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有消息称,支付宝开展了一项一键预约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了包括广西在内的8个省和自治区。但记者联系到实施单位后得知,这项业务现阶段在广西只在南宁和贵港两地开展,桂林暂时还无法预约。
不过,记者从桂林农业部门了解到,桂林早就在植保领域使用无人机了。早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用航空”写入,无人植保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同年5月,临桂就率先购入一批无人机设备,用于水稻农田作业。
到现在,无人机在整个桂林的植保范围内,已经应用到怎样的程度了呢?
三县区率先购入无人机
临桂区会仙镇的种粮大户刘旺喜因为没有赶上早稻的播种,在今年7月中旬,早早就在自己的400亩水田里种上了晚稻。在接下来的酷热天气里,他要面临繁重的田间杀虫喷药工作,就在这时候他欣喜地得知,临桂农业局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帮他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已经大量使用在示范点和示范田,经常也会以这种方式对种粮大户进行扶持。”临桂农业局副局长秦四平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临桂有七千多亩农田是用无人机进行的农药喷洒。”
据了解,早在2012年,临桂两江镇就聘请了专业的无人机,对镇上的万亩粮田基地进行飞机施药,当时在桂林也是首次。2014年,临桂引入一批植保无人机,此后,包括阳朔、荔浦等县在内,都曾投入资金利用无人机对果树的病虫灾害进行喷药杀除和预防。
今年5月,阳朔县、全州县启动大规模捕杀木虱专项行动,使用的就是无人机喷洒,这种机械化、立体式地喷洒,使得扑杀变得更精准也更高效。
“其实在2008年桂林就开始了植保无人机的探索,到现在,全市范围内已有临桂、荔浦、永福三个区县购入无人机,进行无人机农药喷洒推广与试验。社会上经营植保无人机的公司越来越多,使得这个产业越来越快速渗透到本地农业生活里。”桂林市植保站站长张武鸣如是说。
喷药效果相当明显
对于无人机这种高效田间运作模式,本地很多农民感受很深。
种粮大户刘旺喜告诉记者,如果是人工喷药,使用电动喷药器,50亩水田就算天气好也要喷个两三天,“而像我家,有400亩水田,动用两台无人机,一天内就可以全部搞定”。
“使用无人机作业,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张武鸣说,按照以往的喷药方法,相邻的水稻田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喷完。“这边的水稻喷完药杀完虫,可是旁边的没有喷杀,这样杀了虫的水稻就可能很快重复遭受虫灾。而使用无人机,一天最少可以作业200亩农田,喷药工作能迅速大面积覆盖。”
在专业人士看来,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也更符合农业提倡的环保效益。
“以往杀虫喷洒农药,大多通过人工操作,农友不会太注重隔离防护,喷药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伤害。而使用无人机,高空遥控作业,农药经过雾化,确保渗透更彻底更高效的同时,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对人体造成伤害。”张武鸣表示,传统的手工喷药,属于低浓度高喷量,而无人机喷药则是高浓度低喷量,平均一亩田可以节省10%的农药用量,用水量也比以往减少了至少50%。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尽管无人机在植保方面有很多优势,但在真正面临市场化经营时,还是遭遇有价无市的尴尬。
“现在,我们主要是配合着对农业示范点进行无人机喷药,就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能逐渐接受这项新生事物,所以现阶段还不收取费用。”桂林益三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姜志纲经理告诉记者,“在北方,无人机的产业比较成熟,一般会收取每亩20元到30元的喷洒服务费,不过在本地,根据其他无人机公司下乡推广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农民没有扭转传统观念,对收费喷药的接受度暂时还不高。”
尚受一些技术瓶颈困扰
除费用外,农业机械化所遭遇的困难同样出现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上。
“就像早年推广水稻收割机一样,在南方的农业上,遇到的问题也是同一个,无法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秦四平说,“收割机最大的功效一天能达到100亩以上,但是在南方,农田大多分散,真正效用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无人机的使用也是这样。”
当下,因为土地承包或者土地流转,桂林出现了不少连片农田,但大部分农田还是分散的。“桂林的农田情况,大多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本身就分得比较散,而且就算农田相连,也经常出现种植着不同农作物的情况,无人机很难连片进行覆盖性喷药,这就影响了它的效率。”
而针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农药配比,本身就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人机目前在水稻喷药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用无人机喷洒,它所需的农药配比,行业内还没有出台确切的规范。”张武鸣告诉记者,目前能够使用无人机的技术人才,可以说都是综合型的农业人才,现在还都处于培训阶段。
同样因为土地分割的问题,使得无人机在市场运作中也难以普及。“有时下乡推广,有的农民想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但相邻的农户却不想用,工作照样难以推开。”姜志纲说。
“此外,无人机自身也有硬件上的缺陷需要技术改进。”秦四平说,现阶段无人机机体一般载重都在10公斤以内,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电动无人机在喷药十分钟后就需要充电,这也降低了它的使用便利性和效率。
预计两三年内有突破
虽然困难重重,但在秦四平看来,突破的时机也就在未来两到三年内。
“中国农业的巨大需求对无人机产业来说就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作为趋利的市场,本身已经有大量公司投入到无人机的升级与研发中。相信在包括续航、载重等技术问题上,很快能有所突破。”秦四平表示。
而困扰机械化实施的土地问题,则正在经由土地流转等政策得到改善。
“通过土地确权等措施,让农田小块变大块,实现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在农业上的重要举措。”秦四平说,广西将在今后几年积极推进该项工作,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条件。
今年初,无人机行业不断传来里程问题突破的讯息,国内出现了首款7×24小时长航时高机动无人机设备,能够在非常规的地面电力输送系统支持下不间断飞行。在广袤的农田上,一台无人机四处飞舞,数十亩的农田转眼间就被洒下来的雾化农药所滋润。这样的画面在桂林的农田上完全得以实现,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记者吴思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汪永虎通讯员刘飞在昭平县,有这么一个小村,村里河流密布,河水清可见底,水中有鱼,鱼翔浅底。河边有树,树木郁葱,整个小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0%。村前村后皆有山,山奇石秀,其中有一...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