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建宁 本报通讯员 彭喜媛
连续五年命案破案率达到100%,连续侦破或协助侦破数起重大案件……说起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在刑侦圈内可谓赫赫有名。六大队担负着桂林市重特大刑事案件侦破及涉枪、涉爆、反恐等严重暴力案件的处置工作。成立以来,他们以攻坚大案、要案、命案为主业,被喻为“尖刀上的刀尖”。
这是一支朝气勃勃的队伍。该大队现有民警14人,其中党员12名、团员两名,平均年龄32岁,一批年轻有活力、综合素质强、破案能力强的民警脱颖而出。“以能力论英雄”、“谁行谁不行、谁能谁不能,干干看、比比看”等学赶比超蔚然成风,队伍活力迸发。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自2002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以来,该大队已荣获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11次;2003年被评为自治区公安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获全区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2010年荣获“全区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
近年来,六大队在各类劫持人质、爆炸、涉枪等案件的处置过程中表现出色。2010年11月23日,六大队侦破了“11·22”特大绑架案,成功解救人质并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2014年4月8日,桂林市发生一起绑架勒索案件,索取赎金2000万元。六大队通过GPS锁定嫌疑车辆准确位置,得知嫌疑人藏身灌阳县某村居所。业务骨干何雨憬等民警星夜驱车前往目的地,克服山路弯、雨雾大等困难,于黎明前实施抓捕。他们凭着过硬的素质,几个来回就将胡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安全解救出人质。
命案侦查是六大队的“拳头”业务,先进的工作机制为刑侦工作连创佳绩提供了保障。大队不断开拓创新,将传统侦查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机制,拓展丰富侦查技战法,推动了命案侦破工作向纵深发展。自2006年受理命案以来,六大队已连续5年命案破案率达到100%,实现“命案必破”目标。
在保持高破案数和高破案率的同时,六大队更注重提高办案质量和总结案件经验。“驻勤制”就是他们推行的一项机制,要求“案件发生在哪里,侦查员的铺盖卷就铺到哪里”、“案子不破,侦查员就要和派出所民警同吃同住”。2008年年初,六大队民警3天内连破两起命案;2011年,侦破了兴安县“1·23”秦某故意杀人案。2014年3月3日,桂林市一宝马车女司机被人抢劫杀害。六大队受命后全队备勤,从案发时起直到破案当日,整整一个星期大家都没有回家。参与作战的青年民警黎帆说,当时,饿了吃碗米粉,渴了喝口矿泉水,熬通宵是常有的事,实在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直到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
六大队充分发挥在处置严重暴力案件和突发事件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忠实地履行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神圣职责。人民群众称赞道:“是他们的锲而不舍、不枉不纵,实现了公平正义!”
新闻推荐
逐梦“绿色建材” ——记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平教授
本报记者陈江陈平的家乡,在山水名城桂林市兴安县。梦里家乡,秀峰丽水,绿色是底色。绿,在他眼里是最美、最有生机、最蓬勃的色彩。2015年11月3日,因主持的“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集成与工业化...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