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回乡创业,做不一样的农民

来源:桂林日报 2014-12-24 08:59   https://www.yybnet.net/

?空闲的时候,周超会逗牛玩。 记者  景碧锋摄

?石志辉在菇棚里。记者 景碧锋 通讯员 秦学康 乔华摄

?周汝鹏在金桔地里给金桔树施肥。记者 景碧锋摄

?秦世荣在察看培育中的中药苗。 记者 蒋伟华摄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有这么一群大学生,他们从农村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学子,为什么又重新回到农村,再次当起了农民?跟一般的农民相比,他们有哪些不同?在创业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什么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4个近几年毕业回乡种地的大学生,力图通过他们认识这样一个群体。

1 探访回乡大学生:城市难寻归宿,乡土承载梦想

2010年7月,从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石志辉选择了和大多数同学不同的一条就业路,一毕业就回到家乡灵川县青狮潭镇塘社村东皋桥种起了香菇。

石志辉想,与其去给别人打工,还不如回家给自己干,正好自己学的专业也是与菌类有关的。而且在读大学的时候,受广西创新团队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广西大学教授刘斌的影响,石志辉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刻苦钻研,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

2006年,家住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坪岭自然村的周汝鹏经过高考,成为湖北襄阳一所高校生物技术方向的学生。2009年专升本,于2010年从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毕业后他直接回到了家里,跟村里的人一样种起了金桔。

生于1986年的周汝鹏是坪岭村的第一个大学生。2006年,像周汝鹏这样的大学生即便是在蕉芭林及周边也没有几个。然而,当初他也没有想到,4年后他又回到家里务农种果。

因为高中时对生物感兴趣,特别是了解到生物又比较热门,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周汝鹏就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读书期间,感到工作及现实的压力,他选择了专升本,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本科。

到了2010年即将毕业时,周汝鹏想回桂林发展。然而,当时桂林适合他专业的工作机会相当少,工资也比较低。可那时候,周汝鹏家15亩的金桔年产值达到20多万元。当他乘车回家,看到在桔树丛中竖起的一幢幢楼房后,决定回家跟父母一起种果。

2013年7月,恭城栗木镇佛寺庙村24岁的周超从湘潭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后,在武汉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月薪5000多元,同学羡慕他“混”得不错。但每个月下来,除去差旅费、房租、日常花销后,几乎所剩无几。3个月后,他毅然辞职,回到了老家恭城栗木镇白芒垒屯。在老家,他一边休息,一边考虑将来的工作。他观察到,这两年牛肉的价格不断攀升。在恭城,养牛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都是养几头,规模化的养殖还是很少。养牛的前景很不错,况且恭城本地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周超家也养过牛,于是,周超决定留在家乡养牛。

1997年,永福县城的秦世荣以优异的成绩从桂林十八中考入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始了对生物生长机理的系统性学习,研究生阶段又继续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深造,主攻“光合作用”专题,2004年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秦世荣回到了家乡,进入了有“中国膏药大王”之称的桂林天和药业科学技术部工作,从事中药提取、新产品研发及各种相关工作,期间完成了多个项目的调研立项、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化和技术改造。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在城里开拓自己事业的时候,秦世荣却做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 回山村种中草药。

2013年,看准了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发展前景的秦世荣,毅然辞去稳定安逸的工作,回到家乡,与志同道合的两个同学共同创立了永福金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记者观察:

除了秦世荣的父母是在县里的基层干部外,石志辉、周汝鹏、周超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崽。

从社会环境来看,石志辉、周汝鹏是直接回农村种蘑菇、种金桔,周超则在外面工作过,深感在城市生存立足的艰难,无奈之际才重新回到乡村;另一方面,石志辉早在读大学期间就通过刻苦努力,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周汝鹏回到白沙镇坪岭村种金桔,与阳朔金桔种植形成规模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周超回到恭城养牛与当地有养牛的传统和近几年牛肉市场价格持续飙升也是分不开的,秦世荣回老家种植中药材,也是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中成药原材料的紧缺,激发了他回老家种植中药材的念头。也就是说,在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在城市难寻归宿的时候,农村反而提供了一个可以创业的广阔舞台,承载这些“乡土大学生”的梦想。

如果从所学的专业来分析,石志辉、周汝鹏是生物工程,秦世荣是生物技术,周超是统计学专业,所学专业大多以理工科为主,偏向实用,几乎没有学习人文科学的。回到农村也与自身所学专业有关。

2 创业过程中,他们遇到哪些困难?

从农村走出的农家崽,又回到农村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期间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困难一: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找不到对象,融不入村落

2010年5月,周汝鹏回到了坪岭,准备跟父母一起种金桔。尽管周汝鹏的父母对儿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儿子的这个选择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因此,他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们觉得辛辛苦苦花那么多钱供儿子上大学,结果却回来种金桔,所以死活也不同意。

周汝鹏的母亲、50岁的李来弟还记得儿子回来的情形,“他回到了家里,撵都撵不出去”。李来弟碰见了村里人,他们总会问,“你儿子毕业了么?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你儿子读了大学怎么回家种地?”那时李来弟也觉得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怎么会这样,村里人这么问更让她窘迫不已,便常催儿子再出去找工作。周汝鹏也遇见这样的问题,当他回答“我准备回家种金桔”的时候,村里人惊讶地又问:“如果回来种金桔还用去读大学么?”

在村里人看来,一个大学生读了那么多书要回来务农,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在村民的理解中,做农民是不需要读大学的,读了大学就不要回来种地,否则大学是白读了,“种金桔小学毕业的也可以做得挺好”。

周汝鹏选择了一条与大家不同的路。这或许就注定他遇到的坎坷和现实困难比较多。

首先是婚姻。2010年,当周汝鹏准备回乡种金桔,大学时的女友和他分手了,“当时主要是因为我的这个选择”。据周汝鹏说,回家后,先后交往过两个女孩子,都是因为他当时的状况和身份而分手。

从小在村里长大,周汝鹏发现,村民们忙的时候个个都很忙,但一闲下来就赌博,因此闹得家破人亡的也不少见。他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深恶痛绝。加上不抽烟不喝酒,这就使他跟村民交往存在一定障碍;而村民以为,大学生不和他们交往是排斥他们,看不起他们。这种状况让周汝鹏与农村的现实生活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和周汝鹏一样,周超回到村里准备养牛的消息传开后,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养牛?不读大学还不是照样养?花那么多钱就是为了回来养牛?”许多村民听了周超的想法后,纷纷摇头。

尽管现在村民也认为,“大学生多得很,上厕所都能碰到好几个”,但是像周超这样的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各方面还都不错,却还是回到乡下发展,村民很想不明白。

“100个人中间,有90个人都说这是‘脑子进水\’。”周超的母亲回忆说,我这么多年养大一个儿子,让他读大学容易么?但是儿子反复劝我说,“在城市,我是‘月光族\’,月薪即使1万元,也是穷人,打拼20年不一定能买上房子。”

秦世荣在桂林工作多年,已经成家生子,各方面趋向于稳定。当他突然要回老家种植中药材的时候,也遭到妻子和父母的强烈反对,认为他“胡闹”。因此,秦世荣要迈出第一步是难上加难,妻子要在桂林上班带小孩,他一个人回到永福开始种起了中药材。

“有时你越解释越解释不清的。只能是做到一定程度,或许他们才会慢慢理解。”秦世荣说。经过多次寻访和比较后,秦世荣选定了罗锦镇金钟山4A景区山里边的一片竹山作为公司的第一块种植示范基地。3个月后,把基地弄得像点样子了,他才把父母领到示范基地来看。父母一看,儿子种药材的想法是挡也挡不住了,只好极为勉强地同意了。

4个人中稍微顺利一些的是石志辉,他回乡创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后,渐渐获得了父母的认可,不久后就与女友顺利完婚。

记者观察:

有的人认为,大学生重新回到农村种蘑菇金桔、养牛是“资源”浪费,对此,周汝鹏是这样认为的:“在农村,对大学生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拿工资、找编制、取得‘金饭碗\’的层面。像我这样的选择当然受质疑,特别是在家乡相对偏僻的地方。”

可以看得出,当大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以后,大学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后,农村普通的农民对大学生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象牙塔顶端天之骄子的位置”。大学生本人对自己所处位置的判断是准确的。

困难二:资金缺乏无人助,创业过程举步维艰

2010年7月刚一毕业,石志辉就与两个表弟筹资6万元,在自家附近的田地里搞起了反季节香菇栽培,石志辉负责技术,两个表弟负责销售。

创业之初,石志辉的冬菇遇到当年较好的市场行情,首次试种的1万多袋就获得了5万元的收入,盈利两万元。按照石志辉的规划,他希望能在当时青狮潭镇团委的帮助下贷款1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规模,但一直没有贷到。石志辉说,虽然对技术、市场的把握还算到位,但达不到一定规模,这样带有试验性质的小打小闹是成不了气候的。因为贷不到款,无奈之下,他只得将以300元/亩价钱承包的整整30亩田地的大部分,让父母暂时种上水稻及其他相关作物。

石志辉最终靠亲戚的房产抵押贷款23万,但目前与预想中发展的规模相比,资金仍然是极为紧缺的。

回乡养牛的周超当初因家里不支持,没有启动资金,没法实施他的计划。所幸在跟做生意的舅舅接触中,他的想法得到舅舅的支持,决定帮他投入。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但有了舅舅提供的资本投入,加上女朋友的全力支持,终于解决了周超创业的资金难题。

秦世荣在注册公司的时候,自己也只有10万块钱,跟两个朋友一共凑了30万元,公司才勉强运行,现在也是举步维艰。“很多时候,能走到哪一步,其实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边走边看。”

记者观察:

家人的不理解,周围环境的不“乐观”,对于已经回到乡村的石志辉们来说,最关键的是筹不到最初的创业资金,并不是谁都有周超那么好的机遇,能得到舅舅的资助。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各个方面的政策和贷款扶持,但是对于刚开始创业的创业者来说,各种条条框框太多,不容易得到创业政策的扶持。

3 经历创业艰难之后终于收获希望

经历了创业的种种艰辛,如今这4位返乡创业者都品尝到了辛苦后的甘甜。

石志辉的蘑菇种植现在已经渐成规模,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灵川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几年给周边村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带动村民栽培大棚蘑菇,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让他取得了当地村民的信任。2011年9月,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石志辉被推选为塘社村委委员。

周汝鹏的金桔种植面积达到六七十亩,今年的收入估计达到50万元。

今年上半年,周超卖桃子收入11万元;饲养的26头牛每头增值3000元左右,掘到了第一桶金。他信心满满,计划5年内种养达到牛300头、沙糖桔100亩、经济林几百亩,还搞肉牛加工销售一体化。

目前,秦世荣的公司投资了近30万元的种植示范基地基本成型。同时,与桂林共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灵川建成年产50万瓶中药材组培苗繁育基地。下一步,他们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优势,进行富硒有机生物肥和无残留生物农药的推广,大力发展立体种植模式,努力打造一个无公害、零污染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链。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的大学生去农村“种地”

桂林回到农村搞种养的大学生到底有多少?这个数字到现在还没有机构统计过。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创业,这是一件值得叫好的事情。

曾经的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是人才的缺乏。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真正的新农村。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大力投入,土地的规模流转,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必然需要大量像石志辉、周汝鹏、周超、秦世荣这样的大学生来参与乡村的建设。

尽管这几位大学生也是在进行种蘑菇、种金桔、养牛、种中药材等传统种养,但他们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公司化,远远不同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随着土地大规模的流转,乡下的机遇会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去农村“种地”。但是,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也需要广大农民改变观念,理解、接纳、支持回乡创业的大学生。

新闻推荐

阳朔县:加强督导确保旅游厕所建设进度

本报讯(记者刘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阳朔县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层层督导,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提升项目。目前两座旅游厕所施工进展顺利,有望在春节前向游客开放。&nbs...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峡谷横大坝2015-01-18 04:08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回乡创业,做不一样的农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