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兴安新闻 > 正文

《灵渠赋》 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来源:桂林日报 2019-03-22 13:36   https://www.yybnet.net/

何开粹先生(灵渠赋)碑刻

□刘建新文/摄

兴安灵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它还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足迹抵达灵渠的古今文人不计其数,留下了大量诗词文章。其中,仅《灵渠赋》就有四篇。

最早的一篇《灵渠赋》,作于明代洪武年间,是江西吉水才子颜皞在监察御史严震直重修灵渠竣工之后所作,通篇多有溢美之词,读来也朗朗上口。但缺点是篇幅短小、内容空泛,仅433字,并有过分吹捧封建帝王和官吏之嫌。第二篇《灵渠赋》是明代成化二年(1466)进士方升所作,篇幅为944字,内容远超颜赋,文辞古雅、韵律优美,但缺点也颇为明显,譬如文中充斥着“进皇上”“进明王”“佐庙廊”“沾圣泽”“绵国祚”之类的封建糟粕,并有“荆蛮”“猺獠”等歧视少数民族的字眼。用典也有若干谬误,如“唐李渤复立陡门三十有六”,实则宋代李师中修渠时“成陡门三十六”;把唐介、丘养浩二位外地人误作兴安“贤才”,等等,都是文中的硬伤。第三篇《灵渠赋》是当代广西作家、教育家马汉彦先生2002年所作,篇幅为848字,内容、文采总体也不错,然而叙事的层次感、语言的精炼度略显不足。第四篇《灵渠赋》,是知名辞赋作家、桂林资深文化学者何开粹先生所作,2012年6月公开发表。综合来看,何先生这篇赋整体水平较之前者更胜一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定位更准确。灵渠是秦统一中国进程中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与长城南北相呼应,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国之瑰宝。然而,无数过客对它的宝贵价值却认识不足,或者认识不够准确。而何开粹先生的《灵渠赋》开篇第一段即对灵渠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与万里长城国宝并辉,西与古都江堰名气同高。久享世界奇观之美誉,堪称华夏文明之高标。”先声夺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代表了官方和学术界对灵渠的最新共识,这是前述作者难以企及的。

内容更全面。何开粹先生的《灵渠赋》,洋洋洒洒1064字,不仅篇幅恢弘大气,而且内容更为全面和精到。全文分为七段,逻辑缜密,层次分明,全景式介绍了灵渠的历史、地理、工程、功能、维护、管理、人物、风景、艺文,歌颂了灵渠的伟大历史作用,浓缩了灵渠及其周边两千年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让人读后感到大气磅礴、酣畅淋漓。

观念更新颖。该文与时俱进,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灵渠周边的崭新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是其它三篇《灵渠赋》所无法比拟的。譬如:“改革春风骀(dài)荡,渠畔风光如画。银杏广场,楼厦环立;湘江大桥,彩虹飞架。”“近年水街重建,踵事增华。休闲世界乐满地,堪称华南首选;魅力名镇新兴安,荣列中国十佳。”

总体而言,何开粹先生的《灵渠赋》,是一篇观念新颖、内容翔实、文采飞扬、激情滂沛、超越前人的经典力作。

值得指出的是,何先生能写出这篇精彩之作,绝非偶然。

文学功底扎实、擅长诗词和辞赋写作,是他写好这篇《灵渠赋》的首要条件。纵观整篇《灵渠赋》,铺陈大气、藻饰得当、排偶自然、音韵和谐,足见其文学功力之深。据我所知,他于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文化、文史等工作,原为桂林市政协文史委调研员、研究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桂林历史文化研究所顾问。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桂林赋》,赋作已被刻碑8篇;在《诗刊》、《中华诗词》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诗词30多首;著有《桂林历代楹联宝典》《桂林抗战文化城诗词选》《桂林近四百年名家诗词选》(副主编)《漓江遗韵》等多部著作。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经历,为他写出高质量的《灵渠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灵渠历史文化的广闻博采,为他写好《灵渠赋》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宋代文豪苏轼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何开粹先生可算是一个践行者。细读《灵渠赋》,我发现全文用典达32处,涉及历史人物共26位,如“柳宗元复北门碑”“李商隐祭伏波辞”“范成大察铧嘴”“陈元龙捐俸修渠”“田寿昌题联”以及“季颜宿三氏陡军”等等,许多重要细节都写得很到位,没有深厚的灵渠文史知识储备是难以做到的。何开粹先生在桂林地市合并之前,曾经长期担任桂林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桂林地市合并后,任桂林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委员,所分管的工作都与灵渠文化有关。在此期间,他曾潜心研究灵渠文化,并且经常陪同领导和专家到灵渠检查工作或调研。除此之外,由于工作的机缘和相同的志趣,他还与通晓灵渠历史文化的三代兴安籍文人结为好友,如曾恕一、李铎玉、蒋太福、宿富连、唐基苏及崔润民曾京兰夫妇等,与我本人也相识多年,我们之间时常进行学术探讨和作品交流,可算是忘年之交。他由于长期浸润其间,耳濡目染,终于全面、透彻地掌握了灵渠历史文化,写作起来自然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灵渠怀有深厚的感情。辞赋是强调音韵和抒情的文体,创作一篇高质量的辞赋,光有文学功底和相关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强烈的感情投入。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多年来,何开粹先生由于对灵渠的了解而对它产生感情,有一种解不开的灵渠情结,总想写点文学作品来赞美它。他之前写了一些歌咏灵渠的诗词和对联,自己总感觉不足以表达对灵渠这一伟大工程的仰慕之情,还想用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一次,在听到郭沫若《满江红·灵渠》词碑“两落三起”的故事后,突然产生了写一篇赋来赞美灵渠的冲动。他认为灵渠是一个古老的文物,最宜用辞赋这一古典文学形式来讴歌它,于是,一篇饱含激情的《灵渠赋》就这样诞生了!我们可以从文中“堤内航运千年通畅,渠外农田五谷飘香”“时时景美兮,处处情牵”“四海宾来,争览岭南风情;史禄魂归,当惊盛世芳华。美哉灵渠,两千年历史跨越,为中华锦绣添花”等句子中感觉到何先生对灵渠的拳拳之情。

2012年6月,《灵渠赋》在《中华辞赋》杂志公开发表,为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为了弘扬灵渠历史文化,促进灵渠申遗,发展灵渠旅游,2013年,中共兴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这篇精彩的《灵渠赋》刻碑立于灵渠公园。我有幸具体负责落实此事。碑文由“中国书坛百杰”之一、时任桂林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罗敏先生书写并请桂林石匠用花岗石镌刻。当年8月24日,在兴安县纪念郭沫若题词发表50周年之际举行了《灵渠赋》揭碑仪式。碑刻坐落在灵渠之畔的南陡阁旁边,在绿树清流映衬下,与郭沫若《满江红·灵渠》词碑交相辉映,成为灵渠公园中一处绚丽的人文景观,也为弘扬灵渠历史文化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八方的文人和游客前去驻足欣赏。

新闻推荐

客户意外身故 新华保险赔付29万元

客户为新华保险送来锦旗。新华保险供图2019年2月20日,客户马先生的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新华保险兴安支公司,向便捷理赔速度...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灵渠赋》 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