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 秋 本报通讯员 周玉祝 刘教清 蒋翠芳
清晨,在桂林漓江源头猫儿山脚下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过江铺村,人们常会看到一对满头银发的老人,手拉着手在绿茵道上散步。这对让人羡慕的“神仙”夫妻就是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大家长——今年85岁的张育松和81岁的刘景秀。
他俩1951年结婚,至今已有63年婚龄。60多年来,他们就像初恋一样喜欢着对方,大半个世纪来,他叫她“女朋友”,她叫他“男朋友”。
1 63载牵手 恩爱如初恋
在爱情宣言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站在世界的角度,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却是他的整个世界。
张育松、刘景秀这对夫妻,两人互为对方的全部。
去年11月,张育松膝盖发炎并严重积水,连路都走不了,刘景秀也患上肺炎,两人同一天住进了同一家医院。
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病房,却没能阻止他们互相关心。每天,张育松都在子女的帮助下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推着轮椅从11楼来到7楼看刘景秀。
他话不多,只紧紧握着她的手,深情而爱怜地看着她。
她说,“我没给你做饭了,你吃得还好吗?”
他说,“你血管细,经常要重新扎针,手都肿了,痛不痛啦?”
简单而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医生和护士,最后,老两口住进了同一间病房。20多天后,他俩又一起手拉手出院。
儿子刘玉在日志里这样写着:这是我第二次见父亲流泪,上次也是母亲住院。
60多年来,他们一直“秤不离砣”,从未红过脸。每次吃饭,张育松总是帮刘景秀夹菜,每次她总说吃得太多了,坚持不要,又夹回他碗里。不是她不爱吃,而是这些菜都是他最喜欢吃的,想让他多吃点。
他最喜欢吃鸡蛋、粉蒸肉……他的一切喜好,她心里一直清楚明了。这些不是以餐计算的,而是以“一生”为单位。
这一生,她这样评价他:他蛮好的,不打人、不骂人,还常买东西哄我开心。
他的评价更短:她对我好,我应该对她好。
2 以德报怨 待后娘如亲娘
结婚的第二年,张育松和刘景秀就遭遇了他们小家庭的第一次大变故:大女儿刚出生,他们就被刘景秀的后娘赶了出来。
当时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小两口勤劳持家,互敬互爱,白天跟着生产队出工,晚上孩子睡觉后两人就打着火把上山扛回竹子,依靠张育松的手艺编制篮子、箩筐等赚钱养家。
7个孩子相继出世,他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盖起了新房子。
1986年,刘景秀父亲去世,他们不计前嫌把后娘接到了身边尽孝。
有一次后娘摔断了腿,张育松和刘景秀硬是衣不解带地照顾了老人整整1个月。
后娘因为患病瘫痪在床,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直到两个月前95岁的老人去世。
去世前,后娘拉着张育松和刘景秀的手,流着眼泪为自己当年赶他们出来的事情道歉。
父母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让全家几代人都懂得尊重长辈孝敬老人。孩子们平时对家中老人孝顺有加,不管去到多远,每个月都会回到他们的身边共叙天伦。老人平时有个大病小灾的,子女们个个照顾起来不含糊。
3 上山种树 用行动保护漓江源
住在猫儿山脚下的张育松,每年都会带头上山种树,虽然他的意识还没有上升到保护漓江源头的境界,但是那时候他就知道种树就是保护水源,已经在做着保护漓江源头的点点滴滴了。
不管家里多忙,事情再多,刘景秀都会支持丈夫,陪伴老伴上山植树,几十年如一日。
有一年又到植树节时,刘景秀身体不舒服,小感冒不断。为了不让她太劳累,张育松背上干粮拿着工具悄悄上山了。
发现老伴不在家的刘景秀立马就猜到了老伴的去处,也扛着工具追上山去了。等追到张育松的时候,他正满头大汗地挥舞着锄头挖坑。
看见妻子到来,张育松什么也没说,只是细心地帮她把头上的杂草和树皮一一“捡”干净,而刘景秀则拿出自己的手帕细心地给他擦汗。那一天,张育松采上一大把映山红,扎成一个花环给妻子戴在了头上。
在父母的影响下,小儿子刘玉1998年从桂林回到家乡承包大片水源林,创建忘忧谷保护漓江源头。如今,忘忧谷已成为桂林有名的环保教育基地。
2003年,刘玉自筹资金,创办中国第一个以宣传漓江源头乃至整个漓江流域风景、文化、环境现状,以呼吁社会关注漓江源、重视环境保护为己任的公益网站——漓江源环境网。
新闻推荐
逐梦“绿色建材” ——记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平教授
本报记者陈江陈平的家乡,在山水名城桂林市兴安县。梦里家乡,秀峰丽水,绿色是底色。绿,在他眼里是最美、最有生机、最蓬勃的色彩。2015年11月3日,因主持的“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集成与工业化...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