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运斌 本报通讯员 龙 璐/图 本报记者 许 琨 本报通讯员 李 慧 陆家忠/文
今年已83岁的黄全德老人,仍习惯用老式柴火灶烧水做饭。
老屋就建在漓江边上。弓背弯腰添把柴的当儿,抬头就能看到印在20元人民币上的漓江山水实景,看见拴在江边的自家竹筏。
炊烟摇摆四散,朦胧了渔村的清晨。
住在老屋的黄全德和75岁的弟弟黄月创,是阳朔县兴坪镇渔业队的渔民。不知何时起,静卧千余年的兴坪古镇,突然就有一拨又一拨的各国游客游江观景,许多渔民渐渐不再打鱼,转而经营游江所用的竹筏木船及一些当地小土特产。老人说,现在村民搞旅游服务的竹筏木船,得有几百条了吧。
竹筏蓑笠翁,寂寂江上行。
蓑衣、斗笠、鱼鹰、竹篾筐,以及漓江两岸四季更替的风景,对老兄弟俩来说是真实平淡的生活,对许多人眼中的印象漓江,则是诗意的乡土追忆。黄全德就曾被《印象·刘三姐》剧组聘用,戴着一款尺把长的假胡子,在剧里面扮渔翁,一干就是几年。
而不知在何时,撑着筏子江上捕鱼的黄月创,则成了外国游客和专业摄影者镜头里的漓江风景,黄月创也很友好地配合,一个月能挣个60-70元。有个法国人曾聘请黄月创拍照,一天就给70-80元,那时的日常生活所需,一公斤米也才几毛钱。回忆当初,老人眉眼里全是笑意地絮叨:几天时间就把一年的钱挣回来了,法国人连着七八年来找我拍照片呢。
相传之间,来找黄月创拍摄影作品的各国专业摄影者越来越多,他便叫哥哥回来一起干。老兄弟俩印制了名片,名字就叫漓江渔翁,子女还给买了手机。黄全德满足地说,日子比过去强太多了,坐在家就有电话找上门谈生意。若有出镜任务,凌晨三四时黄月创就会起床,仔细洗头洗脸,修剪整齐那一把白胡子,最后换上干净的盘扣中式蓝布褂裤等着,怕误了人家的拍照。
两个打鱼老人成了摄影模特,打鱼生活则沉淀为岁月无言的感受,凝固成镜头前的漓江渔翁。念过初中的黄月创学说普通话以方便与人交谈,看摄影方面的文章了解专业知识。他说拍一幅好照片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时间、光线、角度、动作、表情,甚至气势、眼神等等都很有讲究,不是谁都能在镜头前自然地表达,也不是拿个相机就能拍出好作品。
说起摄影,黄月创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比如捕鱼,网是要紧贴着水面撒开来的,但在镜头里就不美。他琢磨了一番后,设计了略向上仰的撒网动作,拍出来画面便很有质感。说起这件事,老人很认真地反复解释说,摄影是一门艺术。这就是一种艺术表达,跟真假没关系。
在老兄弟俩的相册里,有一幅摄影家琼斯请黄月创当模特拍的作品——《回家》,获得2014索尼世界摄影杂志“国家奖”澳大利亚赛区一等奖。画面上的烟雨漓江,正是黄昏时分,筏上一个披蓑衣戴斗笠的老渔翁眼神沉静,两只静立的鱼鹰悠闲自在,背后黛色远山渐隐暮霭中……
面朝漓江。生活里的老兄弟俩,努力跟随着社会前行的脚步;镜头中的漓江渔翁,或深沉思虑、或宁静恬适,则成为乡土漓江的一种记忆。
新闻推荐
本报阳朔讯(记者/王春楠通讯员/黄水模)3月30日一早,家住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的李开旺接到好几个采购商打来的电话,称要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金桔,但都被他拒绝了,“我自己拉到市场卖,每斤还可以再贵2毛...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