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这些曾经的贫困村是如何脱贫的?

来源:桂林日报 2016-01-05 04:11   https://www.yybnet.net/

山厄根底村利用20元人民币“背景”发展旅游,成为被一座山改变的村庄。

阳朔村落里即将坍塌的泥巴房,经过精心改造后,成为价格超越五星级的高档特色宾馆。

▲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图为甘甲村的村民将南山萝卜外运。

?通过产业转型,柑橘种植,铁坑村建起了一栋栋小别墅。

新闻背景

乡村的建设发展,其根本在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变革的本身又在于产业的培育。如何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成为“十三五”期间地方政府的一大任务。

阳朔乡间即将坍塌的泥巴房被改造成特色宾馆,价格超越了五星级酒店,带动了附近村落的发展;龙胜偏远山区的甘甲村,通过持续扶贫,种植厚朴药材,高山西红柿、萝卜,村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而漓江边的小村落阳朔兴坪镇根底村,灵川县大山深处的铁坑村,都通过旅游和产业转型,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这些村落的发展,在桂林具有一定的代表,对于当前实现***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报记者景碧锋文/摄

乡村特色宾馆的开发,改变了漓江边一个个村落的发展乡间残破的泥巴房被改造成宾馆,其消费超过五星酒店,带动了当地村落的发展

“惊艳!阳朔深山里的几座残破农舍,改造之后堪比五星级酒店!”最近一段时间,这条微信几乎在微信朋友圈里传疯了。这条微信是讲述桂林阳朔乡间残破的泥巴房经过修缮改建后。成为超过五星级酒店的高档宾馆的故事。因为这些特色宾馆在乡间的风靡,带动了遇龙河畔像骥马村、矮山门村、旧县村等村落跨越式的发展,一个个贫穷村因此脱贫致富。

说起把农村的泥巴房和古民居改造成高档酒店,还有些板路呢。

2000年前后,一位荷兰人在阳朔镇骥马村委朝龙村把当地的泥砖房改造成酒店,叫荷兰饭店,提供住宿,并供应西餐和当地土菜。以后相继出现的几家由泥砖房改造成的酒店,都受这家饭店的影响。

这些酒店都是利用桂林农村以前的泥砖房进行改建,将水电进行内部处理。院落里种植各种花木,用石板和碎石铺地,还在墙上开了好多窗子,解决了以前房屋采光不足的问题。

房屋内部大多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增加了卫生间和洗漱设施。由于开了窗子,房屋内部显得很明亮。内部装饰上,墙体的处理尽可能地保留泥砖的原貌,部分进行了修饰。屋内没有电视,有用当地各种农具及日用品做成的装饰,简约不奢华,保留了当地特色又富于文艺气息。

从酒店的整体布局来看,房屋的庭院里都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搭建了石凳和凉亭,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格局。

在荷兰饭店附近的遇龙河旁的大片稻田旁,另外一位荷兰人建起了跟荷兰饭店相似的格格树饭店,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格格树饭店之后,紧接着便是南非人“疯子鹰”在白沙镇旧县村遇龙河畔开设的秘密花园酒店。他的故事被人拍成纪录片,获得国际大奖,广为传播。

旧县村的村民告诉记者,“疯子鹰”2000年前后就来到了村子周边,慢慢地在摸索中建起了酒店。“疯子鹰”本人学过建筑设计,因而在房屋的改建和设计上极富于艺术气息和建筑特色。改建酒店后,“疯子鹰”大力营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今,无论是在遇龙河畔,在阳朔的十里画廊景区,还是在月亮山,抑或是恭城、灵川、灌阳等地,老房子酒店的开发风靡桂林,带动了当地村落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的扶持培育,让偏远村落实现发展变迁进行***,精心培育产业,让偏远山区经济得到发展,为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提供根本保证

“一条蜿蜒的四级公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两边连绵起伏的山上,生长着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摇钱树\’——— 药材厚朴。山谷下部的一块块梯田中,背着背篓的村民一边唱着山歌,一边采摘又大又红的无公害反季节西红柿。在山顶的草地上,到处牛羊成群。而在山坡的一块块洼地,村民正在采收无公害反季节萝卜,一辆辆装运西红柿、萝卜和药材的卡车,来往穿梭在一个个小山村……”

如今,对于甘甲这个地处龙胜北部的小村子,有人用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来形容这个村的产业:从山谷到山顶的洼地上,依次种植着西红柿、厚朴药材树木,还有反季节萝卜。

谈起甘甲村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已经70多岁的村委原主任沈伟娓娓道来。

甘甲村位于伟江河的源头,山高水冷,常年多雾,交通闭塞,贫困落后,当地群众很多外出,吃的粮食一直靠国家救济。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开始引导当地村民种植厚朴药材。到了2000年,村里厚朴药材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当地政府看到群众的积极性这么高,找到了一条致富路,便给予了提供树苗、发放种植补贴等各个方面的扶持。目前,整个伟江乡种植厚朴药材已经达到5万多亩,光是甘甲一个村委就有2.5万多亩。

但广大的土地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1997年,村里引进一家蔬菜公司开始在小南山种植萝卜。结果,山上松软的沙泥土,高寒山区气候,种出的无公害萝卜又大又脆又甜,亩产达到8000斤。

除了种萝卜,村里仅有的250亩水田都种上了高山西红柿。由于高山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西红柿的品质好,硬度和光泽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特别适宜运输,很受市场欢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甘甲村已经形成了高山上的药材厚朴种植、山谷梯田的反季节西红柿种植、山顶的牛羊放牧和萝卜种植等产业。

如今,甘甲村已经成为伟江乡经济的领跑者,人均收入超过了龙胜全县的平均水平。目前,该村正在实行产业转型和进一步的加工。对于很多贫困山区农村来说,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修缮,才是贫困山区群众生活人居改变的根本。近年来,桂林向众多山区村落派驻了驻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帮助村庄实现产业培育,改善基础设施,诸多像甘甲一样的村落实现了各方面的发展。

依靠风景资源的开发,推动了村落经济发展依托当地自然、人文、矿产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开发,让当地村落和群众生活提升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群山环绕中,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缓缓流淌出来。山脚下凤尾竹摇摆,江面碧波如镜,山倒映在江里,重重叠叠,仿佛倒生在水里。江面上,一个划着竹筏、戴着斗笠的渔翁顺江面缓缓而下。

这一幅画面就是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贰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选取的是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右侧的风光。从20元的背面可以看出:在漓江的左岸,有一个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绿色小岛。岛的四周竹林环绕,果木成林,背面矗立着秀丽的骆驼峰和田螺峰。

毫无疑问,20元背面的这幅风景图画,让桂林山水成为了美丽中国的一张名片。

在漓江之滨,群山对岸的山厄根底村,是观赏这幅壮美山河图特别是图画中最大的那座“元宝山”的最佳位置。15年来,也就是因为20元背面的这幅背景图画,让山厄根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2000年前,位于漓江边的山厄根底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人多地少,村民只能养一些家禽,种一些柚子带到市场上去卖,得钱后买米度日。

2001年前后,当地村民郑远忠了解到,20元钱的背景图案就是山厄根底村对面的风景。

郑远忠回忆,当时村里知道这条消息的人并不多。但是,很快,很多游客拿着20元面值的钱,找到了山厄根底,与元宝山拍照,村子很快被很多游客所青睐。

2005年,郑远忠开始把自己家的住房改成客房,住宿收费每天50到60元。山厄根底村虽然有元宝山,但没有码头,从桂林坐船游览漓江的游客和坐竹排的游客直接在兴坪码头下船,这一部分游客中来村里的不多。

山厄根底村村民便想着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村里旅游,把生意做得更大。2008年,村里筹钱修建了16米宽、350多米长的大码头,成为当时漓江沿岸村民自发修筑的最大码头之一。

码头修好后,来山厄根底村的游客量大大增加。如今,山厄根底村90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建起了楼房,有20多户人家搞起了农家乐,村里人或是划竹排,或是搞接待,都捧起了旅游饭碗。

山厄根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因为旅游发展而建起来的村子。其实,在桂林像山厄根底这样依托旅游发展起来的村落还有很多。如灵川的秦岸村、化眉弄村,龙胜龙脊镇的大寨、小寨村、白面瑶寨等,都是依据当地资源产业,对村落进行开发建设,村民由此走上致富路。

实施产业转型发展,大山深处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葡萄新村”、“柑桔新村”的脱贫之路,都是通过产业培育,寻求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了新村的建设

巍巍奔塘山是灵川县大境瑶乡铁坑村的靠山,洞大公路像一根银色的飘带缠绕在奔塘山的山腰上。记者一行人走进铁坑村这个有180多口人且群山环绕的小村庄时,眼前的铁坑村42栋别墅被村前屋后满山遍野的柑橘园包围着,溪流潺潺,景色秀美。

很难相信,在距离灵川县城100多公里外的大山深处,能见到这么一片别墅群;而在十几年前,这里的群众还都住在一栋栋木屋里,经济贫穷落后,为过日子发愁。

谈起铁坑村的发展,村干部李良发感慨良多。

1998年,乡党委、政府号召群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当年村民李金旺、谢盛斌、李满力等10多户人家积极响应,每户腾出约两亩水田试种夏橙,三年后开始收果,亩创产值超5000元,是种水稻收入的6倍以上。柑橘种植让村民看到了希望。至2006年,村里几乎所有的水田、耕地、山坡全部用来种植柑橘类水果,当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500元以上,成了灵川县响当当的水果村。

恰逢2008年雪灾,让村子“受伤不轻”。经过仔细考察村里的实际情况后,村里决定拆旧建新,充分利用原来村落形成的地形条件、根基及地理位置等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户型、统一供地、统一建设、统一公共场所”的办法建房。2009年冬,村民李金旺、黄香政等首批10栋别墅楼拔地而起。

随后在县、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村里的文化娱乐室、灯光球场、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进村道路硬化扩宽、环村水系等项目建设相继完工。

通过产业培育,寻求经济发展来推动新村的建设。以这种方式,桂林先后建成了像恭城的红岩屯、大岭山屯、社山屯,阳朔古板村,兴安的大凸村、黄毛坝村,荔浦的两凉屯等为代表的一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有特色、生活水平高的新农村,铁坑村的建设模式是桂林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新闻推荐

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大行动阶段总结工作会提出继续深推集中整治 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本报讯(记者刘倩)去年10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作出批示:“狠抓全市旅游市场管理大整顿和从业人员的整顿,建立起长效管理和对企业人员的奖罚机制、淘汰(包括上...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这些曾经的贫困村是如何脱贫的?)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