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行走在桂林的路上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3-14 11:06   https://www.yybnet.net/

共享汽车的推出,让很多市民和游客多了种出行工具。

就在刚过去的一年,交通出行方面消费体验的巨大变化,颠覆了很多桂林人的固有认知。在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路网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过程中,舒适便利的动车、新能源、共享交通逐渐成为了城市出行的主角。桂林人的交通消费体验与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共同跳动,自由舒适、丰富多彩的出行消费趋向高效便捷、智能环保。

造路城市铺就便捷回家路

过去一年,市民感受到了桂林从“南北一条路”到“路网四通八达”的交通变化,便捷、快速成为了日常出行的主旋律。

开车向南出市区,踏上2017年完成“变脸”的桂阳公路,不到50分钟,市民廖敏已经身处阳朔县城,一路上的山水风景让同行的乘客直呼“太美”。与廖敏的方向相反,每天从市区回八里街家中的李华季出行不再感受到前几年的拥堵。“我往八里街可以走北辰立交或者滨江北路,路线选择多着呢。”

廖敏和李华季都感觉到,现在开车跑在路上,除了拥堵少了,桂林还有了一些大城市品质出行的味道。

“新铺就的沥青路面开起来又快又安静,绿化照明设施都不错,以前不愿开车,现在抢着开车。”正如廖敏所说,去年,桂林市内65条道路相继完成“白改黑”路面改造提升工程,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一大批天桥、下穿通道通行。伴随着这些节点的改造提升,道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肌体实现全方位的“舒经活络”,桂林人迈入了品质交通时代。

桂三、资兴高速的一举开通,更把龙胜和资源这两座从未通高速公路的县城一举纳入桂林“一小时经济圈”,周末驾车走高速到周边县域度假,既快又舒适,已经成为桂林人品质生活的一部分。从城市到县域再到乡村,越来越多的便捷道路让市民体验到了快速交通带来的诸多便利,也让桂林人手握方向盘的交通消费超越以往。

高铁时代购乘体验持续刷新

以桂林为区域核心的高铁网络带给桂林人前所未有的远行体验,但更快速、舒适的高铁消费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品质时代。

春运期间出行的桂林人张桂华对以前风里来雨里去辗转奔波于购买火车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到如今手机上网网络订票一键可得,他对高铁出行的便利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家里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网络订票,打开手机选好车次购票,不仅可以微信支付,还可以像飞机一样选择心仪的座位。”张桂华把这种体验笑称为“翘着二郎腿的购票经历”。

与张桂华对购票体验的满意不同,3月10日,旅游爱好者小白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高铁旅途,他对高铁舒适度的评价则来自于旅途。

刷脸进站,自助验票,如此现代化的乘车体验已经成为了高铁乘车的日常。小白的目的地是自己从未到过的南京,乘坐的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兴号动车组,这组动车最高时速350公里,被称为“金凤凰”。

从以前的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铁路旅客的乘车体验持续提升,“以前的绿皮车速度慢,座位硬,噪音大,但现在的动车组速度快,舒适的座椅还能灵活调整,极快的速度噪音也不大。”不过小白没想到,复兴号的乘坐体验比他的预想更超前,复兴号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更宽敞,车上的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还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调节,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完全像一座“移动的酒店”。

公交升级一卡走遍“天下”

与铁路出行的现代化类似,以公交为代表的桂林公共出行在2017年实现了巨大升级,智能、舒适逐渐成为关键词。

便利的乘车体验建立在丰富的乘车路线和舒适的乘车体验之上。住桂湖花园附近的市民罗冰冰喜欢坐公交车出行,“我家前后门都有公交站台,加起来有8趟公交车可以选择。”从柴油车,到空调车,再到清洁能源车,车厢变得越来越宽敞,乘坐起来越来越舒适。

53岁的黄许敏住在施家园附近,每天乘坐25路公交车出行。不过,如今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站在寒风中伸长脖子等车,而是在家掏出手机,打开桂林出行网的APP,里面的掌上公交功能成为了他的“千里眼”。“你看,25路车显示离我还有4站路,预计8分钟后到我这一站。”8分钟后,他登上了这辆25路车,拿出桂林通卡秒刷交费。

目前,桂林人持桂林通卡,不仅能在广西已经建设了一卡通的城市通用,桂林通卡还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156座城市相连通,实现跨城市使用。

智能、舒适的公交体验还体现在公交站台上。公交车站台增设了便民椅,用上了电子站牌,在电子显示屏幕上,可以看到公交车辆的运行轨迹以及公交车进站的实时状态,与掌上公交的功能类似。掌上公交、电子站牌、一卡通等现代科技在桂林公交系统的应用,是一整套公众智能出行场景的解决方案,给桂林人的公交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体验。

绿色交通赶上新能源浪潮

新能源是桂林2017年交通消费的热词,无论是私家车还是公共交通工具,在蓝天白云下出行成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

市民周先生是桂林市第一块新能源私家车号牌的拥有者,绿色车牌宣告了周先生的爱车节能环保的特殊身份。周先生的出行账算得很明白,每天如果开汽油燃料车,他的花费在20元左右,一个月油钱400元,如果开电动车上班,每天花费不到3元,一个月下来少支出300元。新能源车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中新的热点,越来越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让私家车有了更多选择。

除了私家车,很多市民已经对公共出行领域的新能源有了全新体验。3月11日,一辆安静的“大家伙”从桂林火车站公交站台驶过,驾驶员张师傅启动这辆“桂林制造”的比亚迪双层电动巴士,车厢内相当安静,乘客们的交谈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张师傅已经开了十来年公交车,这是他第一次开上电动公交,“动力不错,没有尾气,安静快速,我们自己开着就觉得舒服。”

乘客的体验要比张师傅更直接,车上空间比普通公交车舒适宽敞,坐在座位上可以轻松地将腿伸直。车上配备冷暖空调,二层车顶还带天窗,采光面积比现有的公交车大多了。如今,已经有36辆纯电动双层巴士在市区开跑,今年内桂林公交还将投入使用约200辆纯电动公交车,届时电动公交将覆盖市区的主要公交线路。

除了路面上,清洁环保的电动能源也开始在漓江上应用,环保低噪的电动排筏已经在漓江亮相,同时漓江游船的天然气动力改造也在推动中。在不久的将来,漓江旅游生态将进入“全绿色”时代,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舒适体验。

共享交通在竞争中改善体验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出行中的必不可少,共享交通的浪潮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颠覆了桂林人短途出行的原有方式。

每天骑上小黄车到市中心的单位上班,已经是黄小伟的出行习惯。小小的共享单车不仅成功改变了很多市民的出行轨迹,更撬动了整个公众出行市场。

在ofo小黄车入驻桂林之后,摩拜单车、哈罗单车同样看好桂林巨大的市民和游客短途出行市场,相继进入桂林,桂林的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红橙黄蓝”共同竞争的现象。

有了合理的竞争,就有消费体验的升级。共享单车进入桂林时间不长,却已经结合乘者的体验经历了几次升级换代。“比如小黄车刚开始的机械锁都很简单,现在都是电子锁,小蓝车的电子锁刷二维码号称秒开。”黄小伟说,又比如小黄车的轻量化升级,小蓝车甚至对坐垫“大做文章”,提高市民骑车时的舒适感等等,都是为了让骑行者有更好的体验。持续更新的细节体验显然更受市民喜欢,共享单车很快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据统计,目前每天骑共享自行车出行的桂林人已超过了1.5万人次。

共享单车方兴未艾,共享汽车已开始进入桂林人的出行领域,比出租车更便宜的使用价格让它受到了部分出行者的青睐。共享出行在方便市民生活、赋予城市新生活样态的同时,也推动着城市社会在个体意识、商业文明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整体提升,让桂林人的交通出行消费选择更自由、便捷、舒适。

记者沈青/文游拥军/摄

新闻推荐

桂林市A级景区总数达到60家是全区拥有A级景区最多的地级市

本报讯(记者刘倩)日前,自治区旅发委发布了广西最新A级景区名单。截至2017年12月31日,桂林共有A级景区60家,其中5A级景区4家,分别是桂林漓江景区、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两江...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洋学生感受中国年2018-02-28 07:08
评论:(行走在桂林的路上)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