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兴安新闻 > 正文

崇文尚礼的道冠村

来源:桂林晚报 2017-11-06 13:34   https://www.yybnet.net/

唐家院子。

唐家院子大门上的精美雕花。

石龙书舍。

唐家院子小姐绣花楼。

■杨迪忠/文阳著文/摄

道冠村位于兴安县兴安镇西南部,距离兴安县城约3公里。这是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道冠村山清水秀,生态良好,交通便利,历史古迹丰富,崇文尚礼,民风古朴,是开展全域旅游的好地方。

道冠村在古代出了不少人才,至今仍然竖立在路边上或庭院里的一些夹石,就是古人取得科举功名的文物见证。在唐家院子边,一对竖立的夹石保存完好。石碑上有3孔,下一个为圆形,上两个为方形。这里原来是兴安去桂林的古道之一。在路边,还有倒放着的3条夹石,其中2根完整,一根只有半截。村民说,这里原来有3对夹石,“文革”期间还竖立着,上世纪80年代后才被人毁坏的,前几年修村道时才拆倒的。这里可能出了3个太学生或者举人。在陈家,原有4对古夹石,现在只有3对了。都是3米多高的条石,皆无文字,原来是竖立在田里的,现在都修建房屋了。据民国时候的陈氏家谱记载,陈家在清代出了一个进士,做了比县长还大些的官。

村里规模最大和独具特色的古宅,要数唐家院子。

这唐家院子是大地主唐一的老屋,规模巨大,占地有几十亩,土改时候就分配给村民住了。唐家院子原来有高大的围墙,现在的水沟边就是过去的围墙遗址。唐一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间从崔家乡牛栏冲搬过来的,他没有经商,只有田地,是实实在在的大地主。

来到院子大门,只见一个古色古香的门头还保存完好,砖木结构,盖着小灰瓦。大门两边还留着油漆写的大字标语;门上方四根圆木户对上似乎有“公”“忠”等字样;门檐上雕刻有花纹,门槛边有两个石凳。

进入大门,一眼望去,是一排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在正面屋墙上,十分醒目地写着“革命委员会好”6个大字。可见,这些标语大多是“文革”时期留下的。这里现在住着十几户人家,我们走进几户人家看了看,房屋保存比较完整,外墙青砖,马头墙,屋顶灰瓦,内为木架结构,石板铺就的天井,花格窗,宽大敞亮,为晚清民初典型的桂北民居。几座房屋之间是纵深相连的长廊,小石子铺就,有廊阁的痕迹。在左侧一边,我们还发现了小姐的绣花楼。

走过小姐绣花楼,我们来到靠田边的旧屋,意外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私塾,其墙上一块石板刻着“石龙书舍”4个大字。这应该是旧时唐家院子子弟读书的地方。村边有条河叫石龙江,也许是以此命名的书舍吧。清代和民国初年,兴安县办有私塾,多以祠堂庙宇或借用民房为课堂,有富裕人家请老师设立,也有以姓氏公产和田租创办,还有塾师自办的。唐家院子的“石龙书舍”,应该属于富裕人家办的私塾。

据《兴安县志》载,清代兴安县有三大书院,除了漓江书院在县城内之外,有两个在今天的高尚镇,即宅美村的立鳌书院,潭美田村的和松书院。这些书院现在都已无存。而保存完整的私塾,似乎也不多见。唐家院子的“石龙书舍”,为兴安县保留了较为完好的私塾或书院历史见证,具有一定的考察研究和游览价值。

在李家村旁,有一座荒废的旧屋遗址,断壁残垣,杂草丛生。这就是道冠村历史上有名的文昌祠!我们将遗址搜寻一遍,共发现了4块古碑。

最先的一块碑文是“清乾隆二十八年岁次癸未季冬月中浣日立刊”,即1763年。据此碑记载,该祠祭祀文昌帝君,始建于乾隆壬午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供奉着文昌圣像等。据第二块“皇清乾隆六十年乙卯岁孟夏月上浣吉日立”的《重修文昌祠碑》记载,“二月初三帝寿”,“每年元旦瞻拜盈庭”。可见,在公元1795年以前,这文昌祠十分热闹,深受百姓崇拜。

第三块古碑是《众建文昌祠寮房碑》,刻有人名,包括总理、会首等姓名清晰可见,可惜不见年代,也许被土石掩埋了。

第四块古碑是一块田地纠纷判案而刻刊的县令判决书,相当于今天法院判决书在当地公共场所张贴公布,晓谕百姓。此碑立于“大清光绪贰拾叁年拾月”,即1897年10月,距今也有120年了。

道冠村文昌祠历史比较悠久,在兴安县并不多见,是兴安人民崇尚文化教育的重要历史见证。

道冠村的文化,建于禁山岭下的峡田大王神庙必须得记一笔。据清乾隆版《兴安县志》“庙坛”篇记载和民间传说,在距今约1800年前,兴安县令王武深入道冠民间访贫问苦,造福百姓,深受人们爱戴。后来,他调任贵州,在一次战争中牺牲。家乡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官,遂修寺庙塑峡田大王像,代代相传,供奉至今。道冠峡田庙已存续400多年,路边至今还保留着两块古碑,一块是大清光绪六年的,一块是大清光绪三十三年的。其他几块石碑,都是近几年维修庙宇或修路的功德碑,刻满了捐款人的名字。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为峡田大王诞辰纪念日。数百年来,本村、外地村民都在庙前举行庆祝活动,已经逐渐形成了当地的独特民俗文化。改革开放后,这一民俗得到恢复,如今道冠村峡田大王庙会作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近年分别被公布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过访古考察,我们似乎明白了道冠村名的深刻含义,那就是取“德参天地,道冠古今”之意。它真是一个典型的崇文尚礼的传统村落!

新闻推荐

交警雨中托举电缆线被网友称为“人肉电线杆”获赞

10月17日,一名兴安交警雨中用梯子托举电缆线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从图片上来看,一条横穿马路上空的电缆线垂落下来,交警借助一把梯子将电缆线托举起来,方便车辆过往,被网友称为“人肉电线杆”,纷...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崇文尚礼的道冠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