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探访西岭村古文化

来源:桂林日报 2015-08-12 06:18   https://www.yybnet.net/

长者给后生们口传村史

□周荣华文/摄

临桂区五通镇西塘村委西岭村,从元朝至元庚辰年(1340年)建村,至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了。村里古老的门楼,宽厚的城墙基石,历经岁月沧桑的旧房屋和拴马石以及代代口传的人文历史,透露出耐人寻味的文化气息。最近,笔者来到西岭村探访这里的古文化。

古建筑彰显辉煌

在村口下了车,就能听到身旁水沟哗哗的流水声,或许是这几天下了雨,把水沟旁的几块青石板给淹没了。

逆着水流方向走了约百来米远,就到了村中央。村中央有一个两三分地宽的圆形水塘,水是从西面的水沟流进来的,四周用条形石栏杆围住,一直延伸到水沟下方。水塘旁的树下,村民们有的三三两两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打牌,有的把手工活拿来这里做,一起来凑热闹。

水塘的东面一二十米远,就是一座古老的石门楼。石门楼有两米多宽,门框高度接近3米,加上一个帽,整个门楼就超过3米了。两边用方形条石砌成,显得坚固耐用。门楼的厚度超过两米,齐腰高的地方,条石上各凿一个洞,是用来栓大门用的。门楼帽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是用青砖砌成拱形,后面则是平的。门楼下边的门槛石已被人踩得起了小坑,门楼内砌起的青石也被人摩擦得油亮,足以说明门楼的历史悠久。

门楼两边各有一道城墙,左边的城墙长得多,仍有30多米长的墙基。老人说,这城墙高3米多,厚2米,还有铳眼和望台,过去这里是一座坚固的城堡。现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年的威势尚存。

进入门楼内,几排青砖包墙的老房屋展现在眼前。青砖的高度、宽度都比较大,明显与明清时代的建房青砖有差别,听老人说,这是建村时的老房子。进入一个朝西的门楼内,两座房子紧挨着一字排在一起,厅门为六扇,平时只开中间的两扇,逢年过节或有重大喜庆才把六扇门打开。大门上方“喜”字形格窗的中间,用一整块木板雕刻一个“福”字镶嵌在格窗里。脚下的廊沿石一直铺到里面的一家,石板被踩踏得很光滑。现在,虽然这里的主人搬进新楼房居住了,但昔日主人的富有仍隐约可见。

“老姑奶”流芳千古

年逾古稀从村委退休的老支书李桥次,是这个有180来户人家大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手头上有一本族谱,对村里的历史记录了蛮多。

族谱上记载,西岭李氏第六代祖在明朝正统丁卯年(1447年)添了一个叫李万姑的女孩,自幼聪明伶俐,才貌出众,不但喜习文而且好弄武。富足的家常遭遇山寨土匪的抢劫,只有一个女儿的父亲想把女儿培养成文武双全的“能人”,以保家护村,所以没有给女儿过早定下婚事。

长大成人之后,李万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她既有善良之心又有侠义肝胆,凡四方灾民进屋为客,予以施舍。对于抢家劫舍的恨之入骨,只身赶杀贼寇。明朝成化年间,匪贼从西面的透江界抢劫西岭周边村庄的村民,李万姑一马当先与朝廷官兵配合作战,一举挫败贼寇。

一天,暗探报信从融安方向来了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已在永福龙江、临桂茶洞洗劫了蛮多个村子,估计不多日就要“光顾”西岭村。夜深人静,一群土匪从透江界偷偷摸摸来到西岭村,借着月光见是一个年轻的女子拿着灯笼在巡更,两个大胆的土匪上前来,李万姑左右开弓,将这两个土匪摔倒在地,接着又一人打趴了10多个人。为首的连忙吹口哨撤退,却被李万姑只身一人追到透江界,在一个叫枫木垭的地方斩杀,土匪一个多月不敢前来收尸。此后,西岭村和周边的村庄过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当时,义宁县西面的透江村还没有设立寨堡,义宁县官方派来的巡逻官兵在李万姑的家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官兵的吃用全由李家承担。李万姑平时还教这些官兵练习武术。

明成化癸巳年(1473年),李万姑病逝,年仅26岁。县州府衙逐级向上禀报,宪宗朱见深御赐旌表李万姑“女中君子”,曰:圣女,勒石一片,以作纪念。为防匪贼报复,朝廷还拨专款筑城门、城墙为西岭村李万姑家族设防。朝廷拨款建筑城防,村里成立了建筑理事会,负责石料的采购、质量的监督等,如今在门楼正中还可以看见刻有后裔李辉绪、李辉渭、李凤翔、李满鸿四位首事的名字。

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义宁县在县境西面的透江村设立寨堡,征集50名堡兵,在附近购买700多亩水田,每人分到14亩水田自耕自食,政府不收任何税费,任务是把守山门隘口。因为西岭村离透江堡只有3里路之遥,所以西岭村的城防才逐渐停止使用。

李桥次介绍说,李万姑病逝后葬在离泉水妙村下方约一里路的一个突兀的土坡上。后来浔江河因大水摧毁改了河床,这个土坡成了一个“孤岛”,但几经洪水冲洗它却岿然不动。后代人因为清明上坟祭扫不方便,村民集体商量将“老姑奶”的坟墓迁到现在西岭村的后山处。原来的老墓地就被邻村叫做“姑奶祖”,一直沿用到现在。

我们来到村中央的石门楼,在门楼的左边有一块约1.5米高上圆下方的石碑,据说这是当年成化皇帝御赐的“女中君子”碑。石碑上的字迹已全部脱落,但碑底插满了香。村里的人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大家都来这里烧香,就连各种文武演艺队,都要先拜“老姑奶”后才开始演出。

能文善武振家声

在村委干部石欣桥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村头的巷道旁,见到一副旧时用来套马绳的拴马石。拴马石约90厘米高,上方对称凿一个方形孔洞,下方是圆形孔洞,侧面隐约还见到一行小字。路过这里已过八旬的叶老汉说,离这里十来米远的地方曾还有一副拴马石,10多年前村民架桥的时候用来做桥墩了。

叶老汉还说,这两副拴马石是李姓兄弟用的。清朝光绪年间,李家两兄弟同年考取了文武举人,有“一门两举”之说。哥哥李维汉中了文举人,弟弟李维科则考上了武举人。“那李维科可力大无比呀,一百多斤重的大刀左右挥舞还盖过头顶,前后挥舞胸花泼水不入。”老人讲着讲着学起了舞大刀的动作,他说这是前人传下来的。

西岭村李氏族谱本子上还记录着从元朝建村起,族人取得的功名:三代祖叔茂公在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壬戌科中进士,授任桂林府阳朔县儒学正堂;六代祖思廉公在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中举,任义宁县正堂;八代祖德明公于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正德六年任广州府归部侍郎;德绍公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科进士,次年任广东指挥使部都通判,嘉靖八年(1529年)转任山东省经历司都通判;其子李冕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科中进士榜,任广州府经历司都都仕通判……在科举时代,该村出了6个进士8位举人。

叔茂公取得功名之后,资助村里设立了私塾学堂,以每年18担谷子聘请一名先生为适龄儿童教学,家庭富足的学生可以额外资补老师,而贫困的学子可以免费入学。

明朝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思廉公中举,家人闻之大喜。父子商量赠义仓三百石粮食征讨透江贼寇,养兵千口维持地方秩序。地方官府逐级上报,皇帝闻后下旨诰封其为“天下义民”。

西岭村既有“读书为贵”之风又有尚武精神,“李氏武功秘籍”代代相传。民国时期李佛赏的“壁岩功”远近闻名,一掌可以劈断三块叠加起来的火砖,头顶石板任铁锤击打而石碎人不伤,肚皮能撑起两三百斤重的大石板,一个手指头能在杯酒工夫内钻穿七分厚的木板……李佛赏培养武功门徒讲究三个条件:脾气急躁的不接,扯皮吹牛的不收,争强好斗的不教。据说解放后他还在村里教了两届武术班的武功,如今70岁以上的老人仍记忆犹新。

西岭村的古建筑、先人故事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一部历史教材。村民们一代代守护着文物古迹,一代代口传着先人们的故事。

旧房屋一字排开

便于防盗的“燕子门”

洗毛笔的石缸仍有墨迹

西岭村石门楼

新闻推荐

柿子、板栗、柑橘……村里有十多种产业,却难以形成规模。看着其他村靠规模种植产生了效益———大山村,要传统产业还是规模效益?

在大山村,像板栗这样的种植产业有10多个。如何整合传统产业取得规模效益是村民正在考虑的事情。图为村民正在剥板栗。...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探访西岭村古文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