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视点
阳朔县兴坪镇曾经是湘桂古商道上一个重要水、陆集散地,当年商贾云集、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随着县治迁往阳朔,兴坪繁华落尽,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静坐在山水之间,默默地守望着这片故土……
本报记者 张天韵 本报通讯员 容科彪 文/图
高铁带来新希望
大年初三清晨,兴坪古镇老街在薄雾中渐渐醒来,三三两两的游人静静行走其间,那份安宁、恬静,与阳朔西街的繁华喧闹相比,益发显得古朴幽静。
李大妈早早起来,忙着打浆、调制粉团、擀片切片,随着清甜香脆的松花糖新鲜出笼,闻香而来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走进李大妈的松花糖手工作坊,进门最醒目的地方摆放着一张演员倪萍搂着李大妈肩膀坐在店门口台阶上的合影,这是倪萍当年拍摄《没有语言的生活》时拍摄的。“倪萍对我做的松花糖可是赞不绝口哦。”李大妈自豪地说。
在兴坪老街做出名气的李大妈告诉记者,高铁很快要开到家门口了。她搓搓手上的面团,乐呵呵地说:“我们这儿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兴坪古镇送来幸福,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王随一边哼着歌,一边忙着串薯片,店门口高挂着的“薯国演义”旗帜迎风招展。3个月前,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王随和他的小伙伴来到兴坪古镇,被这里迷人的山水、纯朴的民风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在冷清的古镇开了一家小店。王随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看中兴坪绝无仅有的自然风光,还有高铁即将带来的大量游客。”
“贵广高铁穿过兴坪镇腹地,今年‘五一\’,坐落在兴坪镇的高铁阳朔站即将启用,那是令人期待的旅游资源啊。”兴坪镇党委委员黎咸杰兴奋地说,“兴坪镇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做的,是将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将兴坪打造成为阳朔旅游的副中心。”
修旧如旧显风味
兴坪古街是一条长800多米的狭长青石板路老街,两旁坐落着有数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民居,多为明末清初建筑,青砖青石板,雕龙画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来自韩国的金亮焕在兴坪开店已经有8个年头了,可以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吆喝买卖。他自称自己是“老兴坪”,见证着老街的变迁:“以前老街电线杂乱像蜘蛛网一样,很多老房子也很旧了,有些还在临街一面搭建水泥阳台,很不协调。”
去年,兴坪镇政府结合全镇总体规划,启动了老街改造工程,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老街进行保护性整治,修旧如旧,给水泥房子“穿衣戴帽”,赋予其明清元素,确立老街的整体风格;疏浚、铺设排水排污管道,清理路面积水,让街道变得干净整洁;管线地埋,把杂乱的“三线”收于地底,确保古镇青砖黑瓦的明清风格。
整修后的老街店铺,不再杂乱无章,每家店铺既有个性,又在整体外观上和谐一体,看起来既古朴又整齐。
“这是我们所做的第一步,将老街打造成第二条阳朔西街,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黎咸杰对记者说。
撒开路网向四方
刘力前几年从吉林来南宁考上公务员,春节前他就开始做出游计划:初二和北方过来的父母及妻儿一起自驾游,一路直奔桂林、阳朔、兴坪、兴安等地,每个地方待上一二天。“这线路很完美哦,能将桂林主要景点游览个遍。”刘力说他父母玩得很满意。
历史悠久的兴坪镇,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漓江风光的精华段就在杨堤至兴坪之间,人民币20元的背面图案、神秘的九马画山、迷离的黄瀑倒影、古老的兴坪渔村……还有众多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树和古村落建筑群。
以往,很多人来到阳朔,往往选择乘坐竹筏漂流,把兴坪当作一个中途休息的驿站,来去匆匆。如此秀美的风光为什么留不住游客呢?
“兴坪镇有不少农家客栈,但没有像样的酒店,高端游客留不住。”黎咸杰认为旅游设施跟不上是很大的原因。另外,兴坪原本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二级公路,游客到了兴坪又得原路折回。“旅游讲究一个良性循环。从阳朔到兴坪一二个小时的路程,多数游客选择返回阳朔县城居住是很正常的。”
“兴坪处在这样的死胡同状态,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兴坪古镇因历史上漓江水运业发达而形成,秀丽漓江到了兴坪后直下阳朔,大源河由东流向西汇入漓江,形成一个“丫”字形流域图,兴坪镇正处在两条河相交点,水路比陆路发达。
黎咸杰告诉记者,政府投资2.1亿元修建兴坪至贵广高铁阳朔站一级公路,去年又开通了兴安至阳朔二级公路,“高铁、公路像一张‘网\’,连通了外界与阳朔、兴安、兴坪等许多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在贵广高铁阳朔站下车,不论是留在兴坪,还是前往兴安、阳朔等旅游旺地都非常方便。”
高铁、公路,如同古镇的脉搏,带给这里的山山水水和质朴的人民以生命的跳动……千年古镇正在以饱经风雨沧桑的面孔,欣然迎接新的生机。
新闻推荐
土而不俗气 新而不刻意 美而不夸张 ——阳朔因地制宜建设生态乡村记事
本报记者骆展胜黄维国本报通讯员容科彪黄昏,迷人的遇龙河畔。骥马村,音乐从路边一幢老屋飘出。透过花格窗,只见客人悠闲地聚在小方桌前品咖啡,尽享生活的惬意。这座由老宅改造而成的咖啡馆,经营者是桂...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