坡路,这个时候,俞雷接手了马场。“盈利并不是主要目的”,俞雷更注重马对人的“培养”,马术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他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更多人了解马术喜欢马术。尤其俞雷本身就是因为爱马而转行马场,他更喜欢更多桂林的孩子了解爱上马术。“要想达到推广马术的目的,必须要走马术竞技培训的路。”俞雷说。

同样是兴趣培训,俞雷坚持马术的培训和其他美术画画的培训有所不同。“马术是让人和动物沟通,人在驾驭马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状态的调整,让自己变得自信。”俞雷说,这一点在碰碰身上就有体现。之前的碰碰,如果被老师批评了,就会郁郁寡欢;现在的碰碰再遇到这种情况,“不会觉得不高兴,我只是想我做到最好就行。”同时俞雷发现,孜孜身上的转变,更能证明素质教育的重要。俞雷说,孜孜的性格并不是简单地变开朗了,而是她通过骑马,掌握了一种寻找快乐和幸福的方式。

没有局限于商业的盈利,俞雷对马的思维和想法也更开阔,他甚至还想到了跟旅游的结合。他说,桂林是一个知名旅游目的地,他想到了骑马游漓江的项目。“在法国、新西兰和澳洲这些旅游城市,都有这样的旅游项目,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而是一种城市品位的体现。”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准备组建一支桂林的马术队伍,争取能在桂林举行类似“环广西·世巡赛”、“桂马”之类的比赛。

从野骑到马场马术,从初代骑手到全新一代的转型。俞雷说,桂林人对马的爱好和对马术的了解只是萌芽,他相信,前方还有广阔的草原等着全新出发的桂林骑手驰骋。

新闻推荐

醉美桂林山水

16日清晨,阳朔县的大面山上,两位来自广州的游客沉醉在美景中。当日,暴雨过后,秀美的景色中出现了云海,让人宛若坠入仙境,流连忘返。记者游拥军摄...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野骑到马术 桂林骑手自有一片草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