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20世纪40年代,市区漓江江面上的放排人。(图片由桂林市档案局提供)
图2:
20世纪初东镇门外漓江。桂林城东北东镇门外有山道,北通北门外驿前街,南通叠彩山木龙洞,从漓江上游漂放入城的竹排,主要集中在这一带水域。楠竹是重要建材及日用品原材。(图片由桂林市档案局提供)
话说漓江
对于年轻一代的桂林人,见到图片中漓江上放排的景象,感到有些新鲜和震撼。可对于如今已年近六旬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小河村村民刘永发而言,这样的生活场景似乎就在昨天。
曾经,放竹排一直都是漂在漓江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排着长龙的竹排,在放排人的指挥之下,整齐划一顺流而下。
刘永发回忆,上个世纪70年代,他还只有1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放竹排了。住在兴安大山里的他,砍下自己山上种植的楠竹,或者收购附近山民的竹子,然后将这些竹子放到水中,顺着华江、小溶江等山涧溪流漂到灵河口、溶流、峡背,集中捆扎成竹排,顺水放下漓江。
刘永发介绍,按照他的习惯,一般会将十三四个竹排首尾相连绑上,一根竹子长度大约十三四米,前后长约一百七八十米。在这一百多米长竹排的首尾,会各自有一个撑篙人,在顺流而下的江面上,控制好竹排的前进方向。
“照片上看着,好像是一件挺悠闲的事情,但其实,放竹排是一种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刘永发一边伸出他长满老茧的双手,一边感叹,“那时讨生活有如虎口拔牙。”
放排是有季节讲究的,一般放排月份只在多雨的3月-8月。按照刘永发当年的放排路线,绑好的竹筏从华江、溶江、周家村、灵川再到桂林,需要行进三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在数十公里的水路中,经常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比如遇到暴风雨天气,或者行至湾多、礁石多、水流湍急的地方,“那时除了观望之外,也只能祈祷上天。”
刘永发说,由于路程较长,天气难测,路上会遇到各种突发的状况。而长长的竹排,在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时,往往不堪一击,绑好的竹子七散八落地漂在了江面上。而为了让这趟“放排旅程”不成为“徒劳”,他们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游到江中,将冲散的竹子一根根找回来重新绑到一起。
在放排过程中,像刘永发一样的放排人,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时时刻刻都会抓紧舵把,等到平安抵达码头时,一个个已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可是,一趟下来,得到的收入回报并不和艰辛程度成正比,来到城市之后,刘永发将这些竹子卖给凉席厂、竹针厂等,收得利润一百五十块钱左右。“一个月多的时候,也就放排两趟,这已经是极限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漓江上放排的情景就变得越来越少。一方面,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汽车运输竹子比较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另一方面,漓江的旅游兴盛起来以后,为了保证旅游船使用航道,就停止了漓江放排。
而刘永发,也随着1992年的公路畅通到家附近,不再扮演放排人的角色。
(讲述人刘永发,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小河村村民)
图说漓江
图1中竹排浩浩荡荡的场景,如今看来像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对于漓江上游的桂北山区而言,放排只是当时的一项职业,山区人们依山靠水,凭借山上的竹木资源,将砍伐的竹木,顺着漓江自上而下,以此讨生活。
这种看似原始的运输方式,随着陆路交通的四通八达,以及漓江生态保护的逐渐深入,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早已消失在漓江之上。
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影像,只是一种已经消失的生活状态。
这种历史画面的消失,对漓江而言,无疑是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据《广西日报》报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1月25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大会在兴安县举办。朱德外孙刘武 、周...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