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已经失踪的井圈。(图片由村民提供)
本报讯(记者龚亮勇)眼看春节临近,阳朔县葡萄镇乌龙村的不少年轻村民却有些苦恼。近些天,他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村里一个老井圈被盗的消息,希望能获得线索将之找回。
如今,尽管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这个老井圈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大,而简朴的石质造型也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但村民们还是心疼又焦急。因为,它承载着的是乌龙村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回忆。最重要的是,春节少了它,年味都要淡不少。
乌龙村地处阳朔县葡萄镇福旺村委。据阳朔县志记载,村子始建于清代初期,完建于1724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村子按照姓氏分成东西两个聚落。
据村里老人们说,夹在中间的一口老水井几乎与乌龙村同岁。大约在百年前,村民们集资对老水井进行了修缮,并凿空巨石,在井口竖了个六七十厘米高的井圈。
甘甜的井水滋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乌龙人,日复一日的井绳拉拽也在原本光滑的井圈上刻下了密密的绳花。前几年,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拎着水桶去那打水了。老水井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渐行渐远。
去年12月下旬的一个早晨,有村民走过老水井,突然就发现竖立在那已逾百年的老井圈不见了踪影。老井圈重达两三百斤,轻易挪不动。在村里遍问不知下落后,村民们怀疑是不是被人盗走了,赶忙报了警。
“村里爷爷辈的人,看到光秃秃的井口眼睛都红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得知后也很焦急,开始打电话、发朋友圈、发网帖扩散这个消息,希望能获得相关线索,以找回这个老井圈。”
“90后”村民刘群星告诉记者,她还受村民们委托,在当地媒体发布了悬赏公告,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线索。
村民们如此不舍,是因为对井圈有着深深的情感。
刘群星告诉记者,老一辈村民相信,养育一代又一代乌龙人的古井有灵。即便是在如今,村里无论谁家操办红白喜事,都会到井圈前进行供奉。每年除夕夜,村民们都会拿上烟花、爆竹到这里守岁。凌晨零点钟声一响,人们都会在井圈贴上红纸,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满是绳花的井圈也承载着对家乡的回忆和眷恋。”刘群星说,以前小时候,井边的空地是大人们闲话的场所,孩子们则围绕井圈嬉戏。大人怕孩子跌进井里,总是扯开嗓子让孩子走开。在没有冰箱的夏日,一瓢冰凉甘冽的井水也可以驱散人们的燥热。
“井圈是石质的,直径约一米,内圈满是绳花,特征还是很明显。希望更多的人帮忙留意一下,让它早日回家。”刘群星说。
新闻推荐
本报桂林讯(记者/李春生通讯员/李育全)2月1日,桂林火车站联合铁路派出所在桂林北站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活动。当天,桂林火车站(包括桂林、桂林北、桂林西、阳朔、三江南站)发送旅客3.6万人...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